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一騎出真武,并轡游江湖(1)

真武門達至鼎盛時期,是在真武門傳到第十三代掌門蕭思君手里時。

在第十二代掌門蕭天賜在位時,西域興起一股魔教勢力,他們憑借著詭異的武功席卷了幾乎整個中原武林,就在整個武林束手無策,眼看天下百姓要遭大劫之時,真武門眾挺身而出,與武林豪杰聯手抗擊魔教,雖然最終在蕭天賜的帶領下,中原武林終于剿滅了魔教,但也失去了以持劍長老宗魄真人為首的一批絕世高手。

這一戰不僅震動了整個武林,更震動了朝野,圣宣帝念真武門眾勞苦功高且損失慘重,便賜號真武門“天地正宗”,更改年號為“真武”。

但魔教戰敗不久,蕭天賜便不知所蹤,后由其子蕭思君繼任真武掌門,那年是真武七年,那時他還不到八歲,所幸一直有執法長老宗承真人代理掌門事務。

真武十六年二月廿二,正是蕭思君十六歲的生辰。這日一大早,蕭思君便出了房門來到山門前。雖然已到了春天,但山上的積雪仍沒有化掉。蕭思君便站在這雪中,看著遠處演武場上弟子們開始晨練。

蕭思君身披著一件潔白的狐裘,遠遠的與雪景融為了一體。他只是遠遠看著眾弟子在那里習練劍法,并沒有上前的意思。

雖然他名義上是真武門的掌門人,但他卻沒收過一個弟子,一來是他年齡還小,二來他自己也嫌麻煩。因此武林中雖有不少世家子弟想讓自己家的公子少爺們拜入蕭思君門下,卻都被他婉拒或推給師兄弟們了。

這時有一個弟子練習劍法的手停了下來,與身邊師兄弟說了幾句話,便向蕭思君這邊走來。蕭思君距那些弟子們不過二十余丈的距離,那弟子倏忽便到了他的面前,躬身行禮道:“弟子遠文拜見掌門師叔。”

這遠文本是江南望族,家住江寧府。十六歲時被家里送上山來,執意要拜當時十三歲的蕭思君為師,幾經推讓后,蕭思君才讓他歸入自己的四師兄耀光道人門下。見他前來拜見,蕭思君點首道:“何事?”

遠文道:“弟子習練劍法時,有一招使出總是不暢,望掌門師叔指點。”

蕭思君蹙眉道:“你師父耀光道人專精本門劍法,在十三代弟子中單論劍術,能超過他的也不過一兩人而已,又何必來問我?”

遠文道:“師尊的確劍法精絕,但唯獨這一招師尊只教了弟子劍招,卻未教其中要訣。”

蕭思君道:“哦?是哪一招?使來看看。”

遠文道:“是!”隨后將長劍倒提,昂首挺立。他輕輕吐出一口氣來,突然將劍柄猛地向前一擊,緊跟著腰馬一旋,將劍向后刺去,接著將劍逆手拉回半圈,劍柄收回胸前,劍尖直指眼前,此時手并未停歇,他手中一轉,將劍從逆手轉回正手,猛然一劍橫斬而去。

這是“逍遙十六式”中的第九招“蕩徊劍逍遙八方”,是第七代真武掌門所創的劍法。

蕭思君見他將這招使出來時,回劍之前氣勢兇猛,自回劍開始劍勢一衰再衰,到最后橫斬時已幾乎沒了威力,搖頭道:“四師兄只知苦練招式,卻沒參透這一招的精髓,如今他自己使出這一招來尚且吃力,更遑論教會你了。”

聽到別人這么說自己的師尊,遠文自然心里不忿,但面前是本門掌門人,他又不好發作,只得拱手道:“還請掌門師叔明示。”

蕭思君道:“這‘逍遙十六式’是本門七世祖朝玄真人于五十二歲時創出的劍法,那時的朝玄真人武藝已達化境,這套劍法更堪稱他一生武藝的精華所在。這一招‘蕩徊劍逍遙八方’也是十六招中數一數二的難練。”

他頓了一下,看了看遠文手中的劍:“想原封不動練好這一招劍法,若沒有深厚的內功作為基礎必然是不成的,這一劍出手則力達八方,期間真氣一不可斷,二不可衰,因而對于內功修為不夠的人,這一招實在是難如登天的。”

遠文恭敬道:“弟子明白。”實則這道理他當然明白,他也猜到蕭思君必然會告訴他:努力修煉內功,有朝一日必有所成。因為每一個長輩都是這么說的。

蕭思君看了看他,又道:“然而這劍法既稱為‘逍遙’,那自然就含了無數的變化在里面。守著死招數不變,本就違背了‘逍遙’之意,既然你現在練不好這招,何不將這招變為自己能練好的?”

遠文不禁愣住了,自小到大,從未有人告訴過他,練武還可以隨便改變招式。他愣愣地道:“這……還請掌門師叔指教。”

蕭思君道:“你這一招的前半段,使出來時還是氣勢十足,但將劍拉回來后,后力卻越發不繼。此時若讓你將真氣回轉,再次發力,那停頓便長了,這劍法也就難以臨陣對敵。倒不如在劍拉回時收氣回力,然后將真氣灌入左手,以左手使出‘翔鶴擊空’,雖不如原本招式大開大合,但能保你劍力不減。”

這“翔鶴擊空”是“真武劍法”中的一招,本是真武門最基礎的入門劍法之一,便是將劍在身側舞一個劍花,再順勢向前撩刺。

遠文細細思索一番,終究沒悟出個所以然來,便問道:“掌門師叔,這劍拉回之后是橫在胸前的,‘翔鶴擊空’則是從腰跡開始出劍,這又如何連得上?”

