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到亞庇
- 回到古代當海盜
- 雁渡南潭
- 2693字
- 2019-03-06 11:34:34
這趟渤泥國之旅意義重大,劉驍選擇了港口城市亞庇為目的地。之所以訪問這里,而不是去首都文萊面見國王,是劉驍從當前的歷史環境決定的。渤泥國曾經是個地區小強,可那都是二百多年前的事了,現在國勢已經大不如前,再加上前些年的王室內訌,如今到了日薄西山的程度。
與此同時,以英國為主的殖民者從歐洲揚帆起航,乘坐大帆船和大平底船向東方進發,來到被他們形容為“滿載歡樂”的加里曼丹島,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好幾處據點,亞庇就是其中之一。
英國人既會航海,又會打炮,他們依靠各個據點,一點點般吞并四周土地,再過幾十年時間,幾乎整個渤泥都會落入英國人手中。
所以說,與其去訪問一個行將就木的國家,還不如到新興的殖民地拜拜碼頭。
畢竟后者在科技方面要遠遠領先,與其建立起友好的雙邊關系,一來能對西方人有更深入的了解,二來夠吸取一些先進的技術,師夷長技以制夷。
出使外國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絕不能丟了本國面子。因此,劉驍選擇了國內最大戰艦——長風號作為交通工具,它既能彰顯林氏王國的國威,又能避免被外邦人所輕視。
連續向東北方向航行七天,劉驍第一次踏上了這片陌生土地。亞庇是西方人在北加里曼丹地區最大的殖民地,他們修建了優良的港口和大型船舶修理廠,使這里擁有了許多近代元素。
長風號進港后,劉驍命令隨行人員留在港口,只帶了翻譯員阿益下船。
兩人計劃直接去港務處辦理進港手續,誰知才一上岸,眾多的當地人就蜂擁而至,將二人圍了個嚴嚴實實。他們有兜售廉價首飾的,有帶路去旅館和酒館的,還有詢問要不要找妓女的......總之是什么人都有。
劉驍不想在這里耽擱,只好邊不停搖頭示意不需要,邊帶著阿益使勁往前擠??蓢^來的人卻越來越多,無奈之下,劉驍不得不用肩膀、手臂甚至拳頭開路,費好大力氣才沖出包圍。
隨后兩人一路小跑來到港務處,填報了進港手續,把一筆港口使用費交給這里的英格蘭官員,長風號才得以合法地停泊亞庇港。
受淘金熱影響,亞庇除了本地土著居民外,還擁有數目龐大的華人。但他們并沒有太多權力,多數從事一些體力勞動或做點小買賣,英國人才是亞庇的統治者。
亞庇城靠海而建,這座港口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無論是外來商船還是周圍城鎮,都選擇把商品帶到這里進行交易。經過幾十年經營,已經發展成北加里曼丹最大的商業中心之一。
自從穿越后,劉驍待的最長的地方就是思明島和林氏王國,再就是短暫去過士馬丹,除此之外沒有踏足過更大規模的城市。所以,這趟亞庇之旅對他造成了很大震撼。尤其是亞庇繁榮的商品貿易,更是遠超出他的想象,覺得比21世紀的沿海小城也差不到哪去。
通過咨詢當地華裔居民,劉驍知道了英格蘭總督府的位置。
他原本想步行前往,但轉念一想,自己可是代表一個國家前來訪問,開11路未免顯得太寒酸了。于是劉驍和阿益先來到馬車租賃點,在這里挑選了一輛配備兩匹棗紅色駿馬的高檔馬車,由專業車夫駕車將二人帶到總督府。
亞庇的地方執政官由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委派,名叫詹姆士,是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劉驍到這里的時候,詹姆士正坐在陽臺陰涼處的大椅子上休息。為了納涼,詹姆士只穿了襯衫、馬褲和長襪,腳上踩著拖鞋,嘴里正抽著一支粗大雪茄,手邊的桌子上還放了一杯摻了水和朗姆酒的酸橙汁。
劉驍向詹姆士行鞠躬禮,并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表明自己是為“和平與友誼”而來。詹姆士聽后,很開心地安排好宴席,準備好好款待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宴會進行中,劉驍主動提出要與亞庇建交,并且讓阿益把一個木盒遞交給詹姆士。
“總督先生,今天是我們初次會面,這件禮物是我國的一點小心意,請總督先生笑納。”
詹姆士好奇地打開盒子,里面是一件精美的象牙雕刻品,一看就知道價值不菲。
他不禁笑著說:“十分感謝劉先生的好意,請劉先生回去轉告林大貴國王,我們承認林氏王國在南海的主權,并且十分期待與貴國展開合作?!?
