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幼兒學說話百科全書
- 曹劉霞
- 853字
- 2019-02-22 10:39:20
關于寶寶聽力的秘密
嬰幼兒語言小課堂
研究顯示,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就出現了聽覺反應,而新生兒已經具備明顯的聽覺能力,他們不僅能夠聽見聲音,還能夠區分、辨別聲音的強弱、頻率高低、音質以及持續時間的長短等。研究人員發現,新生兒在聽到成人說話時,能夠準確地將自己的運動節奏調整為和成人說話的節奏一致,這種對語言的神奇反應能力,能夠反過來激發成人對他說話的興趣,這種默契為寶寶學習語言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嬰幼兒聽覺的發育有著循序漸進的規律,我們按照時間順序和能力復雜程度將其分為8個階段,這8個階段之間存在著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關系。
1.聽覺察知
聽覺察知是最基礎的聽覺能力,即判斷聲音有無的能力。
2.聽覺注意
聽覺注意是一種由聽覺發育出的心理活動,寶寶出于某種心理需求會主動去傾聽聲音。不過,這種聲音需要對寶寶有意義,他才會去傾聽。
3.聽覺定向
聽覺定向即辨識聲源方向的能力,寶寶在這種能力的幫助下才能找到聲源。
4.聽覺識別
聽覺識別是辨別、區分不同聲音的能力。在識別聲音的過程中,寶寶需要調動感官系統,大腦也會參與分析。
5.聽覺記憶
聽覺記憶是將聲音信號保存在大腦記憶系統中的能力。
6.聽覺選擇
聽覺選擇是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聲音中,甚至在噪聲環境下,主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聲音去傾聽的能力。
7.聽覺反饋
聽覺反饋是在接收到聲音信號以后進行自我調節的能力。比如,在模仿發聲的過程中,根據聽到的自己的聲音,對發聲的動作不斷調節,直至接近模仿對象為止。
8.聽覺概念
聽覺概念是通過大腦的思維活動,了解到聲音信號所代表的意義的能力。
敏銳的聽覺是寶寶用以獲取外界語言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寶寶的聽覺系統,需要接受外界大量聲音信息的刺激才能夠迅速發育。
家長在教寶寶說話之前,首先要了解寶寶的聽力狀況,在生活中細致觀察他對聲音的敏感度。一些粗心的家長發現寶寶的發音不準,語言能力明顯滯后,就認為是寶寶講話晚所致,卻不知道實際上是寶寶的聽力出現了問題。因此,家長們一旦發現寶寶的音調不準,模仿發音失真,就應從聽力方面尋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