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典型工作任務2 應用建筑工程定額

相關案例

1.某工程有M5水泥砂漿磚基礎120m3,每天有20名專業工人投入施工,時間定額為0.89工日/m3。試計算完成該工程的定額施工天數。

2.某工程砌外墻,墻厚370mm,采用頁巖標準磚,現場攪拌M5混合砂漿,工程量749.20m3,試按本地區的預算定額,指出該分項工程的定額編號、計量單位、定額基價、綜合工日、主要材料用量及直接工程費。

1.2.1 工作任務

了解建筑工程定額的種類,熟悉建筑工程定額的概念和作用,能夠熟練查閱定額并能夠正確使用。

1.2.2 相關配套知識

1.建筑工程定額概述

1)建筑工程定額的產生和發展

定額產生于19世紀末資本主義企業管理科學的發展初期,其產生的原因是高速度的工業發展與低水平的勞動生產率之間的矛盾。

國際公認最早提出定額制度的是美國工程師泰勒,當時,美國正值工業的高速發展階段,但同時由于工人的勞動生產率低下,造成機械的效率未能充分發揮。泰勒在這種情況提出了工時定額,以提高工人的勞動生產率。為了減少工時消耗,泰勒研究改進生產工具設備,并提出一整套科學管理的方法,這就是著名的“泰勒制”。“泰勒制”給資本主義企業理帶來了根本性變革,為提高勞動效率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雖然國際上認為是由美國工程師泰勒最早提出定額制度的,但實際上我國在很以前就存在著定額制度,只不過未明確定額的形式而已。在我國古代工程中,一直都很重視工料消耗的計算,并形成了許多則例。這些則例可以看作工料定額的原始形態。我國在北宋時期就由李誡編寫了《營造法式》,清朝時工部編寫了整套的《工程做法則例》。這些著作對工程的工料消耗量都做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可以認為是我國定額的前身。由于消耗量存在較為穩定的性質,因此,這些著作中的很多消耗量標準在現今的《仿古建筑及園林定額》中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些著作也仍然是《仿占建筑及園林定額》的重要編制依據。

民國期間,由于國家一直處于混亂之中,定額在國民經濟中未能發揮其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時期我國開始興起了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高潮。國家頒布的典型文件有:《1954年建筑工程設計預算定額》《民用建筑設計和預算暫行辦法》《工業與民用建筑預算暫行細則》《建筑工程預算定額》(其中規定按成本計算的2.5%作為法定利潤)。1955年由原勞動部和建筑工程部聯合編制的建筑業全國統一勞動定額,共有定額項目1964個,到1956年增加到8998個,其中定額水平比1955提高了5.2%。1958年到1996年的近10年間,由于受到“左傾”思想的影響,撤銷了一切定額機構。特別是1966年下半年及以后,概預算定額管理遭到嚴重破壞。概預算定額管理機構被撤銷,預算人員改行,大量基礎資料被銷毀,定額被說成是“管、卡、壓”的工具。“設計無概算,施工無預算,竣工無結算”的狀況成為普遍現象。1967年,建筑工程部直屬企業實行經費制度。工程完工后向建設單位實報實銷,從而使施工企業變成了行政事業單位。這一制度實行了6年,于1973年1月1日被迫停止,恢復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施工圖預算、結算制度。1977年,國家恢復重建造價管理機構。1978年,國家計委、國家建委和財政部頒發《關于加強基本建設概、預、決算管理工作的幾項規定》,強調了加強“三算”在基本建設管理中的作用和意義。1985年,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頒發了全國《建筑安裝工程統一勞動定額》(1至18冊)。1988年,建設部成立標準定額司,各省市、各部委建立了定額管理站,全國頒布一系列推動概預算管理和定額管理發展的文件,以及大量的預算定額、概算定額、估算指標。

1995年,建設部又頒發了《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該基礎定額是以保證工程質量為前提,完成按規定計量單位計量的分項工程的基本消耗量標準。在該基礎定額中,按照“量、價分離,工程實體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分離”的原則來確定定額的表現形式。

2)建筑工程定額的概念

在社會化生產中,為了完成某一合格產品,就必須投入一定量的活勞動與物化勞動。在社會生產發展的不同階段,由于生產力水平不同,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活勞動與物化勞動的數量也就不同,但是在一定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總有一個合理的標準,此標準即為定額,因此,定額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機械及其資金的數量標準。

所謂“正常施工條件”是指施工過程符合生產工藝、施工驗收規范和操作規程的要求,并且滿足施工條件完善、勞動組織合理、機械運轉正常、材料供應及時等條件。

也就是說“定額”是規定了生產某種合格產品的人工、材料和機械消耗量的一本書,而人工和機械的消耗量與工人和機械的效率有關,高效率地生產一種產品比低效率地生產同種產品花費的時間少。“定額”是對生產各種產品規定其消耗量標準的一本書。換言之,“定額”是規定了生產各種產品的勞動生產率標準的一本書。隨著社會的進步,勞動生產率也會變化,那么定額也應該變化,所以,定額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勞動生產率的變化是漸進的,是在原來基礎上的變化,因此,定額也就不斷地在原來的基礎上改版。

3)建筑工程定額的特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定額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性。

(1)定額的科學性

定額的科學性首先表現在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制定定額,制定定額要充分考慮客觀施工生產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條件,在分析各種影響工程施工生產消耗因素的基礎上,定額的內容、范圍、體系和水平既要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需要,又要尊重工程建設中的生產消耗。此外,制定定額要同現代科學管理技術緊密結合,充分利用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通過嚴密的測定、統計和分析來確定定額的消耗量。

(2)定額的權威性(法令性)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定額具有法令性,即建筑工程定額經國家主管部門頒發后,具有經濟法規的性質,凡屬于執行范圍內的所有單位都必須嚴格遵守,未經定額主管部門許可,不得隨意改變定額的內容和水平。

