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相機誕生趣事
關于徠卡相機的歷史,很多專家做過研究,也有不少書籍作過介紹,但是作為一個中國的徠卡愛好者,卻很少可以看到專門講述徠卡的中文書籍。在此,筆者想以一個徠卡愛好者的身份,跟讀者分享有關徠卡的歷史及其一些有趣的故事。
徠卡的誕生與發展與攝影史的發展息息相關,有關攝影術的誕生,本文就不贅述了。在攝影術發明的早期,攝影師都是使用大型木質照相機拍攝的,器材笨重,不便于攜帶。由于需要同時攜帶相當重量的銀鹽底板及三腳架,就使攝影難以成為大眾易于接觸的事物,這一切不便都由于徠卡相機的誕生迎刃而解。眾所周知,徠卡的誕生地是被徠卡愛好者視為“圣地”的德國韋茲勒爾小鎮,它位于法蘭克福和科隆之間。1862年之前,這個小鎮沒有什么值得人們去關注的事情,當1862年第一條鐵路修到了韋茲勒爾小鎮之后,它才擁有了工廠,生產玻璃和鋼鐵。徠茲工廠于1869年在鎮上建立,它的創始人是徠茲,工廠主營顯微鏡。在工廠建立之初,徠茲先生給自己定下了兩個目標,那就是提升顯微鏡的制作工藝以及使之實現工業化生產。1887年,徠茲工廠的顯微鏡產量達到1萬件。到了1889年,這一產量已經增長到了5萬件。1885年,大底片相機首次出現在徠茲工廠的生產清單上,負責該生產項目的是徠茲先生的兩個兒子,在他們的領導下,徠茲開始生產相機和放映機。作為徠茲第二生產領域的攝影器材的誕生,兩位于1910年加入徠茲工廠的年輕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先進廠的艾曼是一個來自被視為光學器材圣殿的卡爾·蔡司工廠的工程師,在他的介紹下,另一位卡爾·蔡司的雇員奧斯卡·班納克于同年也加入了徠茲工廠。奧斯卡·班納克(1879-1936)出生在勃蘭登堡,靠近柏林的一個地方。開始時,他以身體原因拒絕到徠茲工作,后來在徠茲二兒子的勸說下同意到工廠試工一周,之后被立即雇用,因為工廠領導知道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徠茲二兒子還為班納克安了家,班納克把妻子和兩個孩子都接到了韋茲勒爾。同年,班納克就被任命為顯微鏡開發研究部門的主管,但他的熱情卻在很大程度上投入到攝影中。班納克很喜歡攝影,他擁有一臺大底片照相機,但是拍照對他來說并不輕松,主要是由于他患有氣喘病,在蒙頭對焦時很容易引起氣喘病發作。于是在一次伴隨著氣喘發作的拍攝之后,他動起了腦筋:我能不能自己制作一臺相機呢?它不需要三腳架,體積小得可以放進口袋中,并且可以達到大底片相機的成像質量,這便是徠卡原型機雛形的第一次閃現。
經過精心構思和巧妙設計,由奧斯卡·班納克手工制作的第一臺徠卡原型機Ur-Leica于1913年問世了。Ur這個詞根在德語里是“本源”、“源頭”的意思,正是這個Ur開創了135相機的源頭。奧斯卡·班納克當時也不會想到他對攝影歷史所做的貢獻及影響是多么的巨大和深遠。不論是尼康還是佳能公司,它們早期所生產的相機都是模仿徠卡相機的產品。奧斯卡·班納克手工制作的原型機共生產了三臺,其中1913年制作了一臺,1914年制作了另外兩臺。關于這三臺原型機的下落有幾種說法,其中一臺遺失在歷史的波濤中了,有人說是被盜竊走的,也有的說在二戰期間毀于戰火,還有一臺曾經出現在歐洲的拍賣會上,現在應該在某位富有的收藏家手中。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臺現在由徠卡公司保管,珍藏在德國徠卡博物館里。在徠卡歷史上,這臺由徠卡公司珍藏的原型機極少出門,前幾年在我國貴州都勻舉辦過一次照相機博覽會,由當時徠卡亞太區銷售總監恩瑞克先生攜帶保管并與其他徠卡展品一起空運抵達的。這里有個鮮為人知的小故事,由于當時徠卡公司的展品都是經由北京辦事處申報并入境的,所有展品都是在北京打包再空運到貴州。當時徠卡公司為其展品上了保險,這臺原型機的保價是300萬歐元。當這批器材運達貴州時,當地還出動了警力將展品護送到展覽場地,主要原因就是為了保護這臺原型機。其實,它根本沒在這批展品中,而是由恩瑞克先生隨身攜帶坐飛機抵達貴州的。金鐵路先生(徠卡經銷商)有幸隨同保護著這臺相機一起到達貴州,并且手持相機拍照留念。這肯定是所有徠卡相機使用者的一個夢想。

圖1 金鐵路先生和徠卡亞太銷售總監恩瑞克與Ur-Leica合影
Ur-Leica照相機的機身是用一整塊金屬構成,很可能是用當時造飛艇的金屬管子制作的。機身的長、寬、高分別是128mm、28mm和52mm,機身壁厚2.5mm。機身頂部是澆鑄而成的,底部則是由螺絲擰上的。機身兩側還設有安裝系帶的掛梁。徠卡博物館里陳列的那臺原型機用的是42mm徠茲 Milar鏡頭,但最初的原型機配備的是一只不可更換卻可伸縮的Kino Tessar鏡頭(這樣可以更好地減小相機的體積),還有可用來在過片時遮擋光線的鏡頭蓋。快門經過特殊設計,可以防止雙重曝光。快門速度只有兩擋可供選擇:1/25秒或1/50秒。而位于相機正面的對焦盤只能目測距離后再設定。最初的膠片計數器設定的是50張,后來根據實際需要改為36張,這也是后來135相機的樣板。受限于當時的膠片技術,裝卸膠片都必須在黑暗的環境中進行。

圖2 Ur-Leica
由于當時的奧匈帝國正在醞釀與塞爾維亞之間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正處于開始階段,奧斯卡·班納克不得不將他生產小型相機的想法擱置下來。這一下就是10年過去了,直到1925年,徠卡相機才面世。

圖3 使用Ur-Leica拍攝

圖4 使用Ur-Leica拍攝

圖5 使用Ur-Leica拍攝

圖6 使用Ur-Leica拍攝

圖7 Ernst Eltz先生

圖8 徠茲工廠總部

圖9 Ernst Elitall先生

圖10 使用Ur-Leica拍攝

圖11 徠茲一家與班納克的相遇(1914年)

圖12 韋茲勒爾小鎮

圖13?該照片是奧斯卡·班納克于1914年8月2日使用Ur-Leica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