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傳道

第二天一早,秦子戈早早起床。見天色還早,就摘下墻上的短劍,按著那張布帛上記載的劍招練了起來。

“你這劍法到時精妙,只是這原本是輕靈飄逸的一套劍法,在你手中失去了神韻。”一時沉迷練劍的秦子戈沒有察覺到來人,聞言看去,只見赤松手持一卷竹筒站在蓮池邊上笑著說道。

“師叔是來傳授道法的嗎?”秦子戈看著赤松手里的竹筒一臉希翼的問道。

“不錯,把你手中的長劍放回去,順便把曉夢叫到這里來。”

片刻之后,秦子戈將短劍放好,帶著曉夢來到赤松身前。

“靈妙潛通乘風起,太極玄虛若鏡清。今日我便傳授你們太極玄清功。”

赤松正要說話,秦子戈就心急的問道:“赤松師叔,這太極玄清功是什么水平的道法,威力怎么樣?”

看著上躥下跳的秦子戈,赤松笑瞇瞇的說道:“若論出手對敵,這太極玄清道毫無作用。怎么,你不愿學?”

“不是,不是。”秦子戈連忙擺手說道。

“太極玄清功共有人清、地清、天清三個境界,《易經·說卦》有言: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我道家天宗一派的修行便是如此,其中地清是道家立世之根本,而人清和天清被天人兩宗各自看重,如今已是涇渭分明。道家許多先輩,終其一生,也突破不了地清境,不過饒是如此,只是地清境頂層的修為,便可行走天下,少有敵手。太極玄清功修習過程從易而難,地清境第一層柔境大多數人在第一年即可修成,但往后開始,艱深困難處便顯現出來,第二層剛境一般人便要修習三年,第三層剛柔并濟更是個分水嶺,資質稍差的便一生都停滯于此,好一些的修習個五六十年也不稀奇。而把太極玄清道修煉到天清境的,便是有了萬法根本,可以開始同時修習其他奇術妙法。”赤松子娓娓道來。

“那師叔和師父如今是什么境界?”秦子戈好奇道。

“師兄入天清境已有三十載,陰陽兩境早年便已修成,只是一直卡在天清第三層陰陽合一。至于我,前不久剛剛步入陽境。這輩子怕是摸不到陰陽合一境了。”

“赤松師叔,那日師父施展了一種道法,看起來萬物失色,就連時光也好似靜止了。不知是何種道法?”秦子戈會想起當日的情景,不由出言問道。

“那是天宗絕技之一,名曰天地失色。此法一旦施展,會將一定空間范圍內的萬物變得十分緩慢,近乎靜止。而此法波及的范圍和施法之人體內陰陽二氣的融合成度有關,看來,師兄離那陰陽合一境又近了一步。你們二人不要好高騖遠,不過你們能被師兄看中,想來天資聰穎。若能秉持道心,潛心修道,他日成就必不在我等之下。”赤松正色道。

站在池邊,赤松子展開手中的書筒,嚴肅說道:“本門妙法,若無應允,不可輕授他人。你二人需謹記。”

聽到這里,秦子戈心下一動,抬手起誓道:“青天在上,當作見證。弟子秦子戈日后若無應允輕傳道法,必遭五雷轟頂。”說完還用肩膀靠了靠立在一旁的曉夢。

看著作怪的秦子戈,赤松心中釋然,不愧是師兄看中的弟子,心性悟性皆非尋常。只是如此弟子師兄為何語焉不詳,反倒是那個木納的孩子被師兄選為衣缽傳人。

片刻后,赤松曬笑,自己何必杞人憂天。看著身前二人,赤松傳授了他們道門的基礎道法,眼見二人將心法背下,赤松粗略的講述了一下人體經脈和內氣運行,等二人有了氣感后,更是親自運氣帶他們走了一個周天。隨后正色道:“地清境分三層,第一層剛境,第二層柔境,第三層剛柔并濟。剛而不柔,脆也。柔而不剛,弱也。然剛不可久,柔不可守。水無常勢,法無常形。……”

