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場景中
——關于留學過的日本
梗概:
日本留學的遺憾,回國后的生活。
舊書街、日文二手書。
以前奶奶對我說:“一年去海口,三年講不完。”海口橋不寬,對面有電動車過來時,比較擠。而且路面不平,難于騎行。同樣的去日本留學回來也已多年,談起來總是有種遺憾的感覺,我覺得沒有寫的必要了。
約23年多前去日本,在人生的黃金時段里。如果能有積累,能夠有所成就,那是令人高興地事情。人來人往、物換星移,改變他人,其實只是改變自己。留學好不容易得來的一些知識、技能也漸已生疏,加上命運多難。寫《回鄉偶書》的賀知章感慨離鄉之久,還有兒童笑問。這是令人安慰的,可是他并不滿足。
帶小孩是辛苦的,做不了自己的事情。加上破壞嚴重,我好不容易積累的一些物品,都讓他破壞掉了。
大江先生去過山東,我日語學校的校長也去過山東招收學生,我的班上就有幾個。在日本拍的照片、擁有的書有些遺失,喜歡的最輕量松下牌CD機也沒有帶回來,毀譽參半的錄像機現在想來也是有些用處的。
14億中國人中像我這樣的人不知有幾個,遇到的人在現在算是我人生中的一瞬間,遺憾總會有的。俄羅斯作家寫道,大意是“當我回首往事時,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恥,不為虛度時光而遺憾。”
人到中年,睡意昏沉,意志是很脆弱的。表象的世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吧。”
在家里也很苦悶,出去超市買點東西。兒子喝著冬瓜茶,說:“好喝。”他邊喝冬瓜茶邊看動畫片。古詩曰“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寫得比較實在。
“兩看相不厭,唯有敬亭山。”沒有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的與大魚搏擊。在山邊的生活是平靜的、悠閑地。
從書籍來說,官版是要收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只有和諧的時候,人們才有幸福感。
總之,以前去日本留學幾年,現在已經回來很多年,發展地不好。“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雖然人生道路艱難曲折,但是在家里帶帶孩子也很快樂和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