在詹姆士眼里,陳國被林氏王國所取代,就相當于一個部落更換酋長一樣,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加上劉驍的禮物讓他特別心動,所以這次會談十分成功,雙方都非常滿意。
“那真是太好了!”出訪的首要任務完成,劉驍高興地舉起酒杯:“總督先生,讓我們為亞庇和林氏王國的友誼干杯吧,同時祝愿威廉三世國王的光輝普照四海!”
詹姆士同樣拿起杯子:“友誼萬歲!”
在后面的會談中,詹姆士又從劉驍那里了解了更多林氏王國的情況。包括他們來自何方,路途有多遠,與哪些國家為鄰,國民是基督徒還是異教徒......
宴會結束后,劉驍提出要到亞庇四處轉轉,同時購買一些商品的愿望。詹姆士爽快地答應了,還派出兩名隨從作向導。
劉驍拒絕了他的好意,他可不想自己的一行一動被人監視,盡管他不會做什么壞事。
劉驍和阿益兩人乘坐馬車在城內轉了一圈,見識了這里的風土人情,隨后讓馬夫把車趕到商會。
在亞庇,所有的船長都非常受人尊重。劉驍擁有長風號這樣一艘大船,商會的人一看到他,就知道這是個大客戶,對他態度非常熱情,紛紛迎上來向這個可愛的人推銷商品。
“嘿,伙計,我有一整船從爪哇運來的香料,如果你感興趣,或許我們可以坐下來談談!”
“向您這樣氣質不凡的先生,理應配上一身由加爾各答絲綢制成的服裝,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上等的錫蘭紅茶,價格包您滿意!”
......
劉驍并不想跟他們聊天,除了對這些商品不感興趣,最主要原因還是聽不懂商人說的話——法語。
法語曾經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上流社會風靡一時。每個貴族出身的人,都能講一口流利的法語。即便在亞庇這樣的英國殖民地,法語依然還是高貴的象征。
然而劉驍僅僅懂一些英語,對其他語言都是一竅不通,若不是阿益跟在身邊,他早就蒙圈了。
商會里的貨物琳瑯滿目,除了要幫林大貴買大婚用品,劉驍還打算在這里購置一批西洋步槍。盡早使林氏王國的官兵裝備上熱兵器,以增強部隊戰斗力。
另外,如果價錢合適的話,他還希望引進一些制造火炮用的模具,帶回國內去慢慢研究。如果能自己制造出火炮,將來就不用只靠繳獲武器為生了。
帶著這個想法,劉驍走到一處高臺,大聲喊道:“各位先生,我今天需要購買步槍,呃,數量大概在兩百支上下。還有炮身模具,就是你們國家用來制造大炮的那種,不知哪位先生可以提供我需要的東西?”
待劉驍說完后,阿益用同樣洪亮的聲音,把他說的話翻譯成法語。
商人們聽完先是一愣,而后紛紛表示無能為力。劉驍想買的這些東西,在許多西方國家屬于限制性商品,普通商人難以弄到,就算有貨也不能隨便銷售給“東方的野蠻人”,所以這筆買賣自然就沒得談了。
暈!感情這時候就有技術限制了和禁售條款?
帶著失望的心情,劉驍從高臺走下來,準備和阿益去別處碰碰運氣。剛走出商會大門,突然感到有人從背后拍了拍他。
劉驍回頭一看,來人是個金發碧眼的洋人,他用一口蹩腳的漢語說:“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樂意的話,我可以提供你想要的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