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荀規內心一百個不愿意,但想到發病時的苦痛,就硬著頭皮答應了。
自荀規記事起到現在,在每天之中,必發病一次,一般是在晚上。
聽師父說,這是因為自己體內有一個先天的封印,體之印,此印極為罕見。它不僅會讓人全身疼痛,還會縮減人的壽命。
然而,這個病還給荀規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這個副作用就是,荀規對外界的痛感減弱,身體恢復能力極強。
此病無藥可以根除,只有通過抑制異印,來緩解疼痛,延長壽命。
所以師父給荀規制定了一個訓練的計劃,來達到抑制異印的目的。
口頭上說著是訓練,其實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折磨荀規的身體,在不危機荀規生命的情況下。訓練的宗旨就是,每天挨打,挨平民的打。異者的力量,上限太高,不是荀規所能輕易承受的。
這個訓練計劃,荀規從十歲一直堅持到現在。
十歲之前,全靠師父的幫助,荀規才能在每次發病時撐下來。
十歲之后,剛開始時,全靠鄰居的出手相助,在師父的“搭橋牽線”下,這個訓練才能順利完成。
對于街坊鄰居的每一次出手相助,荀規都印象深刻。
剛開始時是這樣的:
“張大媽,張大媽,在家沒?”
“啥事啊?”
“我家這孩子皮癢,別累著。完事之后,記得給手擦點跌打酒。”
“劉鐵匠,劉鐵匠,忙著呢?”
“打鐵嗎?”
“不打鐵,把這小子錘一頓。不用燒,直接打,拿錘子呀!”
“王老師,王老師,早上好。”
“有什么事嗎?”
“這小子淘氣,麻煩老師教導教導他。戒尺不怕壞,壞了買新的。”
次數多了以后,就成了這樣:
“張大媽,張大媽,在家沒?”
“劉鐵匠,劉鐵匠,忙著呢?”
“王老師,王老師,早上好。”
再到最后:
“在家沒?”
“我家孩子都被我打的離家出走一次,我再也不打孩子了。”
“忙著呢?”
“錘子壞了,不打鐵了,也不打人了,烤紅薯,來幾個?”
“早上好。”
“下面我們要講的是,五色樹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到后來,荀規的抗擊打能力已經不是一般的強了,也沒有街坊再愿意“出手相助”。
不過師父后來想好了應對的方法,就是去地下拳場。
地下拳場,是一個黑色的娛樂場所,供平民觀賞消遣而用。在這些觀眾眼中,地下拳場就是一個劇場,臺上的拳手就是一個個的“演員”,這些拳手們在給他們上演著一場場跌宕起伏的精彩劇情。
但是這些表演只能居于地下,地上的正常和諧氛圍,無論是誰,都不敢輕易的打破。無論什么事什么人都逃不過這個世界的秩序組織的眼睛和手掌。
這個組織貫穿于這個大陸的平民和異者,遍及這個大陸的每一個角落。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和平與公平,他們只是為了維持這各大陸的各種部分的平衡,不會干涉太多。
以荀規所在的中市為中心,東西南北各有一個市,其中每個市都會有一個地下拳場。
荀無憂每次都會隨機給荀規選一個市,讓他執行訓練。
荀規必須達到師父規定的幾個要求,訓練才算完成。如果荀規沒有滿足師父的要求,那么荀規就要餓肚子了。
師父這次給他選擇的地方是,西市。
荀規道:“西市?”
師父道:“有什么問題嗎?”
