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怎么過得好,怎么活得長
- 向紅丁
- 1258字
- 2019-02-01 14:31:41
一日餐食巧計算:肚子不餓,血糖不“慌”
糖友們要學會計算每日所需熱量,然后進行合理的分配,這樣既不會讓肚子挨餓,血糖也能控制得很好。
——向紅丁陽光語錄
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但控制飲食并非采用饑餓療法,而是要求合理地管理膳食種類和數量,使糖尿病患者既能保證正常體力和勞動力,又要最大限度地控制病情。因此,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要計算出適合自己的總熱量需求。
計算標準體重
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5=【 】(千克)
判斷現有體重是消瘦還是肥胖
BMI(身體質量指數)
=您的現有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 】=【 】
通常,BMI的評定標準為:
消瘦<18.5,正常值18.5~23.9,超重23.9~27.9,肥胖>27。
對于BMI評定,下列人群通常不適用
1.未滿18歲。
2.運動員。
3.正在做重量訓練。
4.懷孕或哺乳中。
5.身體虛弱或久坐不動的老人。
6.長期健身,肌肉發達的人。
判斷日常活動強度
日常活動強度一般分為以下四種:
輕體力勞動
以站著或少量走動為主的工作,如教師、售貨員等;以坐著為主的工作,如售票員、辦公室職員等。
中體力勞動
學生的日常活動等。
重體力勞動
體育運動,非機械化的裝卸、伐木、采礦、砸石等類型的工作。
計算每天所需熱量
每千克標準體重需要的熱量如下表所示。然后由此計算出每天所需總熱量。
成人患者熱量供給標準表(單位:千卡)

注:總熱量=標準體重(千克)×每天每千克標準體重需要的熱量(千卡)。
舉例
趙先生身高175厘米,體重80千克,今年65歲,平時從事輕體力勞動,他每天所需要的熱量:
1.計算標準體重:175厘米-105=70千克。
2.判斷體重水平:他的實際體重為80千克,BMI指數為26.1,屬于超重。
3.判斷活動強度:屬于輕體力勞動。
查表得知,他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的能量是20~25千卡。計算總熱量:
總熱量=(20~25)千卡×70=(1400~1750)千卡。
合理分配熱量比例
糖尿病患者每餐的熱量攝入有嚴格的限制,要根據每天的總熱量來分配三餐熱量,要做到定時、定量。
每天可以有3~6餐,做到少食多餐,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兩餐的間隔時間要比較短,這樣就不容易出現低血糖現象。
單純進行飲食控制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將早餐、午餐、晚餐按照1/5、2/5、2/5的比例進行分配,或者按照1/3、1/3、1/3的比例進行分配。
另外,還要避免因為吃過多的食物給胰島腺帶來負擔,從而導致血糖水平升高。
確定主、副食量
確定每日應攝入的總熱量后,下一步就是確定每日應攝入的主食量。
大米、玉米、面粉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食物(含量約為80%),是全天主要的食物熱量來源。糖尿病患者必須控制這些食物的攝入量。
當然,并不是主食吃得越少越好:合理攝入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一般主張每日碳水化合物產熱比不低于50%,當然不同的人群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
對于副食,一般情況下,我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的攝入量大致如下:
瘦肉:每日100~150克(2~3兩)
中等大小雞蛋:每日1個(或雞蛋清2個)
牛奶或奶制品:每日250毫升
豆類及其制品:每日50~100克(1~2兩)
蔬菜:每日500克(1斤)
水果:每日200克(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按規定食用)
油脂:每日2湯匙(20~3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