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小唱

  • 大宋守夜人
  • 紅湯廚子
  • 2317字
  • 2019-03-26 08:00:00

良久,蘇眉才微微一笑,對崔白道:“音律差不多了,妾卻有一不情之請。”

“蘇大家但講無妨。”

“雖然崔郎說是道路之中聽來的曲子,然既以此詞命妾,想必也極偏愛。妾雖有所領會,卻隱隱覺得于細微中還有未及。聲樂一道,發乎至情至性,有未透徹處,衍繹鋪陳出來,恐有傷崔郎之明。若崔郎不以妾鄙薄,請益點撥。”

蘇眉請崔白將這“道人所唱”的詞曲詳解一遍,也是應有之義。

如前唐五代之詞曲,多秾麗香軟,以描摹閏中情態為大端,用詞或富麗或清新,語句卻多淺白易解,少用經典。而到如今,文人詞已有百年發展,雖仍重工巧,于辭藻修辭一道卻漸深。

崔白點點頭,道:“蘇大家當面,小子哪敢放肆。那日我聽了這一曲,確是有些體會,蘇大家既下顧,也不敢不從命。”

“鵜鴂、鷓鴣、杜鵑,春末時節,離別在眼前,聞春鳥之悲啼。此之謂‘賦’,是寫實。”

“但為什么羅列的是這三種鳥?春季的鳴禽還有很多。”

“鵜鴂,又稱伯勞,《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這是悲春之逝。”

“鷓鴣,成對雙飛,唐人有詩,‘“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又因它的鳴聲,類似‘行不得也,哥哥!’正合離情。”

“杜鵑,傳說為蜀王杜宇所化,鳴聲悲切,類‘不如歸去!’”

“賦此三禽,實為起‘興’,春深將逝,良時不再。”

“春歸已是深恨,卻難及人間的離別。”

“人間離別又如何?”

“馬上琵琶,這是昭君辭漢出塞,絕家國于萬里;長門翠輦,用武帝阿嬌故事,當日筑金屋以儲之美人,因紅顏不再,而恩愛斷絕;燕燕于歸,用衛莊公之妾戴媯離國之典,《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詠唱的就是這段往事。”

說到這里,崔白頓了頓,環顧在座諸人,才又道:“此曲如果就唱到這里,已不失為傷春惜別的杰構佳作,才子佳人,臨歧路而持手相看,淚眼婆娑,不過如此。然而,下闕一開篇,硬語盤空,可裂金石。”

“‘將軍百戰身名裂’!李陵以步卒五千出塞,遇匈奴單于八萬騎,力戰數日,糧盡矢絕而降。太史公因于庭前辯李陵之罪而身獲腐刑。‘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李陵在胡中二十余年,與同陷胡中的蘇武相善。昭帝時,以公主和親,蘇武得還漢。李陵置酒相別,語蘇武曰:‘異域之人,一別長絕矣’。蘇武牧羊十九年而歸國,對于李陵來說,家與國,卻都回不去了。母親,妻子,兄弟,都因他一降而被刑。這樣的離別,欲回頭,路已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勝雪”。此燕太子丹送荊軻入秦事。送行之人皆素衣,雖云生離,無異死別。高漸離擊筑,士前唱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何謂英雄?摧敵鋒于正銳,挽狂瀾于既倒,這是豪杰。知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是真英雄。”

“此曲以春深送別而賦,講了五段人間的別離故事。”

“就是這樣。”

崔白說完,舉起面前的銀杯,向蘇眉致意,然后一口飲盡。

幾息無聲之后,又是好古兄先開口:“只是唱首曲子,用這么多典故,聽者如果不解,豈不是自作多情?”

蘇眉也舉杯抿了一口,將酒盞放下,才微微一笑:“張郎這話說得有理。不過,一曲短歌,雙調一百一十六字,若不用典,敘事恐簡略,抒情則言短而意未盡。”

王楷看一眼好古兄,說:“蘇大家這是給你留面子。聽不懂,那是你的問題。荊軻刺秦,蘇武牧羊,昭君出塞,長門之賦,我國中,哪怕是七八歲未進學童子,哪個不是耳熟能詳?”

張好古道:“照你這個說法,沒文化聽首歌都聽不懂咯!”

王楷哈哈一笑:“你總算說了一句實話。”

崔白忍俊不住,好古兄也是“十年寒窗”之人,卻偏偏要裝出一副不學無術的嘴臉來,跟王楷打嘴仗,其實他很明白好古兄真正的意思。

“一切文藝,都是生活與思想的表達。修辭用典,是其外在形式。但只有在創作者與受眾在表達形式上可以統一時,這種表達才能夠得到認同,產生共鳴,并以受眾為媒介進一步傳播。”

崔白又用他誰都聽不太明白的形式作出了自己的表達。想了想,又進一步道:“這種形式上的認同,很多時候,是分敵我,別內外的重要因素。”

好古兄眼中精光一閃,“會到這個地步么?”

崔白一笑,“入夏則夏,入夷則夷,豈是虛言?”

相互確認過眼神,好古兄與崔白決定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再大的事兒,也沒有傾聽蘇大家的歌喉重要。

就在座中人說話的功夫,藍翠兒已取了張琵琶抱著,轉軸撥弦,試音已畢。

檀板輕響,琵琶聲起。

前奏過后,蘇眉輕啟檀口,悠悠唱道:

“綠樹聽鵜鴂。

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看燕燕,送歸妾……”

檀板再響,篳篥一聲,琵琶如珠落玉盤,轉調。

蘇眉再開口時,已是換了嗓,渾厚而深沉的女低音:

“將軍百戰聲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勝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醉明月?”

……

一曲歌罷,閣中燈燭輝煌,四座無聲。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好古兄感嘆道,“蘇大家此曲之后,世間無人能強說離別,當飲一盞。”

蘇眉斂衽一禮,舉起盞來,座中同飲一杯。

“妾還有疑惑,”蘇眉又看向崔白,“張郎有言‘唯不聞唐之壯聲’,崔郎也說,‘詞是時代的寫照’,妾雖鄙陋,自認于詞曲一道,還有點點見識。此詞格調之沉郁,筆力之雄健,百年間未有可相仿佛者。崔郎既能于道途之中偶然聽來,為何卻不聞世間傳唱?”

崔白呵呵一笑,大家就是大家,這眼力,妥妥的資深文藝批評家啊。

“文姬若不歸漢,世間豈有胡茄十八拍?想來作者是江湖之人,與塵世無涉,也就我偶然聽到了。不過,經蘇大家這一番用心打磨,想必這首歌很快就能有井水處皆傳唱啦。”

“那倒是妾沾了崔郎的光。”蘇眉微微一笑,不施粉黛的眉眼在燈光下如一件傳世已久的定窯白瓷,早已斂盡火氣,由內而外潤澤著和田玉般的光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武县| 横峰县| 大冶市| 德清县| 商丘市| 特克斯县| 吉安市| 余江县| 宁河县| 道孚县| 永寿县| 洛隆县| 太康县| 六安市| 白山市| 临海市| 新绛县| 华宁县| 宜州市| 汝南县| 澎湖县| 兴化市| 汕头市| 古蔺县| 蓝田县| 碌曲县| 奉贤区| 焉耆| 新宁县| 博兴县| 海宁市| 南木林县| 长沙市| 余姚市| 凤凰县| 丰顺县| 华阴市| 德保县| 昌乐县| 囊谦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