目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投資主體和投資渠道的多元化,建筑企業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建設項目競爭報價和建筑產品商品化,定額的法令性已有淡化的趨勢。但是,應該看到,定額在相當大的范圍內和相當長的時間仍將具有很大的權威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定額的水平必然會受到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從而在執行中可能產生定額水平的波動,因此,允許企業在定額的執行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使其體現市場經濟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建筑工程定額既能起到宏觀調控建筑市場的作用,又能讓建筑市場充分發揮調節作用,定額成為社會公認的、具有權威性的控制量,各建筑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定額的權威性是建立在采用先進科學的制定方法基礎上的,定額能正確反映本行業的生產力水平,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

(3)定額的群眾性

定額的群眾性是指定額的制定和執行都必須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首先,定額制定的過程中,必須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群眾中的先進經驗和操作方進行系統的分析、測定和整理,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并吸收工人代表直接參加定額的測定和制定工作;其次,定額的貫徹執行要依靠廣大群眾,并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提高定額水平,積累經驗,為定額的再次調整提供新的經驗依據。

(4)定額的穩定性和時效性

任何一種定額都是一定時期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的反映,因而在一定時期內,定額都表現出穩定的狀態,即定額的穩定性。定額的穩定性是必需的,如果定額經常處于修改變動之中,那么必然造成執行過程中的困難和混亂,很容易導致定額權威性的喪失。另外,定額的編制或修改是一項十分繁重的工作,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數據,進行反復的調查研究、測算、比較、分析、審查,及至最后的印刷、發行工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但是,定額的穩定性是相對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定額就會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的生產力水平,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定額不能再起到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時,定額就需要重新修訂編制了,即定額的時效性。定額的穩定期一般在5~10年之間。

4)建筑工程定額的分類

建筑工程定額種類很多,根據使用對象和組織施工的具體目的、要求不同,定額的形式、內容和種類也不同。定額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如圖1.4所示。

圖1.4 定額按不同方式分類圖

(1)按生產要素分類

①勞動定額。勞動定額是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勞動時間,或者是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合格產品的數量標準。

②材料消耗定額。材料消耗定額是指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條件下,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一定品種、規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結構構件的數量標準。

③機械臺班使用定額。機械臺班使用定額是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利用某種施工機械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機械工作時間,或者在單位時間內機械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標準。

(2)按編制程序和用途分類

建筑工程定額根據定額的編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分為:施工定額、預算定額、概算定額、概算指標和投資估算指標。

①施工定額。施工定額主要用于編制施工預算,是施工企業管理的基礎,施工定額由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機械臺班使用定額三部分組成。

②預算定額。預算定額主要用于編制施工圖預算,是確定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耗用量及其資金消耗的數量標準。

全國各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實物量定額中每個分項工程規定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數量,配合本地區所確定的人工工日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和機械臺班預算價格,制定出適合本地區的相應項目的基價、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費的一種預算價值計算表,稱為單位估價表,單位估價表又稱地區單位估價表。

目前現行的預算定額一般是預算定額與單位估價表合在一起的一種定額,即既有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所必需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耗用量,又有相應的預算價格標準。

③概算定額。概算定額又稱擴大結構定額。主要用于編制設計概算,是確定一定計量單位的擴大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耗用量及其資金消耗的數量標準。

④概算指標。概算指標主要用于投資估算或編制設計概算,是以每個建筑物或構筑物為對象,規定人工、材料或機械臺班耗用量及其資金消耗的數量標準。

⑤投資估算指標。投資估算指標是指在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階段編制投資估算、計算投資需要量時使用的一種定額。投資估算指標非常概略,往往以獨立的單項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項目為計算對象,項目劃分粗細與可行性研究階段相適應。

(3)按定額的適用范圍分類

定額按其適用范圍可分為:全國統一定額、地區統一定額、行業統一定額、企業定額和補充定額。

①全國統一定額。全國統一定額是根據全國范圍內社會平均勞動生產率的標準而制定的,在全國都具有參考價值。如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全國統一建筑安裝工程勞動定額、全國統一安裝工程預算定額等。

②地區統一定額。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的勞動生產率發展極不平衡。對于具體的地區而一言,全國統一定額的針對性不強。因此,各地區在全國統一定額的基礎上,制定了自己的地區定額。地區定額的特點是在全國統一定額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勞動生產率情況而制定的,在本地區的針對性很強,但只能在本地區內使用。

③行業統一定額。行業統一定額是針對某些特殊行業,在其行業內部制定的針對本行業實行的定額,目前建筑、煤炭、化工、鐵道、交通和郵電等部門都有自己的行業定額。

④企業定額。企業定額是指由建筑施工企業具體考慮本企業生產技術組織管理等具體情況,并參照統一定額或主管部定額、地方定額的水平編制的,在本企業內部使用的定額。適用于某些建筑施工水平比較高的企業,隨著企業建筑施工技術和組織管理水平的發展,外部定額不能滿足其需要時而編制的。

⑤補充定額。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一些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也在不斷涌現,現行定額不能滿足需要,重新編制定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再版定額不現實。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補充缺項而編制的定額即補充定額,補充定額以文件或小冊子的形式發布,具有與正式定額同樣的效力。

(4)按適用專業分類

按適用專業分類時,定額一般可分為建筑工程定額、裝飾工程定額、房屋修繕工程定額、安裝工程定額、仿古建筑及園林工程定額、公路工程定額、鐵路工程定額、礦井工程定額等。

2.施工定額

1)施工定額的概念

施工定額是直接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內部施工管理的一種定額。

施工定額是以同一性質的施工過程為對象,確定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完成一定計量單位的某一施工過程所需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消耗的數量標準。

施工定額是為施工生產而服務的定額,是建筑工程定額中分項最細、定額子目最多的一種定額,是基礎性定額。施工定額中只有生產產品的消耗量標準而沒有價格標準,反映的勞動生產率為社會平均先進水平。

2)施工定額的作用

(1)施工定額是施工企業編制施工預算,進行工料分析和“兩算”對比,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

