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3版)
- 劉寶紅
- 1365字
- 2019-03-15 19:04:21
推薦序 這是一本干活兒的人寫的書
國慶節剛開始,接到本書作者劉寶紅先生從美國發來的微信及郵件,說他的第一本專著《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要出第3版了,問我原先給第2版寫的推薦序要不要做些調整。
我本來不想做啥調整,但后來又仔細地讀了一遍寶紅發過來的第3版書稿,感覺比起第1、2版來,很明顯,其思路更加系統、清晰,內容也更加豐富,于是就有點不吐不快的感覺。
第3版保留了我在第1、2版推薦序里提到的三個特點。
1.見多識廣:本書內容豐富多彩,案例涉獵廣泛,而且多為作者本人所做、所見、所聽,這很大程度上與作者良好的教育背景及從業經歷有關。
2.樸實無華:通過小事情說明大道理,而且把大道理說得明明白白的,這點兒,寶紅一直沒變。
3.易于接受:旁征博引,循循善誘,娓娓道來,與作者學識淵博、見多識廣有關,更因為其樸實無華,這也是寶紅的一貫風格。
同時,第3版的本土特色更加突出,本土案例也明顯增多,尤其是通過【實踐者問】的形式,導入很多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業界人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難點,作者都逐一做答,解決方案簡明扼要,簡單實用;【業界人士說】也大多都是來自于國內本土企業、國內外資企業實踐者的經驗分享——盡管這不能說是什么“最佳實踐”,但至少看起來大多都是來自分享者的深思熟慮,是過過腦子的,現實意義很大,相信對很多讀者都會有啟發。
最后一點感覺就是,此版更多地聚焦于探討“為什么”。
針對采購、供應商管理,ERP與信息化實施問題,乃至整個供應鏈管理的協同等問題,作者問了很多個“為什么”,針對這些“為什么”,作者也通過自己的經歷、相關的案例及業界的說法,來給大家一個解釋,并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從2008年在深圳認識寶紅到現在,整整10年過去了,我們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都從供應鏈職業經理人變成了講師、顧問,也都出了書,還都不止一本、一版。寶紅主要從采購、供應商管理乃至計劃的角度看供應鏈的問題,我則“從庫存角度,全面透視企業供需鏈管理問題(全面庫存管理的定義)”。我倆異曲同工,殊途同歸,都在嘗試著為這個“豐富多彩、烏七八糟”的供應鏈管理世界提供一些思路,分享一點經驗教訓。
只要銷售還在為了銷售額而不是為了客戶的真實需求而苦苦掙扎,生產制造還在斤斤計較產能利用率而沒有把精力放在提高生產彈性上,財務還在把“3+6”(3個月賬期,6個月承兌)當成“賺了”而不是“賠了”,他們還在把庫存當成資產而不是負債,采購還在追求“Piece Price Only”(只看單價)、“偽VMI”“薅(供應商)羊毛”而不是把努力放在供應商輔導上,供應鏈管理就永遠有的玩,我們這些從事供應鏈管理的人就會永遠在路上。盡管道路曲折,任重道遠,但是請相信前途光明,前程遠大。
推薦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廣大讀者能夠跟寶紅多多學習,讀寶紅的文章、書籍,既能學到供應鏈管理理論,又能得到他的實踐經驗,而且二者結合得很完美,這在目前的國內外供應鏈管理界是很少見的。通讀此書,多明白幾個為什么,多了解幾個問題,或許可以讓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自以為是的老板們多一份冷靜,少一些浮躁。
都是干活兒的人,多說無益,實踐者寫的書,沒有那么多套路,只有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再加上獨立思考,方得其中滋味。
程曉華
2018年10月于北京
程曉華(John Cheng)先生,全面庫存管理(TIM)咨詢獨立顧問、講師,《制造業庫存控制技巧》《決戰庫存》作者。郵件:johnchengb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