荀規本來想說:徒兒昨天剛去過。
但是想到昨天拳場的場景,荀規就把這句話咽了下去,只說了句:“沒,沒問題。”
因為荀規昨天沒有遵循師父規定的要求。
要求一,不許還手。
這也是荀規第一次沒有遵守師父的要求。
“那就行,一定要遵守要求。”
師父揮揮手,示意讓荀規出發,開始訓練。荀規點點頭,向門外走去。
荀規的腳步聲越來越遠,直到消失,這說明荀規已經走遠。荀無憂從懷里掏出三根暗紅色木棒,拇指粗,手掌長,把他們豎立在了石墩前的青石桌上。三根木棒,如同生根,紋絲不動。
這三根木棒代表著師父的三個要求,若是荀規沒有遵守哪一個要求,哪一根木棒便會倒下。
左數第一根代表來回之途是否徒步,第二根代表是否還手,第三根代表挨打程度是否夠。
這聽起來有些怪異,實屬正常,因為命之印已經很久沒有現于人世了。擁有命之印的人,可以通過一些東西來預測、猜測一些事情,更甚至還可以左右一些人行為,但要為之花費巨大代價。
這幾個要求師父也是有所考量的。
徒步行進可以鍛煉荀規的速度、腳力、身法,從他們所住之地比較偏僻,荀規若是想去四個市中的任何一個,必須都要穿過一條陡峭的山路,去往中市中心,再在四條大路中選擇一條,以前往東南西北市的一個。
不能還手,是因為攻擊他人會刺激荀規體內的異印,惡化病情的程度,加劇發病時的疼痛。
挨打足夠的打,外界刺激肉身,從而抑制荀規體內的異印,正好荀規的痛感減弱,挨打并不會受太多的苦,比起發病時的疼痛,簡直要好上幾倍。
其實荀無憂早已知道荀規昨天沒有遵守規矩的事了,因為就在昨天這第二根木棒倒了下來。荀無憂之所有未追究此事,是因為第二根木棒在倒下之后,還可以再次立起來。
但是今天,這第二根木棒竟然又倒了下去,可是這次,木棒并沒有再次立起。
荀無憂心中暗想:今天我非得教訓他一頓不可。同時也不禁疑惑,究竟是什么事情,讓荀規不惜違背要求而出手呢?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荀無憂急忙起身,向屋中走去。
地下拳場,總是要有些見不得人的東西,畢竟錢才是他們最看中的東西。
西市的拳場,荀規已經去過好多次了,拳場的規則制度已經被荀規所熟知。
平民都可以在拳場注冊,拳場會對注冊的人進行排名,并顯示在拳場大廳的大牌子上。
剛注冊的時候排名是最后一名,升高名次的方法是挑戰名次比你高的人,并擊敗他,就能替代他的位置,而失敗者將變為最后一名。排名進入前十的人會定期給予相應的賞金,賞金數量依次按排名從高到低依次減少。
在一周內,拳手如果收到別人的挑戰,卻沒有接受,會自動降到最后一名,后邊的名次依次往前進一位,本周的賞金也將取消。
賞金具體是多少,荀規并沒有過多關注,因為這拳場對于他來說只是一個訓練場,他并不需要賞金,只需要找一個人挑戰,挨夠足夠的打,然后投降就行了。
因為不許還手,所以他只好投降認輸。所以荀規的排名一直都是最后一名,基本上沒有變過。
一個人若是同時被后邊好幾名拳手挑戰,那幾名拳手中,只有排名最高才可以與這個人對戰。
在西市的地下拳場,荀規還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前十名的選手,除了前三名,其他名位置的選手經常發生變動,但是這前三名選手的位置竟然從未變過,并且幾乎沒人挑戰。
后來荀規才知道,曾經挑戰過這三個拳手的人,無一例外都被打死了,而且戰斗結束的速度非常之快。
隨著訓練進行,排名靠后的拳手已經滿足不了荀規了,還有為了避免拳手不與自己對戰,荀規現在都是直接挑戰排行榜上的第三名。
為什么是第三名呢?
因為第三名是個力氣巨大的胖子,第二名是個速度飛快的瘦子,第一名身材中等,不僅速度快,力氣同樣也很是不小。
根據訓練的要求,荀規沒必要選擇前兩名,第三名就夠了。
由于頻頻挑戰第三名拳手,還每次都活了下來,荀規算是小有名氣。
“墊底之王”、“毅力之王”、“抗揍之王”,這些都是其他的拳手們給他起的外號。
可是就在昨天,荀規又有了一個新的外號,怪物。
當時荀規挑戰的是排行榜上的第三名,與以前一樣挨了一頓打之后,剛要認輸。
可就在這時,他的鞋掉了,鞋掉了不要緊,但是鞋里的東西卻滾了出來。
如果是別的東西話不要緊,偏偏是一枚能頂十個中異元,甚至一百個小異元的大異元。
如果滾到臺下不要緊,可恰好滾到了對手的腳下。
眼看這一腳就要踩下去,這一腳如果踩了下去,異元雖是耐用之物,八成還是要碎。
荀規為了保護自己的異元,就向前推了那個人一下。那個人的一只腳還沒有落下來,被荀規這一推加之又消耗了太多體力,就向后倒退幾步,一個沒站穩,竟掉下了臺。
掉下臺就意味著輸,見到眼前這一場景的場邊觀眾,皆是愕然。本來還在一直躲閃的荀規,是以何等身法推出了這一掌?剛挨了好幾拳的荀規,是怎么找到這一絕好機會?難道他這么多次的挑戰就是在等這一刻?
本是喧鬧一片的觀眾臺,瞬間寂靜,后又響起了掌聲。
荀規那有想那么多,他眼中只有自己的異元,從地上撿起異元之后,用衣服小心的擦了擦,然后放到了鞋里,穿上了鞋。
當聽到四周震得耳朵疼的掌聲時,荀規才意識到自己做了什么,他違背了師父的規定。
荀規到現在都在安慰自己:我沒有還手,只是推了他一把而已,讓他讓一下,好撿起我的異元,嗯,是這樣的,這可是我好幾頓午飯省下來的錢啊!
不過當荀規吃到夢寐以求的糖葫蘆時,就把這件事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