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外篇·天地

  • 道家秘術
  • 于長生
  • 7270字
  • 2019-02-21 10:30:00

天和地雖然很大,不過它們的運動和變化卻是均衡的;萬物雖然紛雜,不過它們各得其所歸根結蒂卻是同一的;百姓雖然眾多,不過他們的主宰卻都是國君。國君管理天下要以順應事物為根本而成事于自然,所以說,遙遠的古代君主統馭天下,一切都出自無為,即聽任自然、順其自得罷了。

用道的觀點來看待稱謂,那么天下所有的國君都是名正言順的統治者;用道的觀點來看待職分,那么君和臣各自承擔的道義就分明了;用道的觀念來看待才干,那么天下的官吏都盡職盡力;從道的觀念廣泛地觀察,萬事萬物全都自得而又自足。所以,貫穿于天地的是順應自得的“德”;通行于萬物的是聽任自然的“道”;善于治理天下的是各盡其能各任其事;能夠讓能力和才干充分發揮的就是各種技巧。技巧歸結于事務,事務歸結于義理,義理歸結于順應自得的“德”,“德”歸結于聽任自然的“道”,聽任自然的“道”歸結于事物的自然本性。所以說,古時候養育天下百姓的統治者,無所追求而天下富足,無所作為而萬物自行變化發展,深沉寧寂而人心安定。《記》這本書上說:“通曉大道因而萬事自然完滿成功,無心獲取因而鬼神敬佩貼服?!?

先生說:“道,是覆蓋和托載萬物的,多么廣闊而盛大??!君子不可以不敞開心胸排除一切有為的雜念。用無為的態度去做就叫做自然,用無為的態度去說就叫做順應,給人以愛或給物以利就叫做仁愛,讓各各不同的事物回歸同一的本性就叫做偉大,行為不與眾不同就叫做寬容,心里包容著萬種差異就叫做富有。因此持守自然賦予的稟性就叫綱紀,德行形成就叫做建功濟物,遵循于道就叫做修養完備,不因外物挫折節守就叫做完美無缺。君子明白了這十個方面,也就容藏了立功濟物的偉大心志,而且像滔滔的流水匯聚一處似的成為萬物的歸往。像這樣,就能藏黃金于大山,沉珍珠于深淵,不貪圖財物,也不追求富貴;不把長壽看作快樂,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達看作榮耀,不把窮困看作羞恥;不把謀求舉世之利作為自己的職分,不把統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居處于顯赫的地位。顯赫就會彰明,然而萬物最終卻歸結于同一,死與生也并不存在區別?!?

先生還說:“道,它居處沉寂猶如幽深寧寂的淵海,它運動恒潔猶如明澈清澄的清流。金石制成鐘、磬的器物不能獲取外力,沒有辦法鳴響,所以鐘磬之類的器物即使存在鳴響的本能,卻也不敲不響。萬物這種有感才能有應的情況誰能準確地加以認識!具有盛德而居于統治地位的人,應該是持守素樸的真情往來行事而以通曉瑣細事務為羞恥,立足于固有的真性而智慧通達于神秘莫測的境界。因此他的德行圣明而又虛廣,他的心志即使有所顯露,也是因為外物的探求而作出自然的反應。所以說,形體如不憑借道就不能產生,生命產生了不能順德就不會明達。保全形體維系生命,建樹盛德彰明大道,這豈不就是具有盛德而又居于統治地位的人嗎?浩渺偉大?。∷麄儫o心地有所感,他們又無心地有所動,然而萬物都緊緊地跟隨著他們呢!這就是具有盛德而又居于統治地位的人。道,看上去是那么幽暗深渺,聽起來又是那么寂然無聲。然而幽暗深渺之中卻能見到光明的真跡,寂然無聲之中卻能聽到萬竅唱和的共鳴。幽深而又幽深能夠從中產生萬物,玄妙而又玄妙能夠從中產生精神。所以道與萬物相接,虛寂卻能滿足萬物的需求,時時馳騁縱放卻能總合萬物成其歸宿,無論是大還是小,是長還是短,是高還是遠?!?

黃帝在赤水的北岸游玩,登上昆侖山巔向南觀望,不久返回而失落玄珠。派才智超群的智去尋找未能找到,派善于明察的離朱去尋找未能找到,派善于聞聲辯言的喫詬去尋找也未能找到。于是讓無智、無視、無聞的象罔去尋找,而象罔找回了玄珠。黃帝說:“奇怪??!象罔方才能夠找到嗎?”

