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作為企業顧問,我一直以來大多是與領導層共事。從世界大型企業的經營人員,到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那樣的國家領導人,40多年來,我接觸過各種各樣的領導者。我發現,面對存在危機的企業,能夠快速做出調整的“優秀的領導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只做一件事”。

在那些存在危機的組織里自然會發生很多問題,但是,如果徹底調查、分析造成組織無法順利發展的原因時,一般情況下都會遇到一個“根本性問題”。這個根本性問題至關重要,只有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優秀的領導者非常清楚這一點。首先,他們會徹底查明什么是造成組織無法順利發展的真正原因,也就是根本原因,找到之后,他們就會宣布“自己在任期間將集中精力解決這件事情,這是必須要完成的重要課題”;其次,他們會用幾十年的時間來真正做些事。正是因為他們專注于一件事情,所以才能夠做出成績。

然而,那些“失敗的領導者”,大多是這個也想做那個也想做,最終全都半途而廢,一事無成。

企業顧問中也有這種人,他們通常在初期進行分析,找出組織的所有問題,然后想要從根源上全部解決這些問題。這種顧問就是“失敗的顧問”。

假如說在一個經營不善的公司找出了30個問題,要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顯然是不可能的。若企業顧問或經營者強行解決,員工就會備感疲憊,經營反而會更加惡化。

其實這些問題中的大部分都不是造成企業發展不順利的根本原因,它們只不過是根本原因引起的“現象”而已。表現為現象的這些問題,很輕松就能夠解決,但如果沒有根除引起現象產生的原因,那么問題只會改變形式重新出現在別的地方。所以,運用“對癥療法”解決問題,是無論多久都無法真正解決的。

說到這兒,那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一位怎樣的領導者呢?

上任初期他獲得了日本國民一邊倒的支持,其擔任首相的時間已經超過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成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二戰”)后任期第四長的首相。只看這一點的話,安倍可以稱得上是優秀的領導者了,但遺憾的是,好像很難這么講。

為了激活20多年來持續低迷的日本經濟,安倍首相在這幾年里都做了些什么呢?三支箭、新三支箭、地方創生、國土強韌化、一億總活躍社會、擴大女性勞動力就業、勞動方式改革、普及同工同酬……

一會兒說“做這個吧”,一會兒又說“這次做這個”……他不斷提出一些新的政策,看似一直在前進,但若一項一項仔細審視的話,就會發現其實沒有一項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果。由此可見,安倍首相是一位失敗的領導者。

只是在其上任之初,由于日本國民對安倍經濟學抱有期待,所以市場上有資金流出,看起來經濟景氣,但如今日本國民早已識破了“安倍經濟學”這一謊言。

同樣,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日經平均股價轉向上漲,這是因為日本國民對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抱有期待,與安倍經濟學沒有任何關系。所以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安倍經濟學徹底失敗了”(不過,現在看來特朗普也是一位失敗的領導者,他把自己腦袋里不停冒出來的想法頒布成總統令,顯然他的這些政策將會讓美國和世界陷入大混亂)。

讓我們把話題再轉回到日本。安倍首相應該像那些“優秀的領導者”一樣,宣稱“我將全力解決經濟低迷這一問題”。那么,日本經濟持續低迷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國民對老年生活和未來感到不安。

在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前的1989年,當時日本國民的個人金融資產是1000萬億日元,之后日本經濟進入長期停滯時期,可以稱作“失去的25年”。那么現在這一金額是多少呢?答案是1700萬億日元。一般情況下,經濟處于蕭條期,資產應該是減少的,但日本卻出現了完全相反的情況,25年間個人金融資產竟增加了700萬億日元(見圖0-1和圖0-2)。

圖0-1 日本家庭金融資產余額

資料來源:日本銀行《金融周期統計》2016年數據(使用的是2016年9月末時點的數值)。

圖0-2 每戶家庭儲蓄、負債當前值

資料來源:《家庭調查報告(儲蓄、負債篇)》2015年詳細結果表(年齡統計對象為家庭戶主)

而且,擁有這1700萬億日元的大部分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大多有車有房,已經沒有什么必須要買的東西了,所以這部分人的消費意愿本來就很難提高。