就這樣,秦子戈的修行生涯開始了。

在此期間,秦子戈曾向赤松打探,能不能跳過地清境,直接修習天清境。卻被赤松一口回絕了,為了早日習得威力更大的道法,秦子戈挖空心思的想著怎么才能地清境大成。

在秦子戈想來,若想實現剛柔并濟,太極是最好的選擇。可惜后世中太極失傳,流傳民間的不過是養生鍛煉的招式。或許名山大川中的修士還有傳承,可前世的秦子戈哪里有福緣見的高人。

苦思冥想下,秦子戈想起了一代大師金庸。張三豐的太極便是出自他的筆下,既然如此,別的書中一定有什么關聯之處。回憶了一番金庸大師的作品,秦子戈找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里,關于剛柔兼備有很多記載。最具施行意義的便是劍魔獨孤求敗的四重劍道。在秦子戈看來,若是能達到舉重若輕,舉輕若重的境界,也離地清境的剛柔并濟不遠了。

下定決心后,秦子戈每日除了按照赤松的要求打坐修行一刻鐘,剩下的時間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修煉,原本秦子戈想剛柔同修,但嘗試過之后無奈的放棄了。看來金庸先生寫書也是經過考證的,重劍不是自己現在能玩的。

尋遍整個鶴鳴山,秦子戈沒有見到有人使用軟劍,無奈之下找了一條馬鞭代替。秦子戈的種種行為,赤松都看在眼里,本著打磨他們二人心境的赤松并沒有出言阻止。

春去秋來,秦子戈也從一開始的抽自己進步到了鞭如臂指的境界。而秦子戈的進境赤松看在眼里,起初赤松還當秦子戈胡鬧,可看著秦子戈手中回轉隨心的馬鞭,赤松驚了。這地清境修煉,自古以來都是先入剛境,再入柔境,最后剛柔并濟。這是因為剛境易入難成,而柔境難入易成。

“子戈,你的柔境已成,可以練剛境了。”赤松提醒道。

“這就成了?”秦子戈一臉不相信的疑問道。

“不然?”

“那就好。”秦子戈暗自慶幸,原本還以為要柔到極致生出剛意才算,沒想到只要能控制柔勁就可以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秦子戈弄了把死沉死沉的石劍,當然這是對秦子戈來說,換成成年人還是勉強能舉起來的。秦子戈起初也想仿照楊過的玄鐵重劍,可惜一來沒有那么多的鐵料,二來秦子戈還在長身體的階段,不想傷及根本。

起初,秦子戈只能扛著石劍,漸漸的,秦子戈在不斷的鍛煉之下有了舉劍的力量。之后便是一遍又一遍的練習短劍的基本技巧擊、刺、格、洗、劈、砍、撩、提、抽、帶、崩、點。每日一式十練,一練百變。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秦子戈來到鶴鳴山已經有兩載歲月了。

這天,閣樓前的蓮池中,秦子戈光著膀子站在其中,池水漫過他的胸膛,只有頭顱露出水面。在秦子戈能完全揮動石劍后,在剛境的修煉便停滯不前了。苦思冥想下,便在這蓮池中效仿楊過的海中練劍。

在狀似太極兩儀的水池中,原本都種著荷花,可自從秦子戈來此處練劍后,一邊水池中的荷花被他的石劍所傷,絕種了。

就在此時,一陣清風吹過,滿池春水皺起。秦子戈揮劍而起,卻沒有帶起一滴水珠。

驚見此幕的赤松急行幾步,趕至秦子戈身前,不確定的問道:“剛柔并濟?”

秦子戈不語,點了點頭。

“也好,那我今日便可傳授給你道法了。

“不等曉夢師妹一起嗎?”