堯的老師叫許由,許由的老師叫齧缺,齧缺的老師叫王倪,王倪的老師叫被衣。

堯問許由說:“齧缺可以做天子嗎?我想借助于他的老師來請他做天子?!痹S由說:“恐怕天下也就危險了!齧缺這個人的為人,耳聰目明智慧超群,行動辦事快捷機敏,他天賦過人,而且竟然用人為的心智去對應并調合自然的稟賦。他明了該怎樣禁止過失,不過他并不知曉過失產生的原因。讓他做天子嗎?他將借助于人為而拋棄天然,將會把自身看作萬物歸向的中心而著意改變萬物固有的形跡,將會尊崇才智而急急忙忙地為求知和馭物奔走馳逐,將會被細末的瑣事所役使,將會被外物所拘束,將會環顧四方,目不暇接地跟外物應接,將會應接萬物而又奢求處處合宜,將會參預萬物的變化而從不曾有什么定準。那樣的人怎么能夠做天子呢?雖然這樣,有了同族人的聚集,就會有一個全族的先祖;可以成為一方百姓的統領,卻不能成為諸方統領的君主。治理天下,必將是天下大亂的先導,這就是臣子的災害,國君的禍根。”

堯在華巡視。華地守護封疆的人說:“啊,圣人!請讓我為圣人祝愿吧?!薄白T甘ト碎L壽。”堯說:“用不著?!薄白T甘ト烁挥小!眻蛘f:“用不著?!薄白T甘ト硕嗄袃?。”堯說:“用不著?!笔刈o封疆的人說:“壽延、富有和多男兒,這是人們都想得到的。你偏偏不希望得到,是為什么呢?”堯說:“多個男孩子就多了一層憂懼,多財物就多出了麻煩,壽命長就會多受些困辱。這三個方面都無助于培養無為的觀念和德行,所以我謝絕你對我的祝愿?!?

守護封疆的人說:“起初我把你看作圣人呢,如今竟然是個君子。蒼天讓萬民降生人間,必定會授給他一定的差事。男孩子多而授給他們的差事也就一定很多,有什么可憂懼的!富有了就把財物分給眾人,有什么麻煩的!圣人總是象鵪鶉一樣隨遇而安、居無常處,象待哺雛鳥一樣覓食無心,就像鳥兒在空中飛行不留下一點蹤跡;天下太平,就跟萬物一同昌盛;天下紛亂,就修身養性趨就閑暇;壽延千年而厭惡活在世上,便離開人世而升天成仙;駕馭那朵朵白云,去到天與地交接的地方;壽延、富有、多男孩子所導致的多辱、多事、多懼都不會降臨于我,身體也不會遭殃;那么還會有什么屈辱呢!”守護封疆的人離開了堯,堯卻跟在他的后面,說:“希望能得到你的指教?!笔刈o封疆的人說:“你還是回去吧!”

唐堯統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作諸侯。堯把帝位讓給了舜,舜又把帝位讓給了禹,伯成子高便辭去諸侯的職位而去從事耕作。夏禹前去拜見他,伯成子高正在地里耕作。夏禹快步上前居于下方,恭敬地站著問伯成子高道:“當年堯統治天下,先生立為諸侯。堯把帝位讓給了舜,舜又把帝位讓給了我,可是先生卻辭去了諸侯的職位而來從事耕作。我冒昧地請問,這是為什么呢?”伯成子高說:“當年帝堯統治天下,不須獎勵而百姓自然勤勉,不須懲罰而人民自然敬畏。如今你施行賞罰的辦法而百姓還是不仁不愛,德行從此衰敗,刑罰從此建立,后世之亂也就從此開始了。先生你怎么不走開呢?不要耽誤我的事情!”于是低下頭去用力耕地而不再理睬。

元氣萌動宇宙源起的太初一切只存在于“無”,而沒有存在也就沒有稱謂;混一的狀態就是宇宙的初始,不過混一之時,還遠未形成各別的形體。萬物從混一的狀態中產生,這就叫做自得;未形成形體時稟受的陰陽之氣已經有了區別,不過陰陽的交合卻是如此吻合而無縫隙,這就叫做天命;陰氣滯留陽氣運動而后生成萬物,萬物生成生命的機理,這就叫做形體;形體守護精神,各有軌跡與法則,這就叫做本性。善于修身養性就會返歸自得,自得的程度達到完美的境界就同于太初之時。同于太初之時心胸就會無比虛豁,心胸無比虛豁就能包容廣大。混同合一之時說起話來就跟鳥鳴一樣無心于是非和愛憎,說話跟鳥一樣無別,則與天地融合而共存?;焱弦皇悄敲床宦钝欅E,好像蒙昧又好像是昏暗,這就叫深奧玄妙的大道,也就如同返回本真而一切歸于自然。