施工預算是根據施工定額和施工圖編制的,施工預算反映了在正常施工條件下勞動消耗的社會平均先進水平,是施工企業內部完成一個建筑產品的計劃成本。認真執行施工預算,能更加合理地組織施工生產,有效地控制施工生產中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消耗,降低工程成本。

“兩算”對比即施工預算與施工圖預算的對比,施工圖預算反映了勞動消耗的社會平均水平,是完成一個建筑產品的預算成本。顯然,“兩算”對比是施工企業為完成建筑產品可能得到的收入與計劃支出的分析對比。通過“兩算”對比分析,可以使施工企業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更加有效地、主動地控制實際成本的消耗,不斷加強企業成本管理。

(2)施工定額是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作業計劃的依據

施工組織設計中有兩項很重要的內容:即施工進度計劃和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施工進度計劃中應包含施工工期的時間安排及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需用量計劃,施工現場平面布置時,也需根據其機械臺班和各種材料需用量計劃來計算各種機械和材料占地面積的大小,而這些工作均要依據施工定額來完成。

(3)施工定額是施工企業向班組簽發生產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的依據

通過簽發生產任務單,將施工任務落實到班組,使班組做到心中有數。生產任務單又是結算時計算工人工資的依據。

通過簽發限額領料單,在施工中能夠及時有效地控制材料用量,降低材料損耗。

(4)施工定額是計取工人勞動報酬,實行按勞分配的依據

施工定額是計算工人計件工資的基礎,通過施工定額,將工人的勞動成果和勞動消耗直接聯系起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5)施工定額是編制預算定額(消耗量定額)的基礎

預算定額(消耗量定額)是在施工定額的基礎上,根據施工定額中人工、機械和材料的消耗標準,并結合預算定額的水平及其適用范圍編制而成的,施工定額是基礎性定額。

3)施工定額的組成

施工定額由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機械臺班使用定額三部分組成。

(1)勞動定額

勞動定額又稱人工定額,反映建筑產品生產中活勞動消耗數量的標準。勞動定額是指在正常的施工生產條件下,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勞動時間,或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

勞動定額按其表現形式的不同,分為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

①時間定額。時間定額是指在正常的施工生產條件下,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勞動時間。它包括準備與結束時間、基本工作時間、輔助工作時間、不可避免的中斷時間及工人所必需的休息時間。時間定額的單位是工日,每一工日工作時間按8h計算。

時間定額的表現形式為:

時間定額的常用單位有工日/m3、工日/m2、工日/m、工日/t等。

②產量定額。產量定額是指在正常的施工生產條件下,在單位時間(工日)內完成的合格產品的數量。產量定額的表現形式為:

③時間定額與產量定額的關系。從時間定額與產量定額的概念和計算公式可以看出,時間定額與產量定額兩者之間互為倒數關系。即

時間定額×產量定額=1

時間定額與產量定額雖然是同一勞動定額的不同表現形式,但其用途卻各不相同。時間定額是完成單位產品所必需消耗的工日數量,便于計算某工程所需要的工日數,編制施工進度計劃,計算工期和核算工資。產量定額是單位時間內完成的產品數量,便于分配施工任務,考核工人勞動生產率和簽發生產任務單。

(2)材料消耗定額

材料消耗定額是指在合理和節約使用材料的條件下,生產單位建筑產品所必須消耗的一定品種、規格的建筑材料的數量標準。在建筑產品中,建筑材料品種繁多,耗用量大,在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中,材料費約占整個工程費用的60%~70%。因此,材料在運輸、儲存、保管、使用過程中,如何合理使用,減少建筑材料的消耗量,降低成本,在工程施工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根據材料使用次數的不同,建筑材料分為非周轉性材料和周轉性材料兩類。

①非周轉性材料。非周轉性材料也稱為直接性材料,它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如水泥、鋼材、砂、石等。

非周轉性材料的消耗量由材料凈用量和損耗量兩部分組成,其相互間關系可表示為

材料消耗量=凈用量+損耗量

材料消耗量=凈用量×(1+損耗率)

②周轉性材料。周轉性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多次反復使用的材料,如:模板、腳手架等。這些材料在施工中不是一次消耗的,而是隨著使用次數逐漸消耗的,故稱為周轉性材料。周轉性材料在定額中是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攤銷的方法計算,一般以攤銷量表示。

(3)機械臺班使用定額

機械臺班使用定額是指在正常的施工生產條件下,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一定品種、規格施工機械的工作時間或某種施工機械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合格產品的數量。機械臺班使用定額以臺班為單位,每一臺班按8h計算,機械臺班使用定額有機械時間定額和機械產量定額兩種表現形式。

①機械臺班時間定額

機械臺班時間定額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某種機械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臺班數量。

當人工配合機械施工時:

②機械臺班產量定額

機械臺班產量定額是指某種機械在合理的施工組織和正常施工的條件下,單位時間內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

當人工配合施工機械施工時:

③機械臺班定額的幾種運算關系

小組成員總工日數=人工時間定額×機械臺班產量定額

人工時間定額=小組成員總工日數×機械臺班時間定額

4)施工定額手冊的組成內容

施工定額手冊主要由目錄、總說明、分部工程說明、分項工程定額項目表及附錄幾部分組成,其主要內容如下。

(1)總說明

在總說明中,主要闡述了施工定額的適用范圍、作用、編制原則和依據、工程質量要求、有關問題的規定及說明等。

(2)分部工程說明

主要介紹了該分部工程的適用范圍、工作內容、質量和安全要求、施工方法、工程量計算規則以及有關規定。

(3)分項工程定額項目表

定額項目表主要列出該分項工程項目的定額編號、項目名稱、計量單位以及完成該分項工程內容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數量標準。在定額項目表的上方列有完成該項工程的工作內容。在定額表的下方列有附注,以說明各工程項目的適用范圍或與其不同時如何調整。

(4)附錄

主要列有混凝土、砂漿配合比,各種建筑材料的名稱、規格及相應的損耗率,工人等級,施工方法、施工規定及示意圖等。

3.預算定額

1)預算定額的概念、作用和組成

(1)預算定額的概念

建筑工程預算定額是指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條件下,規定完成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所必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及其資金的數量標準。預算定額既有消耗量標準又有價格標準,反映的勞動生產率為社會平均水平。

