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招牌菜
- 種田文里的野豬今天也在艱難求生
- 口玉不成書
- 2457字
- 2019-08-29 13:42:14
到了家,青芽先燒了一鍋水讓擎蒼去洗澡,自己把魚和蝦分別裝到大木桶里,倒入多半桶水,確定魚蝦不會被.干.死。
抓回來的魚種類少得可憐,只有鯉魚鯽魚和鱖魚魚三種,蝦也是最普通的河蝦,看著個頭還可以,就是不知道肉嫩不嫩。
蝦洗凈去蝦線后,倒入白酒腌制一會兒,青芽去蝦線有個小竅門,輕輕用刀背敲整個蝦背,在第三節蝦背處刺入挑起蝦線,整條蝦線就會特別順利被挑出。
起鍋熱油,青芽倒入腌制好的蝦,翻炒至出紅色蝦油后盛出,這時的蝦表殼顏色是橘紅色。
將炒過蝦的底油加熱,倒入切好備用的姜絲蔥段小米椒,翻炒出香味,加入辣椒醬和醬油,翻炒均勻。
臨出鍋時倒入蝦一起翻炒裹上醬汁,加鹽和糖調味后,青芽忍不住先夾起一只蝦。
蝦殼蘸滿香辣的醬汁,先唆一口,再享受鮮彈的蝦肉,天氣越來越熱,燥得人胃口差,這一口香香辣辣正提味。
青芽轉身去木桶里挑了半天,最后拿出條鱖魚來,鱖魚又名“桂魚”,刺少肉嫩。
青芽隱約記得杭州有一道叫“宋嫂魚羹”的名菜,就是用鱖魚做的,因為味道鮮美又稱“賽蟹羹”。
時間久遠了,青芽也忘記具體怎么做了,大致上是把魚蒸熟后撥碎,配著香菇和雞蛋一起燴成羹。
將鱖魚處理后洗凈,用鹽和生姜白酒腌制幾分鐘。
接下來的一步就是上鍋蒸,想要蒸出來的魚肉鮮嫩,蒸的時間火候都是關鍵,時間太短魚肉不熟很難取下來,時間太長魚肉再煮成羹就老了,這個青芽沒有什么竅門,只能靠個人感覺。
趁著蒸魚的時間,青芽把香菇和芹菜切成絲。
蒸好的魚用筷子把魚刺剔除,青芽小心翼翼地把魚肉撥碎,同時把魚皮撕掉,不然會影響口感。
把高湯熱一下,放入香菇絲和芹菜絲,等煮沸后加入魚肉,接著青芽飛快地往鍋里撒鹽和胡椒調味,再加淀粉勾芡,這樣看著稠密,口感也更粘/稠些。
等柴火漸漸滅了,青芽利用最后的火溫把蛋黃打散在鍋里快速攪開。
魚肉白.嫩,湯羹黃亮,香菇絲和芹菜絲點綴其間,看著就十分誘人。
嘗一口又鮮又嫩,絲滑稠軟,芹菜絲的加入使得層次更豐富些,既帶來的清爽還讓口感多了幾分脆爽。
青芽想著雪崽那么大點兒,總不能一直喝羊奶,便舀了一勺到小碗里湊到它鼻尖讓它聞。
雪崽的小鼻頭動了動,原本微闔的眼睛睜開,站起來又仔細嗅了嗅,確定無害后這才小心翼翼地伸出粉.紅的小.舌頭輕.舔,接著便是一直舔,直到把碗舔的干干凈凈,“嗷嗚”一聲仰頭沖青芽叫喚,似是在說“快給我”。
見雪崽吃的挺歡,青芽又給它盛了一小碗,不敢讓它多吃,怕消化不良。
吃過飯后,青芽指揮擎蒼把去了皮的獵物剁成大塊,抹上鹽放在通風處儲存,看著鹽罐里所剩不多的鹽,青芽琢磨著明天也該去鎮上買些油鹽,還有那醋也是時候給劉老板過過眼了。
鴨腸豬腸之類的就用之前的鹵水鹵起來,擎蒼愛吃溜肥腸,今天只獵回來一頭野豬,青芽打算明天去鎮上買些豬腸回來,反正也便宜,左右不過幾文錢的事兒。
邊想著瑣事,青芽把醋拿出來,和擎蒼一起包上綢布放進套盒里,檔次立馬就上來了,用幾文錢的材料成功地做出了老百姓吃不起的東西。
青芽有點羞愧,她在村子里,當然知道村里人平時都是怎么做飯的,基本上就是拿水煮,出鍋前捏一點點鹽。
