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聯姻
- 大唐的盛世帝國
- 唯萬的魚
- 3085字
- 2019-02-14 18:51:37
安祿山宅院的后花園,有一個人工湖,湖面煙波粼粼,湖邊垂柳依依,芳草習習。
坡地上彌漫著植物的芳香。湖岸是成叢的樹林,站在湖中間的亭子里,可眺望遼闊的水面景色。
而此時在亭中的二人,正是安祿山與史朝義。
這史朝義的父親史思明,與安祿山情同手足,所以安祿山與史朝義一直以叔侄相稱。
史朝義還是一身白衣,極為恭敬的對安祿山說道:“伯父,沒想到這個鄭宏居然掌著朝廷的暗衛。”
安祿山呵呵笑道:“早先見到這個鄭宏就感覺他并非池中之物,如今得了玄宗皇帝的信任,
組織這個梨園衛,怕是以后要難對付了。”
史朝義面帶一絲擔心之色說道:“這個梨園衛剛組建不久,應該不會對我們構成太大的威脅。”
安祿山將手中魚食盡數投進湖里后,回頭拍著史朝義的肩膀說道:
“梨園衛的身后是整個大唐帝國在支持著,而你的忠義堂背后的勢力有什么?只是河北三鎮而已,
如若等到這個梨園衛日后做大,你拿什么去跟它比。”
這史朝義每天都是一身白衣示人,性格上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潔癖,剛才安祿山用那拿過魚食的手拍他肩膀時,他便感覺渾身難受不舒服,恨不能馬上去換一身衣服。
但安祿山畢竟是長輩,還是父親的上司,于是心中忍著厭惡道:“伯父提點的是,小侄知道該怎么做了。”
安祿山對史思明的聰慧很是滿意,于是點點頭說道:“此事要盡快辦了,那個太子李亨不知何時想出來一個雙首長的軍制,這矛頭明顯是直指我而來的,這長安城我是不可多待了,要盡快回到范陽去。”
##########################################
御史臺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雙雙入獄,這讓玄宗皇帝龍顏大怒。
所以便讓剛剛成立的梨園衛查封了御史臺,這御史臺對外說是內部裝修,不對,是內部整合,暫停營業。
實際上便是清理李林甫在御史臺內部的全部勢力,這是玄宗皇帝放出來的一個信號,這個盤橫在大唐帝國上空十幾年的陰云終于要散去,朝中李林甫的朋黨勢力也即將轟然倒塌。
所有招到李林甫打擊和排擠的官員,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昨日在常參朝議上,玄宗皇帝及是喊停了對御史中丞錢宰的逼問,就是不想讓他咬出李林甫,因為這李林甫執掌朝政達十三年之久,朝中關系盤根錯節,雖說他的人品已經遭到朋黨厭棄,但是為了共同的利益,大多是還會跟他站在一起。
所以玄宗皇帝打算對他實施懷柔政策,逐步削弱他的權勢,從而也讓他的同黨們主動對出朝堂,這就如同那句俗話說的“交槍不殺”。
這點帝王權術,對這個也是革命上位的玄宗皇帝來說,自然不在話下。
如果要問此時最高興的人是誰,那么就莫過于即將登上相位的楊國忠了。
李林甫在大唐已經成為過去式,不久的將來,楊國忠將會成為大唐帝國新一任的宰相。
雖然楊國忠此人并非最佳的人選,但是到目前為止,他是最適合的人選,因為他跟太子和鄭宏站在同一個戰壕里。
此時朝廷組建梨園衛的事情已經天下皆知,不止是朝堂之上,這也成為了民間茶余飯后的談資。
而事情發展如此,皆是鄭宏有意為之,因為他太需要人才了。
那些江湖人,說是什么寄情山水,笑傲江湖,可是他們也有訴求,也有欲望,“學得好武藝,賣與帝王家”這句話應該是他們內心最為渴望的表述。
##################################
鄭宏今日隨寧國公主來到了東宮,東宮的后花園之中,他的岳父太子李亨,已經實為太子妃的張婕妤,
還有寧國公主的三個兄長和一個妹妹,一家人正在廊下置酒賞花,其樂融融。
中間只有一個東宮太監李輔國在斟酒服侍,其余的便都是寧國公主的家人。
朝中李林甫一黨以倒,即將上位的新任宰相楊國忠此時也對東宮眉來眼去,坐在東宮之位上擔驚受怕了十幾年的李亨,現在才算是松了一口氣。
此時眉開眼笑的張婕妤舉起酒杯說道:“如今東宮陰霾已散,多虧宏兒,來,我代你父王敬你一杯。”
這婕妤不是名字,是東宮的一個妃嬪之位的稱呼,地位僅次于太子妃之下,如今東宮沒有太子妃,自然是以她張婕妤為尊。
若是平常,一個駙馬,哪里是受得她敬的一杯酒,但是鄭宏這個駙馬不一樣啊,圣恩榮寵,就是朝中的一品大員都要為之側目。
可鄭宏不是驕躁之人,一見張婕妤敬酒,急忙起身端起酒杯,躬身的干了杯中的酒水,行事極為謙卑禮貌。