(2)預算定額的作用

建筑工程預算定額是基本建設過程中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文件,它反映了國家允許施工企業和建設單位完成施工任務時消耗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數量限額。這種限額最終決定了國家或建設單位能夠為建設工程向施工企業提供多少物質資料和建設資金,它體現了國家、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的經濟關系。因此,在工程建設中,預算定額發揮著重要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預算定額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確定工程預算造價的依據。

②預算定額是在建筑工程招標、投標中確定標底和投標報價,實行招標承包制的重要依據。

③預算定額是建設單位和建設銀行撥付工程價款、建設資金貸款和編制竣工結(決)算的依據。

④預算定額是施工企業編制人工、材料、機械臺班需要量計劃,統計完成工程量,考核工程成本,實行經濟核算的依據。

⑤預算定額是編制地區單位估價表、概算定額和概算指標的基礎。

(3)預算定額的組成

建筑工程預算定額的組成內容主要有文字說明(包括總說明、分部工程說明)、定額項目表(由工程內容、定額表和附注組成)和附錄三大部分構成。其中,定額項目表中的主要內容是“三量”和“三價”。所謂“三量”是指完成分項工程內容所需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的消耗數量;“三價”是指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的消耗價值標準。

2)實物量定額的概念、作用和組成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并結合建設部提出的控制量、指導價、競爭費和量、價分離的原則,并參照國際慣例,應推行實物法編制預算,因此,相應的定額也應推行實物量定額。

實物量定額是指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條件下,規定完成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所必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的數量標準。

實物量定額主要規定了完成某分項工程內容所需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的數量標準,其作用同預算定額。將定額項目表中內容去掉其費用部分,即為實物量定額。

3)單位估價表的概念、作用和組成

單位估價表是以現行實物量定額或預算定額規定的人工、材料及施工機械消耗量指標為依據,以貨幣形式表示實物量定額或預算定額中每一分項工程單位預算價值的計算表格。單位估價表是實物量定額或預算定額在某個城市或地區的貨幣表現形式。因此,單位估價表的作用與預算定額相同。

4)預算定額與實物量定額的消耗量指標

分項工程定額消耗量指標的確定包括以下幾部分。

(1)確定定額計量單位

定額計量單位應根據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的形體特征及變化規律來確定。

①當物體的斷面形狀一定而長度不定時,宜采用延長米為計量單位,如扶手、裝飾線、雨水管等。

②當物體有一定的厚度,而長度和寬度變化不定時,宜采用m2為計量單位,如樓地面、墻面抹灰、屋面防水等。

③當物體的長、寬、高均變化不定時,宜采用m3為計量單位,如土石方、混凝土、磚石等。

④有的分項工程雖然長、寬、高都變化不大,但重量和價格差異卻很大,這時宜采用t或kg為計量單位,如金屬構件的制作、運輸及安裝等。

⑤有的分項工程還可以按個、組、座、套等自然計量單位,如屋面排水用的水斗、彎頭、出水口等均以個為計量單位。

另外,在定額項目表中,一般都采用擴大的計量單位,如100m、100m2、10m3、100m3等,以方便定額的使用。

(2)按典型設計圖樣測算工程量

分項工程項目包含了所必須完成的全部工作內容,編制定額時,必須根據選定的典型設計圖樣,先標定出本定額項目的施工過程的工程量,才能綜合出每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項目或結構構件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機械消耗量指標。

(3)確定人工消耗指標

預算定額或實物量定額中人工消耗指標是指完成該分項工程所必需消耗的各種用工數量。包括基本用工、輔助用工、超運距用工和人工幅度差四部分。

①基本用工。基本用工是指完成該分項工程所需的主要用工量。例如:磚墻砌筑中的砌磚、材料運輸、調制砂漿等的用工。《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中的基本用工是以現行全國《建筑安裝工程勞動定額》為基礎編制的,其計算公式為

基本用工量=∑(工序工程量×相應時間定額)

②超運距用工。超運距用工是指預算定額中規定的材料、半成品、構件等的平均運距超過勞動定額規定的運輸距離的用工量。

超運距=預算定額取定的運距-勞動定額取定的運距

超運距用工量=∑(超運距運輸材料數量×相應時間定額)

③輔助用工。輔助用工是指勞動定額內不包括但預算定額內又必須考慮的工時,主要是指施工現場發生的加工材料等的用工,如篩砂子、淋石灰膏、整理模板等的用工。

輔助用工量=∑(加工材料數量×相應時間定額)

④人工幅度差。人工幅度差主要是指預算定額與勞動定額由于定額水平不同而引起的水平差,此外,還包括勞動定額中未包括,但在一般施工作業中又不可避免的用工,如各工種間工序搭接、交叉作業時不可避免的停歇工時消耗,工程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驗收等所占用的時間,班組操作地點轉移的用工等。其計算采用乘系數的方法。人工幅度差系數一般取為10%~15%。

人工幅度差用工量=(基本用工量+超運距用工量+輔助用工量)×人工幅度差系數

綜上所述,人工消耗量指標為

定額人工消耗量指標=(基本用工量+輔助用工量+超運距用工量)×(1+人工幅度差系數)

(4)確定材料消耗指標

預算定額或實物量定額的材料消耗量指標是由材料的凈用量和損耗量兩部分構成。現以磚砌體為例說明。

①確定主要材料消耗量指標。主要材料是指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此類材料的定額消耗量是材料總消耗量,由材料的凈用量和損耗量組成。其計算公式同施工定額中材料消耗定額。

以磚砌體材料消耗量的計算為例,現計算

每1m3標準磚砌體,不同厚度磚墻的材料凈用量如下:

式中 墻厚——半磚為0.115m,一磚墻為0.24m,一磚半墻為365m,二磚墻為0.490m;