青芽暗下決定等下次多釀些醋,能讓老百姓也吃得起。
一大早青芽就起來了,穿了身舒服又服帖的棉衣,看起來又秀氣又溫婉。
洗了臉用些膏脂擦臉,看到盒里就剩下不多一點兒,青芽挖了一點點在手心捂熱后抹在臉上,隨口道:“這么快用完了。”
擎蒼正在系衣服帶子,聞言轉頭看了看在拍臉的青芽,沒說什么,卻是在心底暗暗記下。
簡單勾勒了幾下眉毛,用胭脂蘸著水點在嘴唇和臉頰上,銅鏡里的妙齡女子氣色紅.潤,面目精致脫俗,青芽美滋滋地照鏡子,確定整理好了拿起首飾盒里的一根玉釵插.進發間。
去灶房里烤了幾張餅當早飯,準備待會兒在路上吃,又用水囊灌了滿滿一壺水,青芽把該拿的東西都拿上,擎蒼則是去叫趙老漢的牛車過來。
五十盒醋他們二人可拿不動,況且趙老漢拉他們可不是白拉,不說中午在鎮上包一頓飯,就說來回的路費也是很豐厚的,趙老漢當然愿意拉青芽他們二人去鎮上。
青芽覺得每次去鎮上都要趙老漢幫忙拉人不方便,本打算這回去鎮上順道看看有沒有賣驢車牛車之類的,馬車就別想了,整個鎮子有沒有馬還是一回事兒呢。
可在出門前青芽回頭看了看自家土坯做的房子,什么要買牛車驢車的念頭立馬消下去了,買回來往哪兒放?
再說了她也不想一直住在土坯房里,這房子遲早要掀了蓋青磚大瓦的院子。
五十盒醋放在牛車里,青芽和擎蒼能坐的地方就不大了,青芽幾乎是整個人縮在男人懷里,從包袱里拿出兩張餅子,給了在前面坐著的趙老漢一張,自己和男人伙吃一張。
趙老漢轉頭對青芽笑道:“要不說還是大蒼媳婦做的飯香,以前也沒覺得老婆子做的飯有多難吃,現在再吃,簡直就是喂豬的。”
青芽被逗得噗嗤笑出聲,不巧還沒咽下去的餅卡在了喉嚨,條件反射性咳嗽。
擎蒼連忙拍她的背,等她漸漸不咳嗽了把水囊擰開,喂著青芽喝水。
到鎮上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了,牛車不讓進鎮子,趙老漢又放心不下牛車在鎮口停著,于是青芽給了趙老漢十文錢讓他先去找個茶棚吃飯。
趙老漢雙手捧著十個銅板,珍之重之地把錢揣到懷里,一手摸著口袋一手擺了擺,笑得憨厚道:“不了不了,出門前老婆子給俺帶了干糧。”
見狀青芽便不再多說,該給的飯錢她已經給了,剩下的她就管不了,況且趙老漢家條件卻是困難,把午飯的補貼剩下來也是無可厚非的。
青芽和擎蒼這次來鎮上沒著急先去找劉老板,而是先找了個飯館吃飯。
飯館地兒不大,人卻不少,作為一個資深的吃貨,青芽從門口路過聞著從里面傳來的香味就知道味道差不了,拉著擎蒼就擠了進去。
一樓擺著十來個桌子,青芽也沒那么講究說要去二樓包廂里吃,人多吃飯才熱鬧。
找了個不太顯眼的位置坐下,青芽先給自己和擎蒼到了杯水,小二見人進來,也伶俐地過來客氣地問:“您二位是要吃點啥?”
青芽把杯子遞到嘴邊問道:“你們這兒都有什么招牌菜?”
小二一甩抹布,一串菜名張口就來。
青芽隨便選了幾個,讓小二趕緊上,她快餓死了。
小二麻溜地走到后廚報菜名:“東坡肘子,蒸小羊羔,廟鎮小炒再來兩碗米飯。”
不多時菜便上齊了,青芽嘗了嘗,味道和想象的一樣,差不了多少。
二人吃了飯又稍歇了會兒,這才去劉掌柜的雜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