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尋根導據
- 鄧學文武俠小說集之三角鎮
- 鄧學文
- 2024字
- 2019-01-26 18:37:10
楊樹第一件事便是招來了那天所有來到現場的人。這當中自然也有秀才與龍四,連秀才與龍四都夠瞞過去的人除非是大羅神仙。
“事發太突然了,當時我與龍爺還有駙馬剛剛監督著驗收完畢,四周有二千御林軍頭朝外警戒著。誰知道兩千人突然象喝醉了酒似的東倒西歪倒起了一片。龍爺卻嗖的一下竄起向校隊場的南方撲去,我當即想也沒想便跟了過去。可追到半程什么也沒有看見便向回來,到了地頭才發現駙馬爺倒地不醒人事便趕緊急救。當時還沒有發現銀子沒了,等駙馬爺醒過來時才見一院子的銀子一塊兒也沒了。當時大家都懵了,三十萬兩,五六十馬車一下子說沒就沒了簡直都成了笑話。我站在那里又從頭捋了一遍,從見到士兵倒下,龍四爺追,我也追。往返不到二刻鐘,回來見駙馬爺暈倒我們立刻急救。駙馬爺醒了才發現銀子沒了。五六十馬車的銀子得多大的隊伍,前后只有兩刻鐘。就是讓他跑,他能跑的過咱們嗎?我當即飛身上了點將臺,又順著點將臺問四周觀看。什么都沒有,這不奇怪嗎?“秀才頭搖的跟貨郎鼓一樣。
“四爺,當你發現了什么?要向南追?”
“我什么也沒發現。“
“只是兩千多人圍成的一個大圈子。人突然倒下去,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中毒。”
“對中毒,兩千人集體中毒,下毒的最佳方法便是借用風。那天正好是南風,我下意思的向南追去。可追了一階段又感覺到不妥連忙往回返…。“
“士兵是什么時侯醒過來的?“
“半個時辰后。”
“當時有沒有想過大家中的什么毒?“
“沒有,銀子沒了當時就亂成了一團還那有心思想那些。“
二千士兵,三十萬兩銀子。如果每人拿走一百五拾兩銀子應該不會被發現的。如果是集體做案那也太聳人聽聞了吧?我在操場上踱著步,腦子不停的翻騰著。
“士兵現在都在那里?“
“在西面的兵營,已經控制了人身自由。“
“噢!你們一直沒有出去追。”
“沒有,我跟秀才都在高處觀望著。他們根本沒有逃出去的可能。“龍四斬釘截鐵的說。
“那么也就是說銀子根本就沒有走遠,現在還在這里的某地方?“
“那就不知道了,反正整校隊場我們都搜過了,連個銀子的渣都沒有發現。“秀才也跟著說。
楊樹來到了那天在場的衛隊跟前:“你們早晨吃的什么飯?“
“饃與咸菜。”
“你們每天都一樣嗎?“
“不一定。“
“噢!為什么?“
“只有有任務時才會加菜或者是粥。“
“管理伙食的是那一位?“
“我就是。“這時在周邊的一個管事連忙出隊。
“饃與咸菜都由你負責?”
“對,這兩千人都由我負責。“
“咸菜由那里來的?“
“就在校對場西邊專門負責腌制的。“
“你管理分配的?“
“也就是去領取,回來后大家一起動手洗洗切切。“
“你說的大家是伙房還是所有人?“
“伙房,那能都作飯哪!“
“去領咸菜時是已經有了目標還是臨時決定?“
“自然是人家讓拿那缸拿那缸了。“
“沒你事了,跟我去趟供應處吧?“
供應處里亂成了一片,隨處可見一堆堆的蘿卜、白菜與一大片的缸:“請這里的管事出來一趟?”
這時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走了出來:“請問有什么吩咐?“
“出事的那天早晨誰負責分發咸菜的?”
“噢!張三,他今天沒來。“
“休息幾天了?“
“就今天沒來。“
“知道他家嗎?“
“不知道?他一直都以兵營為家。“
“也就是說他在兵營的宿地?“
“應該是的。“
“去把他找來?“楊樹說完沖著秀才一努嘴。
張三死了,內力震斷了經脈。渾身軟的象根煮熟的面條,線索斷了。
楊樹看著龍四,以他的經驗應該想到的第一個問題便應該是食物中毒,因為普天之下還沒有任何一個人或是組織能一下子讓兩千人中毒的。他突然想到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駙馬爺幾時到了校對場?“
“他頭天晚上就過來了。“
“負責驗銀的是些什么人?“吃罷了午飯,楊樹接著問到。
“是國庫的驗員與軍方的驗員各自一百人同時驗收。“
“當時他們人哪?“
“驗完便走了,各自歸隊。“
“他們走后多長時間出的事兒?”
“大概一刻鐘左右。“
“一刻鐘能赱出校對場嗎?“
“從這里出發最低兩刻鐘。“
“快另人趕緊去找檢驗員。“
一切就晚了,一百名國庫的檢驗員全部的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怎么辦?“秀才連忙問到。
“不用急,找到了也沒有用。“
“叫人備幾匹馬來。“
大家對于楊樹的作法都感到了稀異:“在找幾個騎馬時間長的有經驗的來。“
他看著面前的幾位長者:“你們騎馬在校對場中由外向里轉圈騎,有了異常情況告訴我知道嗎?“
大家都退到了點將臺,不知楊樹的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五萬人的校對場十匹馬拉成了斜線慢慢的在跑著,半個時辰后便真有了線索。在距離案發現場一里地的地方,一個地道被挖了出來。可除了一百具尸體外連半兩銀子都沒有發現。整個地道穿過了校對場上口卻是一家絲織紡的染房。
“下一步怎么辦?“
“自然去找鼠道人。“
“誰是鼠道人?“
“到了你就清楚了。“
楊樹很快就找到了鼠道人,那不過是群挖煤的黑鬼而已。
“咱們臨安府附近還有多少你們這種人?“
“沒有了就這些。“
“很好,我問你們答,千萬不要撒謊,否則,“楊樹一抬手向著石桌切去,一塊三寸多厚的石塊如同豆腐一樣被劈了下來:“如同此物。”他的臉陰沉的極其兇惡,仿佛隨時隨地都要吃人一樣。
“最近一段時間誰接到過挖地道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