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蘇軾三十六首

  • 詞境淺說
  • 俞陛云
  • 6539字
  • 2019-03-01 17:27:15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生于何時?天上有無宮闕?甲子悠悠,誰為編紀?三者皆玄妙之語,可謂云思霞想,高接混茫。起筆如俊鶻破空疾下,此調本高抗之音,得公椽筆,壓倒豪杰矣。“瓊樓玉宇”二句,以高危自警,即其贈子由詞“早退為戒”之意,上清雖好,不如戢影人間也。下闋懷子由,謂明月且難長滿,何況浮生焉能長聚,達人安命,愿與弟共勉之。全篇若云鵬天馬,一片神行,公之能事也。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江東戰(zhàn)伐,惟孫曹事于往史最有聲色,臨風酹酒,俯仰興亡,是何等氣概!起筆入門下馬,已氣壓江東。“亂石”三句壯健稱題。“江山”二句尤深雄慨。題為《赤壁懷古》,故下闋追懷瑜亮英姿,笑談摧敵。“華發(fā)”句撫今思昔,有少陵“看鏡”“倚樓”之思。結句感前朝之如夢,灑杯酒而招魂,瑜亮有知,當凌云一笑也。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起二句已吸取楊花之全神。“無情有思”句以下,人與花合寫,情味悠然。轉頭處別開一境。“西園落紅”句隱喻人亡邦瘁,惄然憂國之思。“遺蹤萍碎”句仍歸到本題。“春色”三句萬紫千紅,同歸塵劫,不僅為楊花惜也。結句怨悱之懷,力透紙背,既傷離索,兼有遷謫之感。質夫原唱,亦清麗可誦。晁叔用云:“東坡如毛嬙、西施,凈洗卻面,與天下婦人斗好,質夫豈可比耶!”

滿庭芳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余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里二三君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東坡在黃州,寒食開海棠之宴,秋江泛赤壁之舟,歷五年之久,臨別依依。“坐見”以下四句及“細柳”以下四句,情意真切,屬辭雅逸,便成佳構。

前調

余年十七,始與劉仲達往來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淺凍,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話舊感嘆,因作此詞。

三十三年,漂流江海,萬里煙浪云帆。故人驚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異趣,君何事、奔走塵凡。流年盡,窮途坐守,船尾凍相銜。

巉巉。淮浦外,層樓翠壁,古寺空巖。步攜手林閑,笑挽纖纖。莫上孤峰盡處,縈望眼、云海相攙。家何在,因君問我,歸夢繞松杉。

前調

余謫居黃州五年,將赴臨汝,作《滿庭芳》一篇別黃人。既至南都,蒙恩放歸陽羨,復作一篇。

歸去來兮,清溪無底,上有千刃嵯峨。畫樓東畔,天遠夕陽多。老去君恩未報,空回首、彈鋏悲歌。船頭轉,長風萬里,歸馬駐平坡。

無何。何處有,銀潢盡處,天女停梭。問何事人間,久戲風波。顧謂同來稚子,應爛汝、腰下長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縷掛煙蓑。

以上二首在去黃州時道中所作。前首以淮水淺凍,留滯泗上,故有“船尾凍相銜”句。次首以道中蒙恩,放歸陽羨,故有“船頭風轉”句。一則寫羈泊窮年之感,一則寓江湖魏闕之思,拳拳忠愛,不以隱顯而殊。“畫樓”“夕陽”二句景中有情,語尤名雋。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攲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快哉亭與平山堂皆擅登臨之勝,故聯(lián)想及之。轉頭處五句及上闋“攲枕”四句想見江湖豪興,其語氣清快,如以并刀削哀梨也。

永遇樂寄孫巨源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卷珠簾、凄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

今朝有客,來從淮上,能道使君深意。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此時看、回廊曉月,也應暗記。

觀“清淮”“到海”三句,知與巨源交誼之深,更憶及“西垣清禁”,同此月明,撫今追昔,不盡低回。言為心聲,知公天性之厚也。

一叢花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游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春初病起,信筆書懷,當此花邊柳際,裙屐爭赴春游,而自放者日高猶臥,有此淡逸之懷,出以蕭散之筆,遂成雅調。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向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起筆破空而下,風潮來去,有情而實無情,千古之循環(huán)興廢,大抵如斯。惟有此高世之想,故下闋與參寥子相約,爾我之交誼,應效謝安在新城欲自海道還,以遂其雅志,勿效羊曇他日發(fā)馬策西州之感也。

洞仙歌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支、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此詞與詠楊花相類,意有所指,非專詠柳也。“綠葉”以下數(shù)語似含諷剌,亦莊亦諧,耐人尋繹。

