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威武的楊相國
- 大唐的盛世帝國
- 唯萬的魚
- 3197字
- 2019-02-18 18:55:03
楊國忠這話說的確實過分,安祿山至從掌管三鎮兵馬,手握重兵二十余萬,那是何等的權勢。
但是他在朝堂之中依然小心謹慎,與他人交往也是極為謙和。
可是今天不行啊,這楊國忠就差點名說他要起兵造反了,如果這樣還老老實實的不反駁,
反而證明自己心里有鬼了。
于是拿起桌子上的酒杯,狠狠的向楊國忠擲了過去,然后氣憤的說道:
“你這殺才,老子從一介草頭兵混到了三鎮節度使,我能有今天,全賴陛下恩寵,
你辱我何事我都能忍,但是你說我不忠陛下,老子跟你拼了。”
鄭宏坐在原地,聽著安祿山發飆之時還不忘表忠心,竟然“撲哧”一聲的樂了出來。
這一樂感覺失禮,急忙看向四周,還好沒人注意他。
現在所有人都在看熱鬧呢,誰能注意他啊,就連一旁站班侍候的宮女太監,
都斜著個脖子看的津津有味。
安祿山本就是為了表忠心,才演這么一出,他可不敢把茶杯真的往楊國忠身上招呼,
那可是瓷的啊,把人打壞了可咋整,那性質可就不一樣了啊。
在安祿山的有意之下,茶杯果然在楊國忠面門前兩寸的地方平穩降落,可是茶杯有準,
那杯里的水可是一點沒剩的灑在了楊國忠的新官服上,楊國忠一見自己的官服臟了,很是心疼,
這可是他今天以宰相身份過來立萬,穿的新官服,就這樣被毀了。
那他那里忍得,抓起桌子上的葡萄,果子的就往安祿山身上扔。
這安祿山心里有準,可是楊國忠哪顧得上那些,那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糊在了安祿山的臉上,
可憐安胖子一個勁的護著自己的臉,但還是被打的很是狼狽。
鄭宏看著朝堂上的這一幕很想笑,再看看周圍的人,一個個也是強忍住笑意,就連坐在上位的玄宗皇帝,
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但是唯獨自己的那個老丈人李亨,看著大殿上的這一幕,眉頭緊鎖甚是不悅,要不是顧及上首的皇帝,
他早就出言喝止住了。
也不能在這樣下去了,好在現在兩位只是遠程交火,這要是真的情到濃時,二人滾到一起去,
那傷了誰,今天這個會也是開不成了。
鄭宏為了自己的軍制改革,急忙站了起來勸解道:
“二位住手啊,二位都是朝廷棟梁,拳腳無情,任憑傷了誰,那都是朝廷的損失,不要再鬧了。”
楊國忠一見是鄭宏出面講解,那是自己人,面子還是要給的,于是便住了手。
而對面的安祿山一見楊國忠攻勢減弱,也放下了護臉的手臂。
至從他一開始扔的那個酒杯以外,他便再也沒出過手,一直都是在防守,緊追不饒的反而是楊國忠,
可憐這個二十萬大軍統帥,三百多斤的胖子,竟然被楊國忠這個小老頭給欺負成這樣。
鄭宏繼續說道:“一個是我大唐氣吞山河的一方統帥,一個是我大唐海納百川的宰————
海納百川的肱股之臣,我大唐缺了二位的任何一人,那都是大唐的損失,如今圣君在朝,
賢臣眾多,此時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我看二位就摒棄前嫌,共同攜手,創我大唐盛世啊。”
鄭宏的這段話,那是把在座的所有人都捧了一回,眾人聽后,無不是暗暗佩服,
“看看,短短幾個月,人家就能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駙馬,一躍升到帝國的的上層與你我同列,
這等嘴上功夫,可真不是蓋的。”
玄宗皇帝也感覺在吵下去就有些不妥了,于是有些意猶未盡的說道:
“是啊,鄭愛卿說的對,你二人都是朕的肱骨之臣,在這般鬧下去成何體統,都消消氣吧。”
楊國忠和安祿山一見皇帝親自說和,便也不好再鬧下去,于是便各自的做了下來。
于此同時,高力士吩咐小太監們收拾了起來,不一會的功夫,大殿之上,便跟原來一樣,
不見一絲剛才打斗中帶來的狼藉。
見一切恢復平靜,鄭宏緩緩的站起來說道:“這郭將軍說的沒錯,軍隊改制乃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
所以臣建議,先選一處規模相對較小的節度軍實驗一下這個新軍制,這樣不僅能都快速吸收經驗,
而且就算出現弊病也好及是改正,從而不動搖國本啊。”
玄宗皇帝和太子李亨一聽,皆是點頭表示贊同,而安祿山此時也已經放心了,
這試驗新軍制的地方必然是劍南或是嶺南,與他的河北三鎮應該是沒有太大關系了。
可是就在這時,一晚上都不做聲的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突然站了起來,拱手拜道:
