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比武

  • 赤璽傳
  • 清韻輕流
  • 2186字
  • 2019-03-26 00:05:15

阿勒赤道:“我們大元朝的那達(dá)慕上,有個(gè)習(xí)俗,成年男子要比試‘男兒三藝’,不知你可知曉?”

靈通子點(diǎn)點(diǎn)頭道:“貧道雖是孤陋寡聞,這蒙人‘三藝’卻也聽過,不錯(cuò)的話,應(yīng)是騎馬、射箭和摔跤?!?

阿勒赤道:“不錯(cuò)!正是這騎馬、射箭和摔跤。大元朝正是憑借著騎射之術(shù),征服天下。方才我們比試了射箭,這一場,咱們便來比比摔跤和飲酒。來呀!上酒!”

阿勒赤一聲令下,兩隊(duì)元兵從儀門外快步跑了進(jìn)來,元兵每人雙手捧了一摞磚瓦,快步進(jìn)入院中后,一隊(duì)元兵在院內(nèi)搭起爐灶來,另一對元兵則在灶臺旁搭了一處帶臺階的小高臺。眾人看得稀奇,不知阿勒赤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元軍久在沙場馳騁,行軍打仗壘灶做飯卻是慣常,很快,便搭起了一個(gè)簡易的灶臺,只是這灶臺口徑卻比平素元軍行軍時(shí)的灶臺口要大了許多。

隨后,又有一隊(duì)元軍抬著一口二人多高、口徑足有六七尺的大鍋進(jìn)來,安放在爐灶上。大鍋安置妥當(dāng),又有元兵兩人一對,抬了大木桶進(jìn)來,上了高臺,把木桶塞打開,一陣陣酒香飄散開來。元兵舉著木桶,把一桶桶白酒倒入鍋內(nèi)。很快,數(shù)十桶白酒倒?jié)M了大鍋。又有元兵抬了三條寬不盈尺的木板搭在鍋上。

阿勒赤圍著鍋灶轉(zhuǎn)了一圈,點(diǎn)點(diǎn)頭,道:“老道,來吧。你我二人就在這鐵鍋之上比試,你使你門派的功夫,我用我蒙古的摔跤術(shù),誰若是技不如人,就掉進(jìn)鍋里。有本事的,就上來重新比過,沒本事的,就在鍋里喝酒。要么在臺上站著贏,要么在鍋里躺著喝酒,怎么樣?”

靈通子聽了,哈哈大笑,對這個(gè)蒙古莽漢頗為有趣。

“如此,恭敬不如從命!”靈通子說罷,雙足一點(diǎn),飛身躍上鐵鍋,穩(wěn)穩(wěn)地站在大鍋中央的木板上。只見三條木板很窄,雙腳踩上周邊便沒有太多空余,兩邊都是空的,一腳踩偏,便容易落進(jìn)鍋內(nèi)。雖是沒有性命之憂,但踩濺得汁水淋漓,渾身酒氣,卻也難看。

阿勒赤招呼一聲,手下元兵奉上摔跤服。阿勒赤脫了盔甲,穿上跤服。只見他頭上纏了紅、黃、藍(lán)三色頭巾,上身赤膊穿了一件銅釘牛皮坎肩,這在蒙古人叫做“昭達(dá)格”,腰扎花皮帶,下身穿了一條白色套褲,腳蹬蒙古花皮靴,遠(yuǎn)遠(yuǎn)看去,甚是威武。

阿勒赤收拾妥當(dāng),緩步向大鍋?zhàn)呷ァK粫?huì)輕功,走上高臺,從高臺再上木板。他一腳踩住一塊木板,身軀胖大,直壓得木板也向下彎沉。

靈通子向阿勒赤一抱拳,道聲:“請”。

只見阿勒赤并不言語,彎腰躬身,兩腳在木板上一前一后站定,身手便來捉靈通子臂膀,靈通子雙臂繞過阿勒赤一抓,雙手變掌,平平向阿勒赤胸口推去,這一招叫做“推窗望月”,乃是正一派“五雷正心掌”中的起手式。

阿勒赤見靈通子雙掌推來,并不閃避,雙手往懷中一抱,想要就勢抓住靈通子雙臂,靈通子一招并未使老,雙手向下一沉,右肩前傾,撞向阿勒赤胸口。

阿勒赤回身不及,“嗵”地一聲,被靈通子撞個(gè)正著,他身子只略微晃了晃,卻并無異樣。靈通子這一撞雖然只使了三四成功力,卻覺得像撞在一尊鐵塔上也似,只撞得自己臂膀有些疼痛。

