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愛頂嘴,媽媽怎么辦
- 親親寶貝
- 804字
- 2019-02-22 10:33:19
聽名曲,養情志 約納森與《杜鵑圓舞曲》
有研究證明,媽媽經常陪孩子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除了可以保持愉悅的心情外,還能增進母子情感交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發育。
媽媽可以讓孩子聽一些節奏柔和舒緩的輕音樂。節奏起伏較大的交響樂、搖滾樂、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較強的音樂,都不適合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音樂選擇要考慮在頻率、節奏、力度、混響分貝范圍等方面,符合孩子的生理發育特征。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就是一首非常合適孩子聽的世界名曲。
約納森(1886年—1956年)是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國學習音樂,《杜鵑圓舞曲》是約納森的傳世名作。
這首鋼琴曲也經常以管弦樂或其他器樂形式演奏。據說在1918~1930年期間,約納森曾在斯德哥爾摩金杜鵑電影院專為無聲影片的放映作鋼琴配音,本曲就是為當時的影片即興配音而作。
樂曲采用3拍子圓舞曲體裁,C大調,中板。簡短的引子后立即出現模仿杜鵑叫聲的音調。婉轉的鳥鳴與輕松的3拍子節奏形成了迷人的溫和氣氛。主題之后出現的第2個主題旋律連貫、流暢,具有明顯的歌唱性,展示了一個歡樂的舞蹈場面,然后再現杜鵑主題,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全曲。
名曲賞析
第一段:以弱拍開始,節奏自由的簡短4小節引子過后,出現模仿杜鵑鳴叫的音調,以杜鵑鳴叫的下行三度構成的動機為核心,運用重復、模進、變奏等手法,以輕快、活潑的節奏和清新、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
第二段:“la”的長顫音開始,主旋律應用了許多顫音,間雜著杜鵑的鳴叫聲,好似杜鵑鳥靈活地在林中飛來飛去,一會兒在這個枝頭跳躍,一會兒又在那個枝頭高唱,杜鵑鳥的鳴叫聲為林中增添了濃濃春意。
第三段:旋律流暢而連貫,極富歌唱性,曲中出現了一系列變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穎。這段音樂與前兩段輕快、活潑的旋律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上手風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樂有一種迷人的色彩。在豎笛模仿杜鵑鳥鳴叫后,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復了一次,最后第一段音樂再現,并結束在杜鵑鳥的鳴叫聲上,與樂曲的開始形成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