墻厚磚數——半磚為0.5,一磚墻為1,一磚半墻為1.5,二磚墻為2;

標準磚長——0.24m;

標準磚厚——0.053m;

灰縫厚——0.01m。

則    標準磚尺寸:長×寬×厚為0.24m×0.115m×0.053m

砂漿凈用量=1-標準磚凈用量×每塊標準磚的體積

【例題1.1】 試計算240mm厚標準磚外墻1m3磚砌體中磚和砂漿的消耗量。經測算磚和砂漿的損耗率均為1%。

砂漿的凈用量=1-529.10×0.24×0.115×0.053=0.226(m3

磚的消耗量=529.1×(1+1%)=534.39(塊)

砂漿的消耗量=0.226×(1+1%)=0.228(m3

將不同墻厚分別代入上式,則標準磚凈用量和砂漿凈用量見表1.1。

表1.1 1m3磚砌體的標準磚凈用量和砂漿凈用量

②確定次要材料消耗量指標。預算定額或實物量定額中對于用量很少,價值又不大的次要材料,估算其用量后,合并成“其他材料費”或“材料采管費”,以元為單位列入定額表中。

③周轉性材料。周轉性材料的定額消耗量是材料的攤銷量,即多次使用,以逐次分攤的形式進入材料消耗量定額中。

(5)確定機械臺班消耗指標

預算定額的施工機械臺班消耗指標又稱機械臺班使用量,計量單位是臺班。它是指在合理使用機械和合理施工組織條件下,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機械臺班數量的標準。預算定額的機械臺班消耗量指標,一般是按全國統一勞動定額中的機械臺班產量,并考慮一定的機械幅度差進行計算的。大型機械和專業機械,應增加機械幅度差,中小型機械,不增加機械幅度差。

機械幅度差是指全國統一勞動定額規定范圍內沒有包括而實際中必須增加的機械臺班消耗量。機械幅度差系數,一般根據實測或統計資料取定,也可采用以下數值:土方機械25%,打樁機械33%,吊裝機械30%。砂漿、混凝土攪拌機由于按小組配用,以小組產量計算機械臺班產量,不另增加機械幅度差。其他分部工程中如鋼筋、木材、水磨石加工等各項專用機械的幅度差為10%。

預算定額機械臺班使用量=勞動定額機械臺班消耗量×(1+機械幅度差)

5)預算定額中基礎單價的編制

上述各分項工程人工消耗指標、材料消耗指標和機械臺班消耗指標構成了預算定額的主體內容,相對應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費之和構成了預算定額中某分項工程的預算定額基價。

要確定某分項工程的預算定額基價還需確定相應的基礎單價。基礎單價包括人工工日單價、材料預算單價和機械臺班單價。根據分項工程的人工、材料、機械消耗指標和基礎單價可以計算出該分項工程的人工費基價、材料費基價和機械費基價,預算定額基價構成及其相互關系如圖1.5所示。

圖1.5 預算定額基價構成及其相互關系

預算定額的基價確定

某分項工程定額基價=人工費基價+材料費基價+機械費基價

其中:    人工費基價=人工消耗指標×人工工日單價

材料費基價=∑(材料消耗指標×材料預算價格)

機械費基價=∑(機械臺班消耗指標×機械臺班單價)

由于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單價隨市場變化,在有的預算定額中,對一時未確定或不便統一規定的材料、機械的單價的內容,只列出消耗數量,未列出全部費用。

下面介紹基礎單價的確定方式。

(1)人工工日單價的確定

人工工日單價又稱工人日工資標準,是指一個建筑工人工作一個工作日在計價時應計入的全部人工費用。

人工工日單價基本上反映了建筑工人的工資水平和一個工人在一個工作日中可以得到的勞動報酬。按照現行有關規定,其內容組成如圖1.6所示。

(2)材料預算價格的確定

材料預算價格是指材料由提貨地點,經中間運轉,到達施工工地倉庫或施工現場并經檢驗合格后的全部價格。

圖1.6 人工工日單價內容組成圖

預算價格包括材料的原價、包裝費、運雜費、采購及保管費、檢驗試驗費等。因此,材料預算價格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①材料原價。材料原價是指材料直接向生產廠家采購的出廠價。在確定原價時,同一種材料因產地或供應單位的不同而有幾種價格時,應根據不同來源地的供應數量及不同的單價,計算出加權平均原價。加權平均原價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②材料的包裝費。材料包裝費是指為了便于材料運輸,減少損耗,以及保護材料而進行包裝所需要的費用。材料包裝費的計算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a.材料由生產廠家負責包裝時,其包裝費已計入材料的原價中,不再另計算包裝費。但包裝品有回收價值者,應從材料預算價格中扣回包裝品回收價值。

b.采購單位自備包裝材料時,包裝費應按包裝品周轉使用次數分攤計算,并計入材料預算價格中。

c.租賃包裝,需采用向專業生產廠家或經營單位租賃的包裝器具,包裝租賃費按提供租賃單位的規定計算。

③材料的運雜費。材料的運雜費是指材料由其來源地(或提貨地點)起(包括中間倉庫轉達)運至施工工地倉庫或堆放場地后,全部運輸過程中所支付的一切費用。

④材料的采購保管費。材料的采購保管費是指材料供應部門在組織采購供應和保管材料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采購及保管費率綜合取定值一般為2.5%(其中采購費率為1%,保管費率為1.5%)。由建設單位供應材料到現場倉庫時,施工單位只計取保管費。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費率。

⑤檢驗試驗費。檢驗試驗費包括對材料進行的物理性能檢驗、化學性能檢驗、按照材料合格標準要求進行的各種檢驗試驗所消耗的全部檢驗試驗費。

根據以上五種費用的計算,可以綜合成以下材料預算價格公式:

材料預算價格=(材料平均原價+包裝費+運雜費)×(1+采購及保管費率)+檢驗試驗費-包裝品回收價值

(3)機械臺班單價的確定

施工機械臺班單價按費用因素的性質,分為一類費用(又稱不變費用)和二類費用(又稱變動費用)。一類費用包括折舊費、大修理費、經常維修費、替換設備費、潤滑材料及擦拭材料費、安裝拆卸及輔助設施費等;二類費用包括機上操作人員工資、燃料動力費及牌照費等。