孔子向老聃請教:“有人研修和體驗大道卻好像跟大道相背逆,把不能認可的看作是可以認可的,把不正確的認為是正確的。善于辯論的人說:‘離析石的質堅和色白就好像高懸于天宇那樣清楚醒目?!襁@樣的人可以稱作圣人嗎?”老聃說:“這只不過是聰明的小吏供職時為技藝所拘系、勞苦身軀擔驚受怕的情況。善于捕獵的狗因為受到拘系而愁思,猿猴因為行動便捷而被人從山林里捕捉來??浊?,我告訴你,告訴給你聽不見而又說不出的道理。大凡人有了頭和腳等具體的形體而無知無聞的很多,有形體的人跟沒有形體、沒有形狀的道并存的卻完全沒有?;蚴沁\動或是靜止,或是死亡或是生存,或是衰廢或是興盛,這六種情況全都出于自然而不可能探知其所以然。倘若果真存在著什么治理那也是人們遵循本性和真情的各自活動,忘掉外物,忘掉自然,它的名字就叫做忘掉自己。忘掉自己的人,這就可以說是與自然融為一體。

將閭葂拜見季徹說:“魯國國君對我說:‘請讓我接受你的指教?!乙辉偻妻o可是魯君卻不答應,我已經對他說了,不知道對還是不對,請讓我試著說給你聽。我對魯國國君說:‘你必須躬身實行恭敬和節儉,選拔出公正、忠誠的臣子管理政務而沒有偏護與私心,這樣百姓誰敢不和睦!’”季徹聽了后俯身大笑說:“像你說的這些話,對于帝王的準則,恐怕就像是螳螂奮起臂膀企圖阻擋車輪一樣,必定不能勝任。況且像這樣,那一定會把自己置于危險的境地,就像那高高的觀樓和亭臺,眾多事物必將歸往,投向那里的人也必然很多?!?

將閭葂吃驚地說:“我對于先生的談話實在感到茫然。雖然這樣,還是希望先生談談大概?!奔緩卣f:“偉大的圣人治理天下,讓民心縱放自由不受拘束,使他們在教化方面各有所成,在陋習方面各有所改,完全消除傷害他人的用心而增進自我教化的思想,就像本性在驅使他們活動,而人們并不知道為什么會是這樣。像這樣,難道還用得著尊崇堯舜對人民的教化,而看輕渾沌不分的狀態嗎?希望能同于天然自得而心境安定哩!”

子貢到南邊的楚國游歷,返回晉國,經過漢水的南沿,見一老丈正在菜園里整地開畦,打了一條地道直通到井邊,抱著水甕澆水灌地,吃力地來來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貢見了說:“如今有一種機械,每天可以澆灌上百個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頗多,老先生你不想試試嗎?”種菜的老人抬起頭來看著子貢說:“應該怎么做呢?”子貢說:“用木料加工成機械,后面重而前面輕,提水就像從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猶如沸騰的水向外溢出一樣,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種菜的老人變了臉色譏笑著說:“我從我的老師那里聽到這樣的話,有了機械之類的東西必定會出現機巧之類的事,有了機巧之類的事必定會出現機變之類的心思。機變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純潔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齊備;純潔空明的心境不完備,那么精神就不會專一安定;精神不能專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會充實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說的辦法,只不過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樣做呀?!弊迂暆M面羞愧,低下頭去不能作答。

隔了一會兒,種菜的老人說:“你是干什么的呀?”子貢說:“我是孔丘的學生。”種菜的老人說:“你不就是那具有廣博學識并處處仿效圣人,夸誕矜持蓋過眾人,自唱自和哀嘆世事之歌以周游天下賣弄名聲的人嗎?你要拋棄你的精神和志氣,廢置你的身形體骸,恐怕就可以逐步接近于道了吧!你自身都不善于修養和調理,哪里還有閑暇去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在這里耽誤我的事情!”