前調

仆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全篇好語穿珠,清麗而兼高渾,風格似南唐二主。《漫叟詩話》稱楊元素作本事曲,紀東坡《洞仙歌》詞,有一士人,能誦其全篇,中有數(shù)句,與本集異。苕溪漁隱云:“當以東坡自定為正。”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冷齋夜話》謂東坡在惠州作《梅花》詞,時侍兒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為朝云作也”。“梨花”句非特悼逝,且用王建詩“夢中喚作梨花云”句【1】,兼切詠梅也。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山谷云:“東坡道人在黃州時作,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數(shù)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鲖陽居士云:“缺月,刺明微也;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回頭,愛君不忘也;無人省,君不察也;揀盡寒枝不肯棲,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吳江冷,非所安也。此與《考槃》詩相似。”居士之評如是,此詞當有寄托,但寓意何在,覽者當能辨之。宋曾豐曰,東坡《卜算子》詞“觸興于驚鴻,發(fā)乎性情也;收思于冷洲,歸乎禮義也”。其為當時推重如是。

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秾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蔌蔌。

此詞極寫其特立獨行之概。以上闋“孤眠”之“孤”字,下闋“幽獨”之“獨”字,表明本意。“新浴”及“扇手”三句喻其身之潔白,焉能與浪蕊浮花為伍,猶屈原不能以皓皓之白,入汶汶之世也。下闋“芳心千重似束”句及“秋風”句言已深閉退藏,而人猶不恕,極言其憂讒畏譏之意。對花真賞,知有何人,惟有沾襟之粉淚耳。

哨遍

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yǎng)花天氣。一霎暖風回芳草,榮光浮動,卷皺銀塘水。方杏靨勻酥,花須吐繡,園林排比紅翠。見乳燕捎蝶過繁枝。忽一線爐香逐游絲。晝永人閑,獨立斜陽,晚來情味。

便乘興攜將佳麗。深入芳菲里。撥胡琴語,輕攏慢捻總利。看緊約羅裙,急趨檀扳,霓裳入破驚鴻起。顰月臨眉,醉霞橫臉,歌聲悠揚云際。任滿頭紅雨落花飛。漸鵲樓西玉蟾低。尚徘徊、未盡歡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宦人間世。這些百歲,光陰幾日,三萬六千而已。醉鄉(xiāng)路穩(wěn)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此詞凡二首,前首乃隱栝歸去來詞意,此首自寫其閑淡旨趣。上闋“乳燕”“游絲”五句寫春晝物態(tài)固佳,若謂隱喻人世紛擾,在冷眼觀之尤妙。下闋以絲竹陶寫哀樂,“落花”三句尤見雅興,雖與淵明之獨尋邱【2】壑,行樂不同,而其聊以自娛,委心任命則同。

西江月

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少休。及覺,已曉。亂山蔥蘢,不謂塵世也。書此詞于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攲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誦其下闋四句,清狂自放,有“萬象賓客”之概。覺相如題橋,未能免俗也。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情真景真,隨手寫來,盎然天趣。結尾二句較“一雨虛齋三日涼”詩尤耐吟諷。

望江南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春水”二句超然臺之景宛然在目。下闋故人故國,觸緒生悲,新火新茶,及時行樂,以此易彼,公誠達人也。

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伯固歸吳中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犬、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鴛鷺,四橋盡是,老子經(jīng)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因送友歸吳,憶及松江四橋,并憶及西湖,重撫春衫,聯(lián)想及小蠻針線,蓋因西湖陳跡,常在念中,故觸處興懷,結句尤蘊藉多情。元白仁甫《天籟集·永遇樂·游西湖》云:“青衫盡耐,蒙蒙雨濕,更著小蠻針線”,即引用此詞也。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前調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前首因送友而言我亦逆旅中行人之一,語極曠達。次首方寫江上夜歸情景,忽欲扁舟入海,此老胸次,時有絕塵霞舉之思。《臨江仙》調凡十二首,此二首最為高朗。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戀我惟有破帽,寫愁惟有蝴蝶,皆托想高妙處。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宋詞中作回文體者絕少。《東坡樂府》中有七調,錄其“四時閨怨”詞夏景一首,以備一格。

浣溪沙詠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此作純用賦體,描寫確肖。

行香子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一氣寫出,自樂其天,快人快語。放翁、山谷集中,時亦見之。