6)預算定額的應用

預算定額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確定工程造價的主要依據,定額應用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建筑工程造價。在編制施工圖預算時,通常會遇到以下三種情況:定額的直接套用、定額的換算、定額的補充。

(1)預算定額的直接套用

當施工圖的設計要求與預算定額的項目內容一致時,可直接套用預算定額。在編制單位工程施工圖預算的過程中,大多數項目可以直接套用預算定額。套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根據施工圖、設計說明和做法說明,選擇定額項目;

②要從工程內容、技術特征和施工方法上仔細核對,才能較準確地確定相對應的定額項目;

③分項工程的名稱和計量單位要與預算定額相一致。

【例題1.2】 采用現場攪拌M5水泥砂漿砌頁巖標準磚基礎31m3,試根據2012年《天津市建筑工程預算基價》及相關資料,計算完成該分項工程的人工、材料、機械消耗量及定額直接費。

【解】

a.根據分項工程的工作內容和《天津市建筑工程預算基價》的相應內容,確定套用定額編號為3-1,計量單位10m3

其中:

人工消耗量指標

綜合工=12.18工日/10m3(77元/工日)

材料消耗量指標

頁巖標準磚=5.236千塊/10m3(561.87元/千塊)

基礎用砂漿(綜合強度等級)=2.36m3/10m3

工程用水=1.05m3/10m3(7.85元/m3

材料采管費=74.54元/10m3

機械臺班消耗量指標

400L灰漿攪拌機=0.39臺班/10m3

b.計算該分項工程人工、材料、機械消耗量。

人工消耗量為

工日數=31/10×12.18工日=37.758工日

材料消耗量為

頁巖標準磚=31/10×5.236千塊=162.316千塊

M5水泥砂漿=31/10×2.36m3=7.316m3

工程用水=31/10×1.05m3=3.255m3

機械消耗量為:

400L灰漿攪拌機=31/10×0.39臺班=1.209臺班

c.計算該分項工程定額人工費、定額材料費、定額機械費及定額直接費。

根據2012年《天津市建筑工程預算基價》參考價目,查3.1的每10m3頁巖標準磚基礎定額:

預算定額基價3-1=4722.46元/10m3

其中    人工費基價=937.86元/10m3

材料費基價=3623.94元/10m3

機械費基價=51.80元/10m3

管理費基價=108.86元/10m3

則該分項工程的定額直接費=31/10×4722.46元=14639.63元

其中    定額人工費=31/10×937.86元=2907.37元

定額材料費=31/10×3623.94元=11234.21元

定額機械費=31/10×51.80元=160.58元

定額管理費=31/10×108.86元=337.47元

(2)預算定額的換算

在確定某一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的預算價值時,如果設計圖紙中某些分部分項工程項目的內容與定額不完全一致,且定額規定允許換算時,即可將定額中與設計圖不一致的內容進行調整,根據定額規定的范圍、內容和方法進行換算取得一致,此過程即為定額的換算。

定額的換算必須根據定額總說明和各分部工程有關說明和工程量計算規則規定,在定額允許換算范圍內執行。定額規定允許換算的類型一般分為:價差換算和其他換算。

①價差換算

價差換算是指設計采用的材料、機械等品種、規格與定額規定不同時所進行的價格換算。如砂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需作的價格換算;鋼材種類、木材種類不同需作的價格換算等。

定額價差的基本思路是:根據選定的預算定額基價,按規定換入增加的費用,減去扣除的費用。用下列表達式表述:

換算后定額基價=原定額基價+換入的費用-換出的費用

對于砂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需作的價格換算,則可以表達為:

換算后定額基價=原定額基價+定額用量×(換入單價-換出單價)

換算后的定額編號應在原定額編號右下角注明“換”字。

【例題1.3】 某老年活動中心屋面板采用現澆板,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20,按施工組織設計為現場攪拌混凝土,試確定其預算基價。

【解】

a.根據分項工程的工作內容和2012年《天津市建筑工程預算基價》的相應內容,確定套用定額編號為4-41。4-41的混凝土為預拌AC30混凝土,與設計項目不符,根據定額有關說明,可以進行換算。

定額基價4-41=5654.93元/10m3

AC30混凝土用量=10.15m3/10m3

b.從定額附錄中查出,預拌AC30混凝土單價為442.73元/m3,現澆C20混凝土單價為379.20元/m3

c.換算后基價4-42換=5654.93+10.15×(379.20-442.73)

=5010.10元/10m3

②定額按說明的有關規定進行換算

在定額文字說明中或定額表下方的附注中,經常會說明如果出現哪些特殊情況,應乘以相應系數的規定,也是定額換算的一種。

例如,2012年《天津市裝飾裝修工程預算基價》第三章天棚工程中,有關抹灰定額中說明:本章中抹水泥砂漿及混合砂漿,均系中級抹灰水平。當設計要求抹灰不壓光時,其人工費和管理費均乘以系數0.87,即換算后定額基價為

換算后的定額基價=原定額基價人工費×0.87+原定額基價材料費+原定額基價機械費+原定額基價管理費×0.87

(3)預算定額的補充

在編制建設工程預算、招標標底、投標報價、工程結算時,對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工程項目,屬于設計中出現而定額中缺少的項目時,應編制一次性補充定額。其編制的方法是:材料用量可按照圖紙的構造做法及相應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并加上規定的損耗量;人工工日用量可按勞動定額;機械臺班使用量用類似定額進行計算確定。然后乘上人工工日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及機械臺班單價,即得到補充定額。補充定額的編號一般寫成章—補1、2……