消費意愿不高的另一個原因是,老年人對未來感到不安。雖然政府實施了各種各樣的經濟政策,但完全看不到經濟好轉的跡象。再加上不斷聽到像“少子老齡化·人口減少”“社會保障費用持續增加”“看護人員、設施嚴重不足”“國家債務突破1000萬億日元”等這類新聞,老年人認為,“政府是不能信任的。當前尚且還好,長期發展下去都不知道自己的老年生活會是什么樣子”,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愈發感到不安。

正是因為老年人對自己的老年生活和日本的將來感到不安,所以他們即使手里有錢,也不會用于消費。

因此,老年人將年金的三成都用于儲蓄,這種情況在國外是根本無法想象的。若長期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日本國民每人將抱著3500萬日元離世。這就會逐漸形成一種怪象:日本國民一輩子抱著對未來的不安過活,但到了彌留之際卻是個有錢人。

除了老年人,同樣因為對未來感到不安、選擇不花錢而存錢的還有在職人員。他們也不完全信任政府,總覺得“自己花的錢可能是向哪個國家借來的”,所以許多在職人員的思想也在轉變。他們認為自己早晚有一天會變老,考慮到自己的老年生活,盡可能地不負債,要存錢的想法是正確的。

其實一些可能負債的開支就是房子、車子和孩子(教育經費)等,所以,現在的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不需要房和車,也不愿意結婚,不想生孩子,覺得一個人的生活自在。難怪日本的少子化問題如此嚴重。

然而,安倍首相卻完全不明白這一現實情況,還頻頻敦促企業為員工加薪。但事實上即使加了薪,在職人員也只會將那些錢存起來以備養老,并不會用于消費。所以,單純依靠加薪是扭轉不了經濟的。只要老年人不花手里的存款,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就不會好轉。提出加薪要求的不是工會而是國家首相,從這一點上就足以看出,這位國家領導人的錯誤有多嚴重了。

同樣偏離重心的還有拿出安倍的標簽、堅定支持安倍經濟學的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黑田東彥曾承諾“要實現2%的通脹目標”,他認為通脹預期(指國民已經估計到通貨膨脹要來,也就是物價要上漲)上升,消費就會增長。這種想法本身就很奇怪。

黑田行長大概認為,如果宣稱“明年物價會上漲2%”,那么那些不想買房買車的年輕人就會想著“得趕緊買了”。其實這樣一來,年輕人會想,“既然物價還要上漲,那干脆就別買了”,反而引起他們的控購想法。黑田行長這樣想才對吧。

黑田行長的另一項代表性政策——異次元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同樣也沒有取得明顯成效。該政策提出后,日本央行買進400萬億日元的國債,可以說這有著極大風險。但是,我們看到的卻只是“日本銀行不斷地向市場供應貨幣,而經濟卻沒有任何好轉”。

這項政策不僅沒有效果,反而起了反作用,使得日本國民對未來愈發感到不安。他們懷疑:“日本經濟已經到了不得不做異次元事情的地步了嗎?”

總之,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對未來抱有深深的不安,所以他們盡量不花錢,而是存錢以備不時之需。國民不消費,經濟就會逐漸惡化。所以,“失去的25年”換一種說法就是“對未來感到不安”,或者是“對老年生活感到不安”。

既然不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因為對老年生活感到不安而不消費,那么反過來想,如果能夠消除國民對老年生活的不安,那么國民就會安心將那些不是特別急用的錢用于消費,這樣一來經濟就會立刻好轉。

不管怎樣,日本是一個擁有1700萬億日元個人金融資產的國家,即使只拿出其中的1%投放到市場上去,也有17萬億日元,預計能夠有超過GDP 3%的經濟效果。所以,政府應該立刻撤回毫無成效的安倍經濟學,將消除國民對老年生活的不安作為首要任務,集中力量解決這一問題。

當然,對于問題是如何產生的、該如何解決等這些問題,經濟學教材里并沒有講過,而且安倍首相的經濟智囊團也不知道。那么,日本國內的經濟學者不知道的話,國外的經濟學者又了解嗎?他們同樣也不知道。即使請教安倍首相經常征求意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或者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本·伯南克,他們同樣也提不出好的解決辦法。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對老年生活感到不安的這種社會狀況,是迄今為止哪個國家都沒有發生過的情況,是一種“突出的先行案例”,日本是歷史上、世界上首次出現這種情況的國家。