蕭思君嘆了口氣,笑罵道:“你啊你,練武倒是極為用心,怎么腦筋就這么死呢。你讓劍落下,再用左手使出‘撈月式’,這劍自然就在你腰跡了。”

遠文聽后恍然大悟,當即依蕭思君所言,將劍法使了一遍,當后面的“翔鶴擊空”出手時,只覺得從右手收回的真氣自然而然流入了左手之中,這一劍使出來竟是無比的順暢,劍力居然也是不減反增。

遠文看著手中的長劍,定了定神,未曾想過只是將招數稍微變動,竟能讓自己的劍法威力提升如此之多。

蕭思君又道:“于一武者來說,天下武藝本無強弱之分,只要適合自己的,便是強的。有人內功剛猛似排山倒海,亦有人功力綿長如江河不絕;有人身材矮小行動迅捷,自也有人身形高大放長擊遠,因而讓他們練同一招,自然高低不同,并不是誰更努力,也非誰天資更高,只是有人適合,有人不適合罷了。”

遠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也明白蕭思君的意思是讓他找到自己所適合的內外功夫。隨即行禮謝過蕭思君,轉身向武場走去。

“遠文天資不差,又肯努力,若是入了你的門下,假以時日,必能成個絕頂高手。”

蕭思君回首,循聲看去,一年紀四十余歲的壯漢不知何時站在了他身后。這人一身天藍色的道袍,頭戴銀制的月牙冠,用白玉簪固定,手持著一柄檀木桿的拂塵,身材高出了蕭思君一頭有余,看來并不像個仙風道骨之人,卻又一臉的滄桑之象,令人不禁覺得他就是個道法高深的得道之士。

“見過宗承師伯。”蕭思君行禮畢,又轉首看向了武場,苦笑道,“師伯也知道,以我這性子,他要真拜入我門下,只怕現在還在打掃庭院呢。”

蕭思君常說自己懶于為人師,所以拜入他門下,定然學不到什么真功夫。然而宗承自然知道蕭思君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極少答應別人什么請求,從不輕易許諾什么,但凡是他所應承、許諾之事,他卻是必要殫精竭慮,做到至臻完美才好。

宗承苦笑道:“算了,這些先暫且不提。阿文啊,你今日生辰一過,便是整整一十六歲了,也該正式接任掌門之職了吧。”

蕭思君微微蹙眉,心下念著:掌門掌門,雖掌一門,卻失一生啊。不禁嘆了口氣,道:“回師伯,弟子雖虛度一十六春,學有小成,但廣袤天地弟子未曾窺見一斑。便想著趁此機會下山游歷一番,游學四方,待有所成,即回山繼任掌門一職,只是需多勞煩師伯繼續打理門派事務了。”

宗承眉毛一挑:“你可想好了?”

蕭思君點了點頭,等著宗承對他說上一堆大道理,想著怎么去反駁宗承的論調。卻不想宗承淡淡一笑:“想當年師傅欽定天賜繼任掌門時,他也是這番言語,你和你爹的性子還真是如出一轍。”

蕭思君不禁有些驚訝,回首看著宗承道:“師伯是不打算阻攔我了?”

宗承道:“本座就是意欲阻攔,難道就真能攔得住你嗎?”

蕭思君笑道:“自然是攔不住的。”

宗承嘆了口氣,轉而又道:“本座雖不阻攔你,但此事你還需和你娘好好談談。”

“放心吧,師伯,我知道的。”蕭思君的視線飄向了遠方,似乎在期待著下山后的經歷,又似乎在擔憂著未卜的前途。

蕭思君作別了宗承,轉身向正殿走去。正殿后面不遠便是各位長老和掌門的臥房。原本主房是掌門居所,但蕭思君將主房讓給了自己的母親,自己則住在耳房之中。

這十幾年來,母親一直對自己疼愛有加,雖然母親常以笑臉示人,但蕭思君也曾數次撞見過母親因想念父親而獨自潸然淚下的場面。想來光是“思君”這名字,就足以說明母親對父親的想念至深了吧。

父親已失蹤這么多年,今日若是自己再離開母親,也不知道母親能否接受。雖心情忐忑,但邁向主房的腳步卻沒有半點遲疑。

下山,一定是要下山的!這廣闊的天地,不用自己的眼睛親眼看一看又怎么能甘心?若是真繼任了掌門之職,怕是再沒有這么自由的時間了,這些年來將門中事務交由宗承師伯打理,單是看著師伯漸多的白發,便知道門中瑣事的繁雜了。

天下都以為能掌真武一門是無上榮光,然而卻又有幾人想到這榮光背后的辛勞。若是能選擇,反倒是閑云野鶴的自在生活更顯愜意。想著想著,已走到了主房門前,蕭思君沉了沉氣,上前敲開了主房的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轮台县| 东平县| 称多县| 白水县| 韶关市| 泽普县| 临邑县| 黄龙县| 平陆县| 宾阳县| 体育| 班玛县| 兴化市| 开化县| 湘阴县| 兴山县| 姜堰市| 通辽市| 宝山区| 平顺县| 玛曲县| 东兰县| 南乐县| 呼玛县| 黎城县| 望城县| 万载县| 米林县| 钟山县| 阳泉市| 荔浦县| 平定县| 慈利县| 游戏| 万山特区| 永仁县| 南京市| 秦安县| 永定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