阿勒赤向后退了兩步,兩腳在木板上用力踩踏,穩(wěn)住身形,卻把這木板壓得上下亂顫,靈通子也有些站立不穩(wěn),忙定住心神,以防跌落。

阿勒赤喊聲“好!”挺身再進(jìn),他也注意到靈通子被自己雙腳一跺,下盤不穩(wěn),索性雙腳一上一下,在兩塊木板上跳動(dòng)起來。

原來這蒙古摔跤舊時(shí)稱“博克”,是蒙古人行軍打仗中發(fā)明的一套近身搏擊之術(shù)。蒙古人雖以騎射見長,但在近身搏擊時(shí),雙方都穿著鎧甲,拳法、腳法難有用武之地,最好的辦法便是將敵人擊倒后用利刃誅殺。而蒙古摔跤正是與敵人貼身肉搏時(shí)有效制敵之法。

摔跤時(shí),跤手常是兩人對捉(也有多人摔跤),也是在草原上上下躍動(dòng),與對手試招。蒙古人摔跤并不一味比拼蠻力,而是注重力量技巧并重。摔跤時(shí),最主要的有捉、拉、扯、推、壓、踢、彈等技巧,同時(shí)又從這些技巧中演變出上百種動(dòng)作。

靈通子平素從未與蒙古摔跤手對敵,是以對阿勒赤的招法并不熟悉,加之這是雙方最后一場比試,攸關(guān)中原武林聲譽(yù)和師父新收的弟子景未捷的性命,自己絲毫不敢大意,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見招拆招,與阿勒赤周旋。

阿勒赤左右縱跳,意在使靈通子下盤不穩(wěn),進(jìn)而伺機(jī)捉住對手,將其制服。阿勒赤雖不懂中原武林的武功招數(shù),但武林人士他見得甚多,甚至下盤乃是武林中人的根基,下盤不穩(wěn),便無從生力,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施展開來。他們此行有備而來,設(shè)下這鐵鍋木板,便是要讓比武者喪失先機(jī)。

靈通子雖被阿勒赤攪擾的下盤失了根底,但他輕身功夫了得,待阿勒赤攻上來時(shí),便騰身縱起,跳到另外的木板上,一時(shí)間,阿勒赤卻也近身不得。

靈通子因顧慮二人在臺上拼斗,若使出全力擊打阿勒赤,一是怕壞了他性命,二也擔(dān)心自己不熟悉對方招數(shù),若使盡全力,對方突然變著,自己下盤不穩(wěn),反容易跌落鍋中。是以二人斗了二三十合,靈通子多是出掌試探,招數(shù)并不敢使老。

阿勒赤也抓住了這一弱點(diǎn),靈通子出招時(shí),阿勒赤常是避也不避、躲也不躲,只待靈通子雙掌近身,他便趁機(jī)捉住,要將靈通子摔下木板。時(shí)間稍長,靈通子也暗暗心急,如此比法,何時(shí)才能分出勝負(fù)?

靈通子略一分神,拍出的左掌回撤稍慢,被阿勒赤一把抓住,這阿勒赤自幼生長在蒙古草原,乃是蒙古族人中摔跤的高手,在與人對敵時(shí),精神專注,罕有對手,是以在與靈通子對陣時(shí)十分自信,見靈通子稍有遲疑,便被他抓住這稍縱即逝之機(jī)。

靈通子一驚,左手腕用力,急欲翻轉(zhuǎn),阿勒赤卻早有準(zhǔn)備,右手用力,鉗住靈通子左臂,右腳一跺,木板上下亂顫,靈通子騰身縱起,左臂仍在阿勒赤手中,靈通子右掌探出,一招“力挽狂瀾”直直向阿勒赤面門劈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汝州市| 阿坝县| 清水县| 黄浦区| 长寿区| 庄浪县| 黄山市| 蒙自县| 庆城县| 石林| 鄂尔多斯市| 星子县| 晋江市| 丘北县| 宁海县| 九龙县| 松江区| 罗平县| 绥滨县| 东城区| 宜章县| 泉州市| 连州市| 萨嘎县| 尖扎县| 长治市| 融水| 松溪县| 乌鲁木齐县| 郑州市| 汉寿县| 甘孜| 梧州市| 黄石市| 江达县| 罗平县| 黄冈市| 会昌县| 阳曲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