編制好的補充定額,如果是多次使用的,一般要報有關主管部門審批,或與建設單位進行協商,經同意后再列入工程預算表正式使用。

4.全國統一基礎定額簡介

1)基礎定額的概念

為了使全國的工程建設有一個統一的計價核算尺度,用以比較、考核各地區、各部門工程建設經濟效果和施工管理水平,1995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以建標〔1995〕736號文件通知發布《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土建工程)GJD-101—1995和《全國統一建筑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則》GJDGZ-101—1995,并于發布之日起開始執行。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主編的建筑工程基礎定額是一種技術經濟法規,與其他規范、規程標準及驗收規范一樣,具有指令性性質,但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征的需要,它在一定范圍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導性性質,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可以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建筑工程基礎定額是完成規定計量單位分項工程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的消耗量標準。建筑工程基礎定額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條件,目前多數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機械裝備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藝、勞動組織為基礎,并依據現行有關國家產品標準、設計規范和施工驗收規范、質量評定標準、安全操作規程編制的,并參考了行業和地方標準,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設計、施工資料和其他資料,反映了社會平均消耗水平。

建筑工程基礎定額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適用于海拔高程2000m以下,地震烈度7度以下地區。超過上述情況時,可結合高原地區的特殊情況和地震烈度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辦法。

2)基礎定額的性質

全國統一基礎定額是完成規定計量單位分項工程計價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消耗量標準。它只有定額消耗量而沒有價,是完全意義上的定額,不能直接用于編制概預算。

3)基礎定額的作用

(1)基礎定額是統一全國建筑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則、項目劃分、計量單位的依據。

(2)基礎定額是編制建筑工程(土建部分)地區單位估價表,確定工程造價編制概算定額及投資估算指標的依據。

(3)基礎定額是制定招標工程標底、投標報價和編制地區定額、企業定額的基礎。

(4)基礎定額是編制工程預算和工程量清單及確定建筑工程消耗量的依據。

4)基礎定額的內容

《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主要由總說明、分部分項工程目錄、分部工程說明、分項工程定額項目表和附錄等組成。與基礎定額配套使用的《全國統一建筑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則》主要由總則、建筑面積計算規則和土建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則等幾部分組成。

(1)總說明、分部分項工程目錄、分部工程說明

在總說明中,主要闡述基礎定額的用途、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和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消耗量的確定,使用中應注意的事項和有關問題的說明。

定額的目錄要求列出每個分部工程中各主要分項工程名稱,既要表達出整個定額項目的內容,以便查找方便;又要使其不要太繁瑣,以供編制基價表時便于整理。

分部工程說明主要說明了分部工程定額中所包括的主要分項工程以及使用定額的一些基本規定和注意事項。本定額采用了與國際統一的作法,將工程量計算規則另行編制成單行版本,命名為《全國統一建筑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則》GJDGZ-101—1995,與《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GJD-101—1995同時頒布執行,所以,在基礎定額中就不再列入工程量計算規則。

《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中的分部工程目錄見表1.2。

表1.2 基礎定額中各章節項目一覽表

(2)分項工程定額項目表

分項工程定額項目表主要由工作內容、定額表和附注三部分組成。工作內容位于定額項目表的左上方,主要說明本定額項目包括的主要工序。同時,在定額項目表的右上方列有定額的計量單位。

在定額項目表內,列有完成定額計量單位產品所必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的數量標準。

附注位于定額項目表的下方,進一步說明各子項目的適用范圍或與定額有出入時如何進行修正。

(3)定額附錄

附錄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表,耐酸、防腐及特種砂漿、混凝土配合比表,抹灰砂漿配合比表和砌筑砂漿配合比表。各種配合比表是確定定額消耗量的基礎,如實際與定額不同時,可據此進行換算。

《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統一用表格形式表達,見表1.3。

表1.3 《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砌筑磚基礎、單面清水墻

5.企業定額

1)企業定額的概念

企業定額是指施工企業根據本企業的施工技術、管理水平以及有關工程造價資料制定的,并供本企業使用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消耗量標準。

企業定額是由企業自行編制,只限于本企業內部使用的定額,例如施工企業附屬的加工廠、車間為了內部核算便利而編制的定額。至于對外實行獨立核算的單位如預制混凝土和金屬構件廠、大型機械化施工公司、機械租賃站等,雖然它們的定額標準并不納入建筑安裝工程定額系列之內,但它們的生產服務活動與建設工程密切相關,因此,其定額標準、出廠價格、機械臺班租賃價格等,都要按規定的編制程序和方法經有關部門的批準才能在規定的范圍內執行。企業定額只在企業內部使用,是企業素質的一個標志。企業定額水平一般應高于國家現行定額,才能滿足生產技術發展、企業管理和市場競爭的需要。

2)企業定額的特點

(1)企業定額應以本企業的“平均先進水平”為原則進行編制,與所在地消耗量定額采取的“社會平均水平”的編制原則相比,企業定額的編制水平要偏高。

(2)企業定額真實地反映了施工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和生產消耗水平,應表現出本企業在某些方面的優勢。

(3)建設工程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以后,招標人基本按照“合理低價中標”的評標、定標原則擇優確定中標施工企業。

(4)企業定額反映本企業的平均先進水平,因此只能作為本企業的管理工具或本企業投標報價使用。定額水平不能滿足其他企業的實際情況,也不能作為其他企業的通用管理工具。

(5)企業定額中所有的人、材、機單價都是動態的,具有市場性。

3)企業定額的作用

(1)企業定額是施工企業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進行市場競爭、實行自主投標、編制合理投標報價的最重要依據。

(2)企業定額是強化企業基礎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綜合素質的重要依據。

(3)企業定額不僅是投標報價的依據,而且也是項目經理部編制施工方案,確定項目目標成本,進行項目成本分析與核算的重要依據。

(4)企業定額是項目經理部編制生產計劃、控制施工進度、實現合同工期目標的重要依據。

(5)企業定額是項目經理部簽發施工班組任務單、考核班組勞動生產率指標及實行班組限額領料的重要依據。

(6)企業定額有利于發展和推廣先進技術、先進生產力,為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

4)企業定額的編制原則

(1)平均先進性原則。企業定額應采取平均先進的編制水平,即定額水平應該能夠反映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及技術能力以及企業的設備裝備水平,并保證施工班組在操作過程中都能達到或實現定額各項消耗量水平的要求。

