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編(1943—1945)
從發表《中國人的生活與時裝》開始,張愛玲算是步入文壇了。但《二十世紀》是洋人的文壇,張愛玲不是林語堂,不論就感受性而言,還是就對中文的喜愛程度而論,她的中國情結都要比后者深得多,她不能滿足于那種輕倩的介紹方式。雖然三年沒碰中文,她肯定還是不能、也不甘把洋人設想成她的主要讀者,何況她自小就鐘情于小說,心心念念于那個更廣大的想象空間。[1]《到底是上海人》中恭維上...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中編(1943—1945)
從發表《中國人的生活與時裝》開始,張愛玲算是步入文壇了。但《二十世紀》是洋人的文壇,張愛玲不是林語堂,不論就感受性而言,還是就對中文的喜愛程度而論,她的中國情結都要比后者深得多,她不能滿足于那種輕倩的介紹方式。雖然三年沒碰中文,她肯定還是不能、也不甘把洋人設想成她的主要讀者,何況她自小就鐘情于小說,心心念念于那個更廣大的想象空間。[1]《到底是上海人》中恭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