子貢大感慚愧神色頓改,悵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三十里外方才逐步恢復常態。子貢的弟子問道:“先前碰到的那個人是干什么的呀?先生為什么見到他面容大變頓然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復常態呢?”子貢說:“起初我總以為天下圣人就只有我的老師孔丘一人罷了,不知道還會有剛才碰上的那樣的人。我從我的老師那里聽說到,辦事要尋求可行,功業要尋求成就。用的力氣要少,獲得的功效要多,這就是圣人之道。如今卻竟然不是這樣。持守不道的人德行才完備,德行完備的人身形才完整,身形完整的人精神才健全。精神健全方才是圣人之道。這樣的人他們寄托形骸于世間跟萬民生活在一起卻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到哪里,內心世界深不可測德行淳厚而又完備??!功利機巧必定不會放在他們那種人的心上。像那樣的人,不同于自己的心志不會去追求,不符合自己的思想不會去做。即使讓天下人都稱譽他,稱譽的言詞合乎他的德行,他也孤高而不顧;即使讓天下人都非議他,非議使其名聲喪失,他也無動于衷不予理睬。天下人的非議和贊譽,對于他們既無增益又無損害,這就叫做德行完備的人?。∥抑荒芊Q作心神不定為世俗塵垢所沾染的人?!?

子貢回到魯國,把路上遇到的情況告訴給孔子??鬃诱f:“那是研討和實踐渾沌氏主張的人,他們了解自古不移渾沌無別的道理,不懂得需要順乎時勢以適應社會的變化,他們善于自我修養調理精神,卻不善于治理外部世界。那明澈白靜到如此素潔,清虛無為回返原始的樸質,體悟真性持守精神,優游自得地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人,你怎么會不感到驚異呢?況且渾沌氏的主張和修養方法,我和你又怎么能夠了解呢?”

諄芒向東到大海去,正巧在東海之濱遇到苑風。苑風問道:“你打算去哪兒呢?”諄芒說:“打算去大海?!痹凤L又問:“去做什么呢?”諄芒說:“大海作為一種物象,江河注入它不會滿溢,不停地舀取它不會枯竭;因而我將到大海游樂?!?

苑風說:“那么,先生無意關心庶民百姓嗎?希望能聽到圣人之治。”諄芒說:“圣人之治嗎?設置官吏施布政令但處處合宜得體;舉賢任才而不遺忘一個能人,讓每個人都能看清事情的真情實況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行為和談吐人人都能自覺自動而自然順化,揮揮手示示意,四方的百姓沒有誰不匯聚而來,這就叫圣人之治?!痹凤L說:“希望再能聽到關于順應外物凝神自得的人?!闭伱⒄f:“順應外物凝神自得的人,居處時沒有思索,行動時沒有謀慮,心里不留存是非美丑。四海之內人人共得其利就是喜悅,人人共享財貨便是安定;那悲傷的樣子像嬰兒失去了母親,那悵然若失的樣子又像行路時迷失了方向。財貨使用有余卻不知道自哪里來,飲食取用充足卻不知道從哪兒出。這就是順應外物凝神自得的人的儀態舉止。”苑風說:“希望再能聽到什么是神人?!闭伱⒄f:“精神超脫物外的神人駕馭著光亮,跟所有事物的形跡一道消失,這就叫普照萬物。窮盡天命和變化的真情,與天地同樂因而萬事都自然消亡,萬物也就自然回復真情,這就叫混同玄合沒有差異?!?

門無鬼與赤張滿稽觀看武王伐紂的部隊。赤張滿稽說:“周武王還是比不上有虞氏啊!所以天下遭遇這種禍患。”門無鬼說:“天下太平無事而后有虞氏才去治理呢,還是天下動亂才去治理呢?”

赤張滿稽說:“天下太平無事是人們的心愿,又為什么還要考慮有虞氏的盛德而推舉他為國君呢!有虞氏替人治療頭瘡,毛發脫落而成禿子方才敷設假發,正如有了疾病方才會去求醫。孝子操辦藥物用來調治慈父的疾病,他的面容多么憔悴,而圣人卻以這種情況為羞。盛德的時代,不崇尚賢才,不任使能人;國君居于上位如同樹顛高枝無心在上而自然居于高位,百姓卻像無知無識的野鹿無所拘束;行為端正卻不知道把它看作道義,相互友愛卻不知道把它看作仁愛,敦厚老實卻不知道把它看作忠誠,辦事得當卻不知道把它看作信義;無心地活動而又相互支使卻不把它看作恩賜。所以行動之后不會留下痕跡,事成之后不會留傳后代。”