現階段針對這一問題提出解決辦法的人應該不止我一人,但應該沒有人像我一樣花時間調查并深入思考這一問題。關于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其中一部分已經編輯成《心理經濟學》(講談社)出版。而且,相關內容在一些連載的雜志或網絡媒體上已經刊登過很多次了,但遺憾的是,好像只傳播到了一部分人的耳朵里。對于日本社會的根本性問題(也就是國民對老年生活感到不安),真正的解決方案卻遲遲提不出來,這一情況就足以說明,還有太多的人沒有認識到日本社會的根本性問題。

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我們要盡快讓更多的日本國民和政治家了解這一事實,早日引起國民的議論,一定要涌現出幾位敢于說“安倍政權不行的話,我來”的政治家。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我將自己之前對于這一社會問題的分析及其解決辦法又重新整理成書出版,就是本書。

本書第1章是發現問題篇。在這一章,先是果斷判定了安倍經濟學的效果,同時舉例說明了日本經濟持續低迷的原因在于,國民“對未來感到不安”和“對老年生活感到不安”。

第2章是解決問題篇。由于我個人常年從事咨詢服務,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所以在這一章我提出了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

有一些讀者會想,“我們也知道安倍經濟學效果欠佳,但也沒有能取代它的政策”,所以不是很想讀此書。對于這些讀者,我希望你一定認真讀一下本書,至少你會知道有比安倍經濟學更好的解決辦法。

此外,我希望那些認真考慮日本未來的政治家或是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不要僅停留在閱讀的層面上,而是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若讀者能從中提出高于我的解決辦法的話,那最好不過了。

最后在第3章中我提出了一些個人如何應對“對老年生活感到不安”的具體對策。具體就是,闡明國民感到不安的根源——“緊急時刻”的實際情況。同時,為了讓人們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感慨“這一輩子過得真舒心啊”,為讀者介紹了如何制訂老年生活的金錢計劃和生活方式計劃。

政府不改變政策,“失去的25年”很有可能發展成“失去的30年、40年”,但若是掌握了書中的這些方法,即使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每個人仍然能夠安心地生活。

其實我在想,我不就是那個一直看著國家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的國民嗎?所以,不論國家如何變化,總有人能夠頑強地活著。因此,即使日本遭遇國債暴跌、陷入惡性通貨膨脹,日本國民依然能夠依靠個人的力量渡過難關。這一章就講了這個方法。

目前日本的國債已經增長到1300萬億日元。從2017年的預算案來看,稅收收入只增長了1000億日元,但是預算規模卻達到了歷史新高,基礎財政收支[1]的赤字幅度進一步擴大。可以說,日本經濟的狀況確實惡化了。

然而,安倍經濟學是解決不了這種狀況的。不過我們無須絕望。經濟長期低迷的原因在于日本國民對未來和老年生活感到不安,所以運用本書所說的方法消除了國民對未來的不安,人們就沒有了不花錢的理由。相反,國民應該會為了充實自己的人生而積極地消費。

反正這個國家擁有1700萬億日元的個人金融資產,若國民能夠拿出錢消費,應該能夠立刻激活日本經濟。不同于那些沒有原始資本的國家,日本是擁有充足原始資本的,也沒有向外國借債,所有的棋子都在我們自己手中。這樣一想的話,那么就是“發現了問題,就只剩下行動去解決問題了”。也許會有人懷疑,本書真的有那么神奇的效果嗎?我希望諸位在懷疑之前一定認真讀一下本書,你們應該會后悔沒有早一點讀到這本書。能說出這樣的話,我還是有自信的。

[1] primary balance,是指稅收收入減去公共事業和社會保障的支出得到的正數或是負數。若這一指標為正數的話,那么即使不借債,依靠稅收以及其他財政收入也能夠承擔全部的支出。——譯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临漳县| 高台县| 南平市| 绥棱县| 方山县| 衡水市| 沐川县| 固始县| 安图县| 桦甸市| 仙游县| 翁牛特旗| 莎车县| 和龙市| 南京市| 治多县| 建湖县| 文化| 连州市| 九龙城区| 德阳市| 五河县| 香格里拉县| 赣榆县| 洛扎县| 太仓市| 德庆县| 柳林县| 临泽县| 唐海县| 南和县| 七台河市| 鱼台县| 青岛市| 鹤壁市| 五莲县| 阿拉善右旗| 托克托县| 义乌市|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