“臣為安西節度使,下轄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手上兵力三萬,愿意率先改制軍政。”
高仙芝話音一落,滿堂嘩然,眾人皆是面面相覷。
這安西節度使駐扎西域,對比于只為鎮守河西走廊的隴右節度使來說相對自由,
就拿高仙芝一年前滅石國和突厥施的戰役來說,那都是他先斬后奏,自作主張的。
作為天高皇帝遠,而且周圍還是一群弱雞的安西節度使來說,自由程度甚至比安祿山的河北三鎮還要大。
當然,這也遭到了朝廷的忌憚,如果說現在玄宗皇帝對各大節度使的態度,
最不讓他信任的不是安祿山,反而是高仙芝。
要不然也不會將高仙芝滯留在長安多時,遲遲不讓他西去。
但是如今高仙芝主動提出第一個配合整改軍制,這倒是令玄宗皇帝大為吃驚,
但對玄宗皇帝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安西軍整改軍制成功,那將是去掉了他的一塊大心病,所以不待多想便立即便同意了。
而鄭宏這面也是高興啊,“這算什么,這叫意外收獲。”
如果新軍制在安西軍里面開花結果,那可比在劍南和嶺南好的多,茫茫西域啊,那將是多大的一個舞臺。
但是高仙芝的下一句話,便讓鄭宏瞬間不開心了。
高仙芝一見玄宗皇帝應允,急忙又說道:“這軍制初改,萬事都還在探索期間,臣知道這新軍制是鄭大人提出,
想必鄭大人對此也是極為熟悉,所以臣斗膽,想請鄭大人親自為我安西軍整改軍制。”
親自整改軍制,那可不是在長安城里說改就改的,那可是要下基層做調研的,
“讓我去西域當兵”鄭宏想到這便是手腳冰涼,這可咋整啊。
其實高仙芝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眼看西域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風云詭譎,他已經離開那里太久了,
眼看他一手締造大唐在西域的良好局勢即將不復存在,他著急啊。
最近還他聽說從他手中逃走的石國王子已經到了大食帝國,大食帝國很有可能以此為借口而染指中亞,
這令高仙芝很是不安啊。
而這雙首長制度在他高仙芝眼里,無非就是派一個跟他同等級的監軍,這事之前也不是沒有過,
但是與其跟一個不知蕓蕓的宦官共事,眼前這個對西域之事甚是了解的鄭宏,倒是可以爭取一下,
反正鄭宏是當朝駙馬,也算是半個皇親國戚,想來陛下也一定會答應。
果不如他所料啊,玄宗皇帝一聽當即便滿口答應,然后對鄭宏說道:
“高將軍主動提出配合朝廷整改軍制,可謂深明大義,而這安西軍對朝廷甚是重要,
如果派別人前去我倒是有些不放心,今天高將軍點名讓你去安西軍整改,
朕也感覺甚為合適,你就辛苦一趟吧。”
鄭宏心里雖然百般的不愿意,但這是圣旨,誰敢違逆,只好躬身應了一聲。
玄宗皇帝這時又笑道:“派你去安西軍,可不是讓你真的去打仗的,朕與你一年為期,
把安西軍改制的事情做好,如若做好了,朕會賞你,如若做不好,朕可是要罰的。”
鄭宏“嘿嘿”一笑,說道:“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微臣愿為馬前卒,為陛下斬殺敵寇與陣前。”
玄宗皇帝“哈哈哈”的笑道:“算了吧,你能拉的動弓都算朕高估你了,
你到了西域,就一心的整改軍制就好,打仗的事就交給高將軍吧,
就像你的新軍制里說過,叫什么將軍管打仗,政委管————政委管什么了?”
鄭宏一見玄宗皇帝想不起來,急忙提醒道:“政委管生活。”
“對————對,是生活。”玄宗皇帝點頭說道。
玄宗皇帝看著眼前這個鄭宏是非常的滿意啊,聰明睿智,還會逗人開心。
與是又說道:“鄭宏聽旨”
鄭宏急忙跪伏于地說道:“微臣接旨。”
“朕現在封你為安西軍宣慰使,在安西軍中建立宣慰使司,主管安西軍的新軍制的整改事宜,
在你之下的各級官員的任命權,皆交給你一人定奪。”
聽完玄宗皇帝的圣旨,鄭宏品著這個“宣慰使”的官職名稱,聽起來職務應該是跟軍區政委的職能一樣吧。
不過他感覺還是軍區政委的這個名稱霸氣一些。
今天這個“茶話會”開的那是相當“和諧”,雖然中途出現了一些不愉快,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來的各位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高仙芝從此以后可以毫無后顧之憂的去西域發威了,皇帝也解決以一個心頭顧慮,
安祿山沒有任何變化。
對于安祿山而言,沒有任何改變才是最大的收益。
但是要說收益最大的,那就應該屬這個大唐的準宰相楊國忠了吧,這次不但達到了他揚名立萬的目的,
還當著眾多節度使的面狠揍了安祿山一頓,這威名揚的,就問一下,“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