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諂媚他的國君,這是忠臣、孝子盡忠盡孝的極點。凡是父母所說的便都加以肯定,父母所做的便都加以稱贊,那就是世俗人所說的不肖之子;凡是君王所說的就都加以應承,君王所做的就都加以奉迎,那就是世俗人所說的不良之臣。可是人們卻不了解,世俗的看法就必定是正確的嗎?而世俗人所謂正確的便把它當作是正確的,世俗人所謂好的便把它當作是好的,卻不稱他們是諂諛之人。這樣,世俗的觀念和看法豈不比父母更可崇敬、比君王更可尊崇了嗎?說自己是個讒諂的人,定會勃然大怒顏容頓改;說自己是個阿諛的人,也定會忿恨填胸面色劇變。可是一輩子讒諂的人,一輩子阿諛的人,又只不過看作是用巧妙的譬喻和華麗的辭藻以博取眾人的歡心,這樣,終結和初始、根本和末節全都不能吻合。穿上華美的衣裳,繡制斑爛的紋彩,打扮艷麗的容貌,討好獻媚于舉世之人,卻不自認為那就是讒諂與阿諛,跟世俗人為伍,是非觀念相通,卻又不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的人,這真是愚昧到了極點。知道自己愚昧的人,并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并不是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輩子也不會明白。三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個人迷惑,所要去到的地方還是可以到達的,因為迷惑的人畢竟要少些;三個人中兩人迷惑就徒勞而不能到達,因為迷惑的人占優勢。如今天下人全都迷惑不解,我即使祈求導向,也不可能有所幫助。這不令人可悲嗎?

高雅的音樂世俗人不可能欣賞,折楊、皇華之類的民間小曲,世俗人聽了都會欣然而笑。所以高雅的談吐不可能留在世俗人的心里,而至理名言也不能從世俗人的口中說出,因為流俗的言談占了優勢。讓其中兩個人迷惑而弄錯方向,因而所要去的地方便不可能到達。如今天下人都大惑不解,我即使尋求導向,怎么可能到達呢!明知不可能到達卻要勉強去做,這又是一大迷惑,所以不如棄置一旁不予推究。不去尋根究底,還會跟誰一道憂愁!丑陋的人半夜里生下孩子,立即拿過火來照看,心情急切地唯恐生下的孩子像自己一樣丑陋。

百年的大樹,伐倒剖開后雕刻成精美的酒器,再用青、黃二色彩繪出美麗的花紋,而余下的斷木則棄置在山溝里。雕刻成精美酒器的一段木料比起棄置在山溝里的其余木料,美好的命運和悲慘的遭遇之間就有了差別,不過對于失去了原有的本性來說卻是一樣的。盜跖與曾參、史?,行為和道義上存在著差別,然而他們失卻人所固有的真性卻也是一樣的。大凡喪失真性有五種情況:一是五種顏色擾亂視覺,使得眼睛看不明晰;二是五種樂音擾亂聽力,使得耳朵聽不真切;三是五種氣味薰擾嗅覺,困擾壅塞鼻腔并且直達額頂;四是五種滋味穢濁味覺,使得口舌受到嚴重傷害;五是取舍的欲念迷亂心神,使得心性馳競不息、輕浮躁動。這五種情況,都是生命的禍害??墒?,楊朱、墨翟竟不停地奮力追求而自以為有所得,不過這卻不是我所說的優游自得。得到什么反而為其所困,也可以說是有所得嗎?那么,斑鳩鸮鳥關于籠中,也可以算是優游自得了。況且取舍于聲色的欲念像柴草一樣堆滿內心,皮帽羽冠、朝板、寬帶和長裙捆束于外,內心里充滿柴草柵欄,外表上被繩索捆了一層又一層,卻瞪著大眼在繩索束縛中自以為有所得,那么罪犯反綁著雙手或者受到擠壓五指的酷刑,以及虎豹被關在圈柵、牢籠中,也可以算是優游自得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上思县| 南皮县| 荣成市| 民勤县| 烟台市| 荥经县| 眉山市| 基隆市| 延寿县| 舟山市| 双流县| 正安县| 会东县| 淄博市| 吉首市| 张家川| 女性| 荥经县| 施秉县| 中牟县| 昌乐县| 土默特右旗| 平顶山市| 乐昌市| 民权县| 福泉市| 黑河市| 广宗县| 广安市| 中阳县| 邯郸县| 仁怀市| 盱眙县| 长武县| 平原县| 时尚| 长垣县| 青铜峡市| 依安县|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