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又菱與一名護院便拖起綠真往廳外走,綠真這才醒過神來,罵道:“你休得猖狂!還有媽媽呢,這水煙閣還輪不到你來耍這威風!”
媽媽剛剛聽到綠真的那番話,剛要吩咐護院上去還未說出口時,便見念奴已上前動了手,心下終于是穩了下來,之后不禁感嘆,到底是富貴人家出來的,行事如此果決狠辣,叫人不得不服。此刻又聽得綠真此語,正要說話卻又被念奴搶了話頭去。
只聽念奴高聲道:“這話說的是正理!我倒也想問媽媽一句,今日這綠真姑娘不顧水煙閣的體面,當著滿座嘉賓如此胡鬧,媽媽要作何處置?”說著鎮定地將身子轉向站立一旁的媽媽,直直地看著她。
媽媽見念奴如是問,便清了清嗓子向客人們媚笑道:“見笑了,諸位員外公子,還請諸位寬恕兩位姑娘年輕氣盛之過。如今這脂玉廳,既是念奴的場子,諸位姑娘便以念奴為尊才好,也莫說什么借著我的名聲來長威風的話,教人聽著不像。又菱,姑娘既吃多了酒,還不快扶下去,待到酒醒了再行責罰。”
綠真聽媽媽如是說,又聽到責罰之語便疾聲道:“媽媽行事怎可如此偏私!”還要說什么卻被護院捂著嘴拖下去了。
冷眼看著綠真被拖走,念奴方才柔聲道:“承蒙媽媽抬愛,希望日后眾姐妹與我一起為媽媽分憂,為諸賓朋助興,萬勿再行今日有傷大雅之事了。方才之事,還望諸位勿要掛懷,過眼即去才好。”
隨即,脂玉廳內歌舞又起,念奴與眾姑娘們依舊巧笑嫣然,顧盼生輝。方才風波,便似無人記得一般。
綠真一進房間,媽媽便命人將她房門由外鎖了,只留又菱一個人在內伺候。
綠真姿色本來不錯,年紀也合適,媽媽也曾動過推她為頭牌的念頭,卻因顧忌她這不肯退讓半分的性子而不得不作罷,卻不想今日險些惹下這等禍端,讓她不由得擔憂,若是日后再起事端,可如何是好。還是暫且將綠真關起來再行計議為妙。
將至子時,脂玉廳內方才散去,念奴隨芙影一同回至房間。路上便打聽媽媽是如何處置綠真的。芙影說與念奴道:“現下只是將她關在了房間,說是明日再令行責罰。”
念奴低聲道:“只怕以她的性子,還要鬧出許多事端來,今日情急,我動手打了她,只怕會激怒了她,令她日后做出一些不計后果之事。得要想個法子破解才好,且容我思慮思慮。”
因勞累這許久,回房之后,念奴依舊洗漱罷便沉沉睡下了。
次日清晨,念奴是被往來幾趟的嘈雜聲吵醒的,只聽外面腳步聲急促地來來去去,卻聽不真切說些什么,便喚了翠鳴來問。
翠鳴也顧不及幫念奴起床更衣,只低聲道:“我昨日夜里便被隱約的哭鬧聲吵醒了,方才一探聽才知是綠真姑娘房里的又菱死了。聽她房中的書雪說,昨日回房之后,綠真姑娘見房門被鎖,分外氣憤,便開始咒罵,又菱幫她打來洗腳水,竟被她整盆澆到身上,又菱委屈便為自己申辯了兩句,哪知這綠真姑娘越想越覺氣惱,竟拔下頭上的金釵胡亂向又菱臉上頭上刺去,卻不想一個不留心,竟刺中要害,又菱沒掙扎幾下便去了。書雪聽得房內動靜,便知不好,忙跑去告知媽媽。媽媽穿好衣服趕到之時,又菱早已沒了氣息,那支金釵還依舊插在又菱的頭上,滿臉的血跡。綠真姑娘見又菱死了,也嚇傻了,直搖著頭說不是她,如此一夜,竟至神智不清。”
聽過翠鳴的敘述,念奴不禁深吸了一口氣,道:“道她可憐,卻又終究可恨!你去讓芙影悄悄尋個大夫為她瞧瞧,看看神志是真的不清還是佯裝的,芙影于外面較熟,由她去還快一些。”
“姑娘,其實這大夫,眼下便有一位,且這位大夫怕是早已連夜為綠真姑娘瞧過了,他便是又菱私交的相好,因他們謹慎,咱們水煙閣知道的人并不多。這些年來水煙閣各個姑娘丫頭的病都是他瞧的,雖說是年輕,卻一早承了師父衣缽,醫道十分不錯。他是一次為綠真姑娘瞧病時得知又菱與他是同鄉,人又踏實勤懇,一來二往,便漸漸生了情愫,本想說過兩年攢夠了銀兩便為又菱贖身的,誰想……”說到此處,翠鳴不禁嘆一口氣。
“那你可知何處尋這大夫嗎?”念奴問。剛一言罷,念奴忽然想到,那日見過這大夫的,名為王爾年的,直暗暗感嘆又可憐了一對情投意合的佳偶。
翠鳴繼續道:“他的住處我倒是知道的,早先姑娘生了病都是我去請他來的,還算是認識,且姑娘一向待他客氣,更曾私下照顧又菱不少,故而當予我幾分薄面,姑娘且容我叫芙影進來伺候,然后便去請他親自來一趟吧,只怕我將話說的不全,反而誤了姑娘的事。”
不過須臾時間,芙影便端著臉盆進來了,低聲向念奴說翠鳴已經出去了。
念奴梳洗之后便與芙影一起前往綠真房間,待到她們進去的時候,已有好幾位姑娘早就趕到了,看見念奴過來,紛紛轉過身子讓出一條路來。
那綠真本是蜷縮在床邊的地上瑟瑟發抖的,一看見念奴過來,便蹭得站起身來伸出手來指著念奴厲聲道:“都是你!都是你害的又菱,如不是你,她怎會有今日的下場!她來索命也會來索你的命!”
念奴垂下眼簾微微一笑,便道:“都是又菱自己命薄,與旁人何干?綠真姑娘不過是糊涂了,這世上若真有厲鬼,哪還會有如此之多的作惡之人橫行于世,綠真姑娘還是抓緊時間治病要緊。”
念奴眼見這綠真仿佛不似真的瘋癲,只恐是為了推卸罪責才做出這樣子的。于是橫掃了她一眼便要轉身離開,卻見這綠真不依不饒地揮舞著胳膊直要追上來,又生生地被眾人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