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種最討人喜歡的說話方式
- 韓雨
- 995字
- 2019-02-25 18:01:03
勸架要一碗水端平
一般情況下,正在沖突或爭吵的雙方,由于情緒激昂,往往對于出面調解的人持有緊張、戒備乃至對立的情緒,對于他人的調解介入有抗拒之心。所以,要化解沖突與糾紛得先用言語化解他們的防備之心,使自己能介入沖突雙方之間。
首先,言辭要真誠懇切。對于沖突的雙方,先用溫和的語言表達自己不希望看到他們沖突的意愿,向他們展現自己欲幫助雙方化解糾紛的誠意。作為調解人,不能語氣太硬,不能指責哪一方,讓雙方沖突更厲害,或者將自己也變成沖突的一方。
其次,對雙方各贊一面。在當面調解糾紛時,為了讓雙方能接受自己這個調解人的介入,就需要讓他們覺得你不是來幫助哪一方的,而是公正不阿的。這就需要在調解前,對雙方的立場觀點先加以附和與贊同,避免其中的一方把自己放在對立面上。先對各方的某方面主張表示贊同,往往能讓他消除警戒心,把你當作自己人來看,如果雙方都把調解人看作自己人,是值得信賴的公平正義的代言人,那么雙方就會愿意接受調解人的介入,聽調解人的話。
勸架最重要的是一碗水端平,要做到公平。
一、要了解情況
盲目勸架,講不到點子上,非但無效,有時還會引起當事人的反感:“不了解情況,瞎說什么?”而弄清情況再講話,效果就較好。假如對鄰居、同事間原因復雜的爭吵,更要從正面、側面盡可能詳盡地把情況摸清,力求把話講到當事人的心坎上。解繩結就要看清繩結的形狀,解除心上的疙瘩,更要把疙瘩看透。
二、要分清主次
矛盾有主次方面,吵架的雙方有主次之分。勸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對措辭激烈、吵得過分的一方重點做工作,就比較容易平息糾紛。如果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效果肯定不佳。
三、要客觀公正
勸架要分清是非,客觀公正,做到分析中肯,批評合理,勸說適當。不能無原則地“和稀泥”,不分是非各打五十大板;應該實事求是,既要弄清是非,又要團結同志。
沖突雙方之所以爭論不休,往往是對于某個問題看法不同,而非要爭個是非對錯出來,結果各執己見、互相貶低,一發而不可收,甚至互傷對方尊嚴。作為調解人,面對爭論的雙方,不能輕易下結論說誰對誰錯,不能對哪一方做道德的評價,這樣只會加劇沖突。
調解人最好是把雙方的爭執點、差異性歸結為一種客觀原因,讓其都不承擔對錯責任,這等于是給雙方臺階下,讓他們心理都能感到平衡,心情平靜下來,逐漸消弭沖突。
其實做一個好的調解人,也并不是特別困難,只要秉著一顆公正無私的心,做到“一碗水端平”,加一些語言的技巧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