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味徠卡
- 金鐵路
- 1348字
- 2019-02-18 17:22:19
難以割舍的愛——徠卡MP相機

圖1 徠卡MP型相機
許多往事離去都不免引起人們的懷念,對于長期使用徠卡M6的攝影者來說,它的停產真是一種難以割舍的愛。徠卡公司基于對懷舊人士的考慮,不愿更多地傷這部分人的心,所以近期悄然生產了一臺和M6性能幾乎一樣的MP型相機。說到此,不免讓人想起當年M3上市的情景,1954年推出徠卡M3相機,老式旁軸螺絲口的徠卡相機宣告停產。從徠卡原型機上市到徠卡F型相機停產,一共經歷了30多年時間,這期間又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徠卡相機為這段非常歷史時期留下了大量的珍貴照片,人們不免對老式徠卡相機懷念有加。當年徠卡公司也是基于這種感情因素,于1957年生產了一款使用老式螺絲口鏡頭的IIIG型相機,這也是對懷舊者的一個安慰。MP的生產如當年IIIG的投產如出一轍,也是為了滿足懷舊者對M6的一種思念。
對于了解徠卡的人來說,MP相機這個稱謂并不陌生。早在20世紀50年代M3上市不久,徠卡公司為滿足專業人士的需要,生產了少量的MP及MP-2相機,由于產量稀少,現已成為收藏珍品。
現在徠卡公司投入生產的MP是M6的替代品,很多見過新版MP相機的人都說它像M3,確切地說它應該像M2。現在生產的MP從外觀上說,機身、頂蓋與M2一模一樣,但與M3不同,M3頂蓋的取景窗、對焦窗和變框進光窗的外沿都有邊框凸起,工藝較為復雜。要說相似點,那就是新版MP的過片扳手、倒片鈕、計數窗與M3一樣。MP機內裝片仍沿用了M6的三叉快速裝片,這種方式甚為快捷方便。盡管不少人對此提出了異議,認為徠卡裝片設計欠妥。我個人認為徠卡的三叉裝片是世界上設計最好、速度最快的裝片方式,從20世紀50年代M2-R首次使用這種三叉裝片已歷經半個多世紀,實踐證明,這種裝片裝置是行之有效的。
實際上,MP是徠卡M型相機的綜合體,它既有M2的外形,又有M4、M6的內涵。MP仍是全機械全手動相機,而且是非TTL測光,測光系統由模擬轉換改為數字轉換,速度盤也沿用了老式非TTL測光的M6的小盤,唯一不同的是,B門一擋多了OFF開關。從機身正面觀察,MP沒有了徠卡醒目的紅色標牌,代之的是一枚螺絲釘,螺孔內還有一枚螺釘,這枚螺釘有調校相機雙影重疊影像上下錯位之用。M6就減少了這枚螺釘。我猜測,MP整個取景調焦系統可能和M6不一樣,是否回到了M2的設計?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不管如何,它的功能和其他M型取景對焦是一樣的。MP機頂打上了“徠卡”手寫體標識,比起M6光禿禿的機頂要美觀多了。

圖2 徠卡MP機身,F2/35mm鏡頭,F5.6,1/125秒,依爾福ISO400黑白膠片
MP這款相機,對于熟悉徠卡的人來說似曾相識。在20世紀末,徠卡公司曾經推出過2000年龍年紀念機型,還出品了300臺灰綠色的限量版,這幾款相機從外表上看與新款MP別無二致。細看紀念機,全為TTL測光,新款MP為非TTL測光,機體高度僅差2mm左右,其他規格相同。MP分為黑、銀兩種:黑色為銅頂銅鍍大漆涂面,銀色為傳統噴沙。
MP使用起來與M6沒有什么異樣的感覺,測光方式與非TTLM6一樣,只是倒片時所用倒片鈕是直式的,缺少像M6那樣的搖柄。徠卡公司為MP還制造了一個專用倒片搖把附件,裝上后也可實現搖柄倒片。另外,徠卡還為MP設計了一個快速過片拉柄,可裝在機身下方,實現手動快速過片,這個過片器也可用在M6、M4P和M4-2上。
徠卡MP相機集所有M型機身優點于一身,給許多使用傳統相機的人以新的希望,燃起他們對徠卡產品新的熱情,并在徠卡身上寄托了他們的一份愛。(本文寫于2003年——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