張婕妤見他如此,心中對他的印象大好,也是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寧國公主看著自己這個說話辦事近乎完美的夫君,眼神中皆是喜愛和崇拜的神情。
一旁寧國公主的妹妹,和政郡主看著她突然調笑道:“快瞧姐姐看駙馬的眼神,咦,羞死了。”
在座的眾人一聽紛紛的看向寧國公主,寧國公主臉色騰的一下就紅了起來,被人調笑,羞愧無比的她,看著自己這個剛滿十四歲的妹妹,恨得牙根癢癢,可是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
一旁的王婕妤看到寧國公主的窘態,急忙解圍的對和政郡主說道:
“你這個沒大沒小的,你父王和你的三個哥哥都在,怎么說話這般不知禮數。”
和政公主吐了吐舌頭沒有說話,而一旁的二哥李系笑道:
“無妨,四妹向來都是冷冰冰的,今天倒是難得見她有如此女兒姿態,真是難得啊,哈哈。”
李系這么一說,在座的各位皆是哄堂大笑,就連一向嚴肅的李亨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雖然這是家宴,在座的也是家人,可是也搞得寧國公主羞臊的不行,而一旁的王婕妤美目瞪了一眼眾人說道:
“就你們知道欺負伶兒,伶兒,我們走。”
說完便拉起寧國公主離開了,臨走時還回過頭對和政郡主說道:
“你這個惹事精,在這里坐著干什么,還不過來給你姐姐道歉。”
和政郡主撅著小嘴“哦”了一聲便起身跟著王婕妤她們離開了。
看著走遠的三人,李亨心中盡是滿足,但他知道,此時還沒到滿足的時候,于是回過頭來對鄭宏說道:
“如今李林甫在朝中已經不足為俱,被罷免是遲早的事,楊國忠這幾日也頻繁向東宮示好。”
鄭宏一聽,心中想樂,這楊國忠看來是迫不及待的要登上東宮的這條船了。
于是拱手向李亨說道:“李林甫一倒,下一任的宰相非他莫屬,父王跟他搞好關系也并無不可啊。”
李亨搖搖頭,有些無奈的道:“我何嘗不知這道理,但是他昨日親自前來,
說是為豫兒和韓國夫人家的女兒崔氏說親,我這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啊。”
鄭宏聽到這,心中不禁佩服起這個楊國忠來,韓國夫人是楊貴妃夫人長姐,李豫又是何人,那是現在皇室的嫡長孫,如果李亨即位,那他就是未來皇位的第一繼承人,
而楊家的女兒嫁給李豫,那就是未來的皇后。
“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妙啊。”鄭宏想到這急忙問道:“楊家提出聯姻,不知父王是什么意思啊?”
不等李亨說話,一旁的李豫急忙說道:“只要可以拉攏楊家,孩兒愿意娶那崔氏為王妃。”
李亨點頭說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如今豫兒雖有幾房側妃,還沒有納正王妃,如今看來正好啊。”
鄭宏一聽李亨這話,心中有些想翻白眼,自古以來這稍有些勢力的大戶人家,哪個不是把這聯姻之事玩的爐火純青,小到商賈地主,大到官宦皇族,都是利益擺在最前面。
這寧國公主的三個哥哥,年紀都已經二十有余了,側王妃每個人也沒少納,孩子也都生了幾個了,
但就是這個正王妃的位置遲遲不定,不就是等著關鍵時刻聯姻而用嗎。
遠的不說,就說他與寧國公主,不也是也是因為聯姻才走到一起的,好在他二人生活還算幸福,可是能像他們這般幸運的還會有幾個呢。
李亨飲了一口酒說道:“過幾日便是外放的節度使們回朝述職的日子了,陛下有意要將你的新軍政提出來,試探一下眾位節度使的反應,
陛下就此事也詢問過我了,我也贊同。”
節度使回京述職,現在大唐一共有九鎮節度使,除了一人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還有那個有過一面之緣的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外還有七個,能當上一方節度的人,那可都不會好惹的主。
如果知道這條對他們來說非常“炒蛋”的軍政是自己提的,會不會回去以后給他來一出清君側?
鄭宏心里暗暗盤算著:“到時候我要找個事溜出長安城,聽說此時的江南已經相當繁華,何不帶著寧國公主出去走走,看看能不能運氣爆棚,碰上詩仙李白,跟他切磋一二。”
正在鄭宏想入非非之時,李亨又說道:“你要好好的準備一下,那日陛下有意讓你親自把這軍政講給他們聽。”
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