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實踐解惑篇)
- (日)近藤麻理惠
- 1460字
- 2019-03-04 18:19:20
真正的人生,從整理之后開始。
因此,我希望更多人能夠盡早開始整理。
這就是我——一個把人生大半的精力用來研究如何整理的人的最大愿望。
所以,我出了一本書來告訴大家“只要做一次整理,就絕對不再回復到原來狀態”的整理方法。具體的方法在第一本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都做了詳細的介紹。
那么,現在我就要開門見山地問大家了:
“你已經完全、徹底地整理好了嗎?”
一定有很多種回答。
有的人按照書中所寫的方法實際操作,完美地完成了任務;有的人現在正整理得熱火朝天,充滿干勁。
當然,也會有人已經嘗試過整理,卻遭受挫敗;還有一些人看完書后正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我想,應該還有一部分人屬于“按照書上說的做了,可現在又回復到整理前的樣子了”這一類。
無論如何都無須擔心。因為,現在你手上的這本書就是專為“想要整理,卻還沒有整理完的人”準備的,它會告訴你“完全徹底的整理方法”。
你覺得“完全徹底的整理方法”是怎樣的呢?
就像上一本書中講到的,整理的基本前提就是“用‘丟棄’的方法來完成整理的第一步”。這個東西能讓人心動,那個則不能。不把所有的東西進行這樣一番篩選的話,是不可能做好整理的。
另外,如果不丟掉東西,光是把東西收納好,或是整理到一半,都有可能會遭遇“反彈”。所謂整理的“反彈”,就是說物品又回到了整理前那種四下散亂的狀態。很多人遭遇“反彈”,是因為他們的整理半途而廢。
那么,光靠丟掉東西就能把整理做好嗎?當然不是這樣的。
并不是“這個也扔,那個也扔”,而是“有選擇地留下發光的東西”,這才是理想生活的開端。
如果是能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東西,不管別人怎么說,都堅持留在身邊就對了。就算留在身邊的并不是理想的東西,也要好好對待它們,讓它們物盡其用。這樣的話,很一般的東西也有可能變成自己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珍惜物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珍惜自己的一種表現。
通過不斷整理,反復判斷物件是否能讓人心動,幾次下來,所謂的“心動感知度”就會得到提高。
這樣可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不僅整理的速度加快了,面對各種人生選擇時的判斷力也相應地得到了磨煉。
話說回來,自己到底對什么東西心動、對什么東西不心動呢?
說得夸張一點,生而為人,對“什么能讓自己心動”的判斷是了解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的重要線索。
所以,我深深相信這些大大小小的物品是讓我們的生活,不,是讓我們的人生怦然心動的原動力。
偶爾也有客戶反映說:“要是把不讓人心動的東西都扔了,那幾乎就沒有什么剩下的了,一時間有些困惑。”尤其是在剛整理完衣服的時候,這樣抱怨的客戶特別多。
這種時候,我希望大家千萬不要退縮。因為,對現狀的覺醒可比“一無所有”重要多了。要是一輩子都感知不到一件能讓自己心動的東西,那才叫可悲呢。如果能給自己的生活以及人生帶來一抹新色彩的話,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其實,不管掌握了多少整理的竅門,都不意味著你是一個整理高手。因為,這些都只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權宜之計。
留下令自己心動的物品,丟掉不心動的;接著,決定留下來的物品的固定位置,用完后一定要物歸原位。整理要做到的也就是這兩點而已。
如果說上一本書是指導大家“首先,要從‘丟棄’開始”的話,那么,這本書就要教會你“在丟掉不心動的物品后,如何創造理想的居家空間,過上怦然心動的生活”。
如果你沒有看過我的書,那么我建議你先讀一讀我的第一本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整理的重點,不在于“應該把什么東西丟掉”,而是“自己想要在什么東西的圍繞下生活”。
既然大家有緣遇到了這本書,我衷心希望“整理魔法”能夠幫大家收獲一個怦然心動的閃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