第四十一章:水循環站的噬水共生體
水循環處理站的儲水罐已被共生體改造成巢穴,透明的罐壁上布滿血管狀的線蟲網絡,原本清澈的循環水變成粘稠的銀色液體。李明的護甲剛踏入過濾車間,腳下的金屬地板就突然軟化——這些地板被共生體分泌的酶腐蝕成海綿狀,踩上去就會陷入其中,被迅速生長的線蟲包裹。
“它們能分解水分子獲取氫元素。”幸存的水文專家操控著遠程機械臂,“最后一次水質檢測顯示,共生體的體液含有氟化物,我們的化學中和劑藏在三號儲水罐,但那里被一頭巨型共生體占據了。”透過觀察窗,李明看見儲水罐中央漂浮著一頭水母狀怪物,它的傘蓋直徑達二十米,無數觸須垂下,每根觸須末端都有微型水泵,正不斷抽取地下水。
林月的晶體投射出儲水罐的結構圖,發現罐壁的合金含有鈦元素——這是共生體酶無法腐蝕的材質。“用等離子切割槍在罐壁開洞,讓循環水流失!”她的多功能背包彈出化學噴霧器,向地面噴射氟化物中和劑,李明趁機啟動推進器,沿著墻壁的鈦合金支架快速移動,等離子光刃在罐壁劃出圓形切口。
水流噴涌的瞬間,水母狀共生體發出尖銳的嘶鳴,觸須瘋狂抽打四周,將金屬支架擊得粉碎。李明的雷霆棱鏡突然刺入儲水罐底部的管道,藍光順著水流蔓延,將銀色液體中的線蟲燒成灰燼。當水位下降到臨界值時,共生體的傘蓋突然裂開,露出里面包裹的水循環系統主機——原來它一直在吸收主機的能量,試圖將整個火星的地下水都轉化為共生體營養液。
修復后的水循環站開始向周邊輸送凈水,技術員們為李明的護甲加裝了防水涂層,能抵御強酸強堿的腐蝕。在地下過濾池里,救援小隊找到三十名被困的水質分析師,他們研發的納米凈水機器人能附著在線蟲體表,分解其細胞結構,這讓后續清理工作效率提升了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