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知道她在想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
躺在床上這一刻終于解脫了一天的疲倦。
沒人知道她得了抑郁癥,是她自己找心里專家測試的。她怕,怕別人會說抑郁癥完全就是自己對自己和他人不負(fù)責(zé),怕別人說病嬌。
她忘不了自己和家長訴說困難時的回復(fù)。
“抑郁癥那都是瞎說的。”
“這么小的小孩跟抑郁癥沒一點關(guān)系啊。”
“就你那樣不可能得抑郁癥。”
“就是青春期想跟別人不一樣。”
……
也不怪別人不理解自己吧。
也是,太矯情了。
沒經(jīng)歷過什么,怎么會抑郁了呢。
從小被戴上多愁善感的標(biāo)簽,其實她也不是多愛哭,只是太敏感了。
到了初中,她的性格用同學(xué)的話來說就是發(fā)生了戲劇化的轉(zhuǎn)變,一下活潑起來。
她也可以不要面子地發(fā)瘋,也可以不在乎形象地讓別人看著開心。她愿意。
聽過父親最常說的話就是:
“你愿意做這事兒就別怪別人。”
所以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太要強。
用父母的話來說,要強就是臉皮薄。
這又能怪誰呢。
關(guān)了燈,手伸進枕頭底下,拿出每晚都陪伴著自己的冰冷。縮進被窩。挽起袖子。
她不喜歡哭,雖然有時候控制不住。但她覺得哭就是無能,是自己沒有能力才會哭。
每個夜晚某個時間她就像受傷了野貓,舔舐著自己舊的、新的傷口,卻又被自己鋒利的爪子一次次劃破。疼嗎?也很疼。她也沒有完全麻木,是個人就還會感受到疼,可是她也享受,只有不停地傷害自己才會得到慰藉。
阻擋不了自己,停不下來,會上癮。
“所有人都會說那種人就是傻子。
對自己和別人都不負(fù)責(zé)。
明明可以控制。
為什么要制造不必要的傷害。”
她恨,恨這種說話不負(fù)責(zé)的人。恨這種從未經(jīng)歷過卻又像老師一樣指責(zé)她的人。
她可以不要所謂的安慰和理解。可以不要別人給予的溫暖。但她接受不了不懂她的人卻認(rèn)為自己說的頭頭是道,以為自己很懂她說感受。
夜晚恨極了這些人。
第二天早上起來又會覺得自己好矯情,大家明明都很不容易,每個人都不一樣啊,想法各異,沒道理阻攔。
也會被胳膊上被撕扯一般的傷痛提醒,明明是自己造成對自己的傷害,又何必怪別人呢。
她也不知道。
可若是換成她,她一定不會說自己懂那個人的傷痛吧。
手臂周圍的紙已經(jīng)黏住,連忙扯下來扔在垃圾桶最不起眼的角落。
看著胳膊上新的、舊的傷痕,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一排排的疤痕,丑陋,見不得光。
這是她再不挽起袖子的第六個月。
這是她自殘的第六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