(2)簡明適用原則。企業定額的項目設置應不追求版式與花樣,而注重適用性與可靠性,就企業定額的內容和形式而言,即要方便于定額的貫徹執行。

(3)“專家為主、群專結合”的原則。編制企業定額,要以專家為主,這是實踐經驗的總結。既要保證各項定額數據的采集來自于生產一線,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又要保證企業定額對生產實踐過程有直接的指導作用。

(4)獨立自主的原則。在編制企業定額時,應根據本企業的建制配置與管理模式等特點形成本企業的定額模式,或者參考一些為企業所使用并且證明是非常適用的定額項目加以利用,不要盲目套用或硬性套搬省、市預算定額項目或其他企業的定額項目,應使企業定額具有鮮明的企業個性。

(5)時效性原則。隨著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使用以及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定額也要保證滿足這些實際需求,定額工作者要加強基礎工作,隨時將先進技術與科學手段融入定額項目中。

(6)企業定額的編制應采取保密的原則。企業定額是企業的一項專利技術,也是企業的財富和資產,從定額原始數據的采集到分析加工直至形成一套完整的企業定額,凝聚了編制人員的辛勤勞動和心血,應該采取保密的原則保護企業創造的財富。

5)企業定額的編制依據

(1)《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地區建筑裝飾工程預算定額、企業所在地區的相關法規與政策等;工程所在地區勞務市場、建筑裝飾材料市場、機械設備租賃市場月、季度價格信息等。

(2)國家規定的現行建筑裝飾工程設計規范、施工規范;現行質量與安全標準及操作規程;建筑工程設計標準圖集及其相關的裝飾技術資料等。

(3)本企業積累的各項有關建筑工程的原始數據及原有統計資料,包括企業原有建筑工程定額數據庫、已完成的建筑工程的統計資料、企業歷年統計分析資料、企業投標資料和企業其他管理資料等。

(4)本企業的平均技術等級、企業技術裝備能力、企業綜合管理費用的測定資料與統計分析資料等。

練習

一、判斷題

1.在定額項目表中,一般都采用m、m3等單位。( )

2.機械時間定額與機械產量定額互為倒數。( )

3.預算定額較施工定額水平偏高。( )

4.編制預算定額時,所有項目均應劃分得細一點,但不是越細越好。( )

5.概算定額是以預算定額為基礎編制的。( )

6.企業定額水平較預算定額水平偏高。( )

7.勞動生產率水平越高,勞動與物質消耗數量就越少,施工定額水平也越高。( )

8.施工定額反映的是平均先進水平,預算定額反映的也是平均先進水平。( )

二、選擇題

1.勞動消耗定額的主要表現形式是( )。

A.時間定額  B.人工消耗定額

C.預算定額  D.施工定額

2.生產某產品的工人小組由3人組成,其時間定額為0.65工日/m3,則其產量定額為( )m3/工日。

A.0.51  B.1.95

C.1.54  D.4.62

3.下列時間中在定額中不予考慮的是( )

A.休息時間  B.準備與結束時間

C.多余工作時間  D.不可避免的停工時間

4.在定額使用范圍上,( )是工程建設定額中分項最細、定額子目最多的一種定額。

A.施工定額  B.預算定額

C.概算定額  D.概算指標

5.預算定額中的人工工日消耗量與勞動定額相比,主要的差額就在于( )。

A.超運距用工  B.輔助用工

C.人工幅度差  D.其他用工

知識拓展

專項技能訓練 單位估價表的編制

【訓練目的】 編制10m3多孔磚墻單位估價表。

【能力目標】 通過訓練,掌握單位估價表中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費的計算方法。

【資料準備】

1)全國或地區編制的現行預算定額。

已知《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土建工程)GJD-101—1995中多孔磚墻項目定額,內容見表1.4。

表1.4 磚墻(實物量定額)

2)本地區建筑安裝工人的人工工日單價。

3)本地區材料預算價格。

4)本地區施工機械臺班單價。

5)國家或地區對編制單位估價表的有關規定及計算手冊等資料。

某地區砌筑砂漿配合比見表1.5。某地區人工及各種材料各種機械臺班預算價格見表1.6。

【課堂互動】 表1.5中不同級別1m3砌筑砂漿預算價值是如何確定的?

【訓練步驟】

1)選定適合本地區的估價表的分項工程項目名稱。

2)根據基礎定額或預算定額抄用選定項目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數量。

3)根據本地區價格抄用人工、各種材料及各種機械臺班的單價。

4)計算分項工程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和基價。

5)復核計算過程。

表1.5 砌筑砂漿配合比

表1.6 人工及各種材料、各種機械臺班預算價格

綜合表1.4、表1.5和表1.6可得出其單位估價表1.7。

表1.7 磚墻(單位估價表)

課堂互動: 表1.7中不同厚度10m3多孔磚墻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及預算基價是如何確定的?

分析與指導: 在計算分項工程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和基價時,應依據已有消耗量定額,考慮當時當地人工、材料及機械臺班的單價進行確定。

討論與創新: 上表中的工、料、機消耗量是以《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為基礎編制的,各企業在確定自己的企業定額時,工、料、機消耗量及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的單價應如何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仁县| 格尔木市| 西峡县| 周口市| 美姑县| 建湖县| 鄱阳县| 深圳市| 孟村| 浏阳市| 罗源县| 贵定县| 阿拉善右旗| 平罗县| 梁平县| 新营市| 新丰县| 清水河县| 临清市| 东光县| 谢通门县| 米易县| 马尔康县| 保康县| 霍林郭勒市| 昌乐县| 久治县| 新津县| 祁门县| 武邑县| 宁陕县| 如东县| 连江县| 井冈山市| 东莞市| 湖州市| 轮台县| 怀来县| 新泰市| 绥棱县| 缙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