“曉夢如今卡在地清境第三層,不得其法。你若是有閑,可以和她交流一下。”

“好。”

聽得如此,赤松面露微笑,此子倒是不吝賜教。

“那好,我今日便傳你天清境的道法。何為道,《易》日“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一切事物陰陽變化的規律,陰陽乃萬法之宗也。

所謂稱圣、稱道、稱仙者,無不是通過常期的學習、修練,悟出了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能夠適應規律,駕馭規律,見微而知著,善于掌握陰陽平衡的高人。

陰陽平衡乃修身之道,健身之法,治國濟家之策。虛實也是陰陽,虛實得當,在技擊中乃能得機得勢。故陰陽虛實乃克敵致勝之要道。健身平陰陽,技擊察虛實,見入則開為虛,遷入則合為實。

虛為內意在于引進落空,剛是外現,在于合力發人.與人交手迂虛則入是為以實對虛。以剛制柔之法,但入時要實中有虛,以防其虛中有實,接手過招,避實就虛,借力發人,是為以虛對實,以柔克剛之法。但避實時要防其實中有虛。

虛實之變化全在心意,而不在外形,陰陽虛實之法,以太極為最高。太極功夫高深者,陰陽虛實變化莫測,純任自然。毫無免強之意。彼動我隨,如影隨形,如己照鏡。無所謂招法,無所謂疾緩,無所謂剛柔,彼剛我柔,彼柔我剛,彼來我往。

剛在先兮柔后藏,柔在先兮剛后張,剛柔相濟是所長”,行功、比手只求自己中正安舒、平衡、穩定。使自已對待無病,身如九曲之珠,八方來力均可旋轉自如。“

“這不就是剛柔并濟嗎?”秦子戈疑惑不解的問道。

“天清境的功法不是獨立功法,習者在學練本功法之前,先要經過嚴格的規范的武術套路,或基本功或樁功的訓練,達到樁基穩定、舉動合度、發力得法、層層松透,氣充神足,勁圓意滿的高深境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本功法的修練,則是由博返約,由繁到簡,由尋規蹈矩,而脫矩返純。最終達到“陰陽合一法自然,萬法歸宗道仙全”的更高境界。

陰陽之法,法更奇,奇中之奇意無意,后天苦練,先天返,反反復復得真諦。天清境的功法集武術、內力之精要,使武術、內勁高度結合,是“陰陽合一,后天返先天”的功法。進了天清境,便不再強調任何姿式和意念。只強調練功時,陰陽合一,著意丹田,順其自然。這一層:一神貫六合,一氣支百體,一意生百家。一動化乾坤。

一神貫六合,其含意是太極拳、八卦掌等拳法要求的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的外三合和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不再用意念要求,而是全以精神貫穿,做到神行體隨,無處不合。

一氣支百體,其含意是四肢百骸的一切外形動作,全系內氣自然流動之表現,心意也不再起主要的支配作用.

一意生百家。其含意是功法熟練后,信息反饋極其靈敏,凡是練過的拳術、散手、功法、器械、舞蹈甚至自己根本沒有學練過,只要看到別人演練,放松入靜,稍一著意,便能施展出來。

一動化乾坤,其含意是每一舉動都能產生陰陽相合,三才(天、地、人)相系,形松氣充,神充天地,勢滿環宇的感覺,一舉一動之間都能體現出無我無他,忘其有己,天人合一,氣魄無比的精神氣質。也就是傳說中的太上忘情。“

聽罷,秦子戈心中詫異,雖然赤松師叔說的自己都有所了解,但自己是站在歷史的肩膀上才有這番見解,沒想到兩千年前的先秦時期就有這番見解了。難不成真的是焚書坑儒讓文化出現了斷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广河县| 同仁县| 紫阳县| 孝感市| 玉林市| 奇台县| 新民市| 泉州市| 濉溪县| 沈阳市| 昭平县| 辉南县| 承德市| 申扎县| 斗六市| 仁怀市| 宁德市| 夏津县| 阿拉善盟| 卢氏县| 新干县| 天水市| 衡阳县| 资溪县| 宁晋县| 株洲市| 七台河市| 准格尔旗| 稷山县| 弥勒县| 香河县| 磐安县| 光山县| 西林县| 江津市| 彭山县| 唐海县| 莱州市| 永顺县|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