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沒,我要看一下。”伊濼推著明玦進(jìn)了屋子,留下睿昊和昆侖,兩者相看一眼,不知該說什么。
青玄后羿已經(jīng)安排天兵天將離開,好好養(yǎng)傷,過來與帝尊商議戰(zhàn)略。
饕餮暫時應(yīng)該出不來,大家也都可以喘口氣,在大家放松之際,昆侖一人坐在外面,并不像放松的樣子。
睿昊過來拍拍昆侖的肩,“昆侖君也覺得事情有異?”
“你也看出?”昆侖抬頭看到是睿昊。
“此次未殺,下次更難,雖未看準(zhǔn),卻也看出一絲異樣,左眼被射傷時,它的確痛苦,可全身力量卻是暴漲。”
“沒錯,正是如此。我在想,是不是明玦的血。”昆侖盯著地面。
“我哥的血?對,當(dāng)時為了讓它露出眼睛,哥他劃破了自己的手腕,當(dāng)時不明白為何,如今看來,它對鮮血十分渴望。”睿昊想到那一幕。
“你們說的沒錯,”牧霖見幾人都回來了,也從屋里走出。“當(dāng)時血祭并未完全完成,最后一滴血是它自己從地上汲取的,算不上心甘情愿的獻(xiàn)祭。”牧霖手里拿著一本陳舊的黑色封皮的書,磨損的有些嚴(yán)重。
兩個人一起回頭看他,以往蒼白的臉色好了許多,不用想,也知道明玦肯定用了靈丹救他。
昆侖的注意力在那本黑色書皮上,上面是遠(yuǎn)古才有的文字,昆侖倒是能看懂,上面標(biāo)的是“禁術(shù)”。“牧霖的血祭是從這本書上得來的吧,可否借我一看。”
“正是要給昆侖君。”牧霖遞過去,當(dāng)時發(fā)現(xiàn)這本書純屬偶然,自己想念魅時,去曾經(jīng)墨淵里的洞穴待一會兒,即使一片漆黑,牧霖也不愿離去,偶爾翻翻魅存留的一些東西,而這,便是從那兒發(fā)現(xiàn)的。
“這是何物?”昆侖能看懂,睿昊卻不明白封皮上的是何意。
“禁術(shù)。”昆侖拿到后打開翻看,找到血祭的一篇。“得吾力量,天地強者,神魔無阻,天地尚懼。需汝進(jìn)獻(xiàn),每月十五,獻(xiàn)祭一次,心無雜念,心甘情愿,血滴銅像,月不間斷,心誠者,賜汝厚報。”昆侖知道睿昊不懂,將古語翻譯過來。
“所以說,它心急出來,最后一滴血并非情愿,力量有所減弱,對血更加渴望?”睿昊明白了幾分。
昆侖眉頭一皺,“明玦的血,對他,”
“明玦古神一脈,對它來說自是美味,并且能增強力量。”牧霖接著昆侖的話說下去。
“除此之外,可有影響?”睿昊仍覺得哪里不對。
牧霖想了想,“應(yīng)是沒有。”
“那便好。”
伊濼看到明玦手上又一道口子,自己愈合不了,肯定是冰劍傷的。“你自己弄得?”
“嗯。”
伊濼剛想責(zé)怪這個男人,看了看傷口,又不忍心。“別再這樣了,我擔(dān)心你。”
“就一次。”
“你說的,得記好。”
“我說的。”
伊濼不顧白銘正閉目養(yǎng)神,抱過來放在明玦手邊,白銘小鼻子動了動,一股清香甜味,自覺的伸出小舌舔了舔,像是明玦的血。
白銘一下醒了,抬頭一看,果然是明玦,終于回來了,讓本狐擔(dān)心許久。白銘回頭看看伊濼,眼中帶著疑問,“怎么傷著了?本狐去報仇。”
“好了你,睡得那么香,還報仇呢!”伊濼順著白銘的脊梁骨摸了摸。
白銘看著傷口,又舔了兩口,可是并未愈合。“誰說的,我一直很擔(dān)心明玦。咦?怎么愈合不了?”
“無礙。”明玦當(dāng)然知道愈合不了,反手也摸了摸它。
“對了,那只饕餮死了嗎?”伊濼知道那東西兇殘,也不知他們有沒有殺掉它。
“并未。刺傷眼睛,逃了。”
“這樣啊,那你們可有對策?”看來明玦還得繼續(xù)戰(zhàn)斗,又免不了受傷。
“暫無。”
“不是讓你留在家嗎?”明玦看著窩在懷里正在玩弄自己頭發(fā)的伊濼。
伊濼反應(yīng)一會,自己已經(jīng)來了好幾天,不會要趕自己走吧,于是淚眼汪汪,“明明,你我剛剛大婚,你留我一人在家,實在殘忍,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這不直奔你來了。”
“這里危險。”明玦并無他意,只是擔(dān)心她的安危。
“不,有你在,就是最安全的。”伊濼將明玦的一只手臂圈在懷里,緊緊的。
“伊父伊母知道?”
“知道,我告訴他們了,出門一月,就回。”伊濼不太放心,仍是怕明玦趕自己走,“你不會讓我再回去吧,如今路上也不安全。”伊濼泫然欲泣。
“好好呆在這。”明玦這句話算是讓她留下了。
“明明,明明,明明。”伊濼連著叫了好幾聲。
“再叫就回去。”
伊濼看到明玦耳尖有點紅潤,趕緊住了嘴,害羞就害羞,干嘛讓自己回去。。。。。。
白銘早就不見了,估計是找黑魘去了,自從認(rèn)識黑魘,白銘天天去惹他,在他面前晃來晃去,非得讓人家注意到他。
明玦聽見昆侖三人的對話,也知道事情的嚴(yán)重性。四個神一直從下午坐到晚間,仍舊沒什么對策。
昆侖的天女蠶絲已經(jīng)困不住它,加上它力量增長,皮肉堅實,不知道用什么仙器才能真正傷到它,而且不知道它的眼睛能否恢復(fù),若是恢復(fù),更難控制。
“或許要問一下應(yīng)龍。”睿昊想起一人。
伊濼記起應(yīng)龍,不知道應(yīng)龍是否救活水神,還是仍在那個冰冷的地方沉睡著。
“應(yīng)龍生的早些,應(yīng)該知道一些關(guān)于饕餮的事情。”昆侖覺得這個主意可行。
當(dāng)年睿昊知道救活水神需要靈丹,于是火神死后睿昊將其靈丹送于應(yīng)龍,應(yīng)龍自然真心感謝,承諾不管能不能救活水神,只要睿昊需要幫助,一定前來,還送他一片龍鱗作為信物。
睿昊掏出龍鱗,在陽光下閃耀著五彩光芒,睿昊用靈力焚燒,龍鱗散做一縷青煙。
彼時遠(yuǎn)方傳來一陣龍吟,祥云翻騰之間,一條黑色長龍若隱若現(xiàn),鱗光閃現(xiàn),無不透露出龍族的威嚴(y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