點絳唇再和送錢公永

莫唱陽關,風流公子方終宴。泰山禹甸。縹緲真奇觀。

北望平原,落日山銜半。孤帆遠。我歌君亂。一送西飛雁。

下闋情韻高遠。此調凡五首,夏閏庵愛此一首。

行香子

北望平川。野水荒灣。共尋春、飛步孱顏。和風弄袖,香霧縈鬟。正酒酣適,人語笑,白云間。

飛鴻落照,相將歸去,淡娟娟、玉宇清閑。何人無事,宴坐空山。望長橋上,燈火亂,使君還。

淮北之地平曠,自京師至汴口并無山,故起筆有“北望平川”之語。淮河隔岸有南山,山有石崖,刻東坡《行香子》詞,后題云:“與泗守過南山晚歸作。”結句“長橋”“燈火”三句指泗守歸去而言,設想有高人宴坐山中,下望長橋燈火,詞心高妙。此詞因禁元祐文字,遂鐫去之。苕溪漁隱云:“曾打得此碑,所書乃小字也。”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來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下闋墻內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聞秋千笑語,發(fā)此妙想,多情而實無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水龍吟笛

楚山修竹如云,異材秀出千秋表。龍須半剪,鳳膺微漲,玉肌勻繞。木落淮南,雨晴云夢,月明風裊。自中郎不見,桓伊去后,知辜負、秋多少。

聞道嶺南太守,后堂深、綠珠嬌小。綺窗學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征含宮,泛商流羽,一聲云杪。為使君洗盡,蠻風瘴雨,作霜天曉。

愚溪云:“笛制,取良干,首存一節(jié),節(jié)間留纖枝,剪而束之,節(jié)以下,若膺處則微漲,全體皆須白凈。”此詞上闋“龍須”三句形容盡致,“木落”三句詠笛而兼狀景物,中郎桓伊,更悠然懷友,可謂句意并到。結句一奏霜天之曲,瘴雨蠻風,一時盡掃,見笛韻之高也。

好事近西湖夜歸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fā)。

醉中吹墮白綸巾,溪風漾流月。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搖兀。

西湖夜歸,清幽之境也,不可無此雅詞。下闋四句有蕭灑出塵之致。結句“搖兀”二字下語尤得小舟之神。查初白詩“櫓枝搖夢過春江”,其得趣正在搖字。“溪風漾流月”五字與唐人“灘月碎光流”句,皆寫景入細。

陽關曲三首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受降城下紫髯郎。戲馬臺南舊戰(zhàn)場。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xiāng)。

濟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龍山馬足輕。使君莫忘霅溪女,還作陽關腸斷聲。

此三首重在音律,入樂府腔,即《小秦王》調。第一首第三句之“此”字、“不”字,必用仄聲,第四句“何”字必用平聲。三首皆同。以詞論,第一首“此生此夜”二句固極達觀,二、三首亦各有思致,音節(jié)復動宕入古。

戚氏

玉龜山。東皇靈媲統(tǒng)群仙。絳闕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煙。幽閑。志蕭然。金城千里鎖嬋娟。當時穆滿巡狩,翠華曾到海西邊。風露明霽,鯨波極目,勢浮輿蓋方圓。正迢迢麗日,玄圃清寂,瓊草芊綿。

爭解繡勒香韉。鸞輅駐蹕,八馬戲芝田。瑤池近、畫樓隱隱,翠鳥翩翩。肆華筵。間作脆管鳴弦。宛若帝所鈞天。稚頭皓齒,綠發(fā)方瞳,圓極恬淡高妍。

盡倒瓊壺酒,獻金鼎藥,固大椿年。縹緲飛瓊妙舞,命雙成、奏曲醉留連。云璈韻響瀉寒泉。浩歌暢飲,斜月低河漢。漸綺霞、天際紅深淺。動歸思、回首塵寰。爛熳游、玉輦東還。杏花風、數(shù)里響鳴鞭。望長安路,依稀柳色,翠點春妍。

以白雪之高詞,發(fā)青霞之遐想,為《東坡樂府》二卷中希有之作。壯采奇情,神游八極,晉水璇臺之享,九驥回翔;洞庭廣樂之張,百靈踴躍,方斯詞境。觀其后段“玉輦”“長安”等句,心在魏闕,有少陵“依斗望京”之思乎?

阮郎歸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又圓。

寫閨情而不著妍辭,不作情語,自有一種閑雅之趣。

注釋:

【1】注:一說“夢中喚作梨花云”為王昌齡詩句。

【2】邱:同“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泗洪县| 六盘水市| 佛坪县| 图木舒克市| 保山市| 庆阳市| 富阳市| 新宾| 琼中| 巴马| 福海县| 吉木乃县| 古蔺县| 江津市| 漳州市| 天台县| 库车县| 天门市| 襄樊市| 淄博市| 荆州市| 佳木斯市| 昌都县| 嘉荫县| 漾濞| 婺源县| 敦煌市| 安义县| 多伦县| 荆州市| 乌鲁木齐市| 鄢陵县| 伊吾县| 乳山市| 朝阳市| 泸溪县| 甘洛县| 新建县| 通化市|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