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立規
- 明末闖王一小兵
- 昊天不當玉帝
- 2365字
- 2019-04-01 20:06:52
這場斗毆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張棟梁被打的那一拳,這僅僅只是一個導火索罷了。兩方本來是敵人,因為張殳墨的存在,所以兩方人才能在一個鍋里吃飯,但是之前的矛盾并沒有消失,而是因為比武爆發了出來,張殳墨知道這里面的隱患,本來準備明天再著手解決的,沒想到當天就爆發了出來,不過這對張殳墨來說是一件好事。
就算是張殳墨在這個隱患不爆發的時候去解決,都不敢保證是否還會留下后患,這個后患如果在日后爆發的話將不僅僅是斗毆這么簡單了,很有可能將會把他的一番心血毀于一旦。
“現在我也不管你們是誰先動的手,既然此事因張棟梁而起,那么來人張棟梁私下無事斗毆,以至差點引起營亂,按軍規當斬!張棟梁你可服氣?”
“小弟認,可是......”
“那就好,不過你是我的親弟弟,父親去世囑咐我要好生帶你,我答應了,父親去世,便長兄如父,子不教父之過,你犯下如此大錯,應該由我來承擔,所以今日我代弟受罰以正軍規,我死后敢死營頭領之位由趙繼宗接任,還望繼宗能后善待敢死營的弟兄們,墨在此先行謝過了。來吧哪位兄弟給墨一刀?”
場上眾人聽見張殳墨的命令嘩啦啦跪下一片,無一人敢去執行這個命令。
“你們這是什么意思?逼宮嗎?為將者當善罰分明,不能因為張棟梁是我親弟就可無視軍規,好既然你們不執行那我親自來。”
說完張殳墨拔出自己的腰刀就向著自己的脖子抹去,還沒等張殳墨把刀放到脖子上,小蛇李旺等人就一個健步竄上臺子抱腿的抱腿、奪刀的奪刀。
小蛇哭著對著張殳墨說:“大哥,還請大哥收回成命,我小蛇無名無姓,從小到大除了養我到大的老父,也就大哥您對我最好了,如今您帶棟梁受過以正軍規,那么小蛇我也絕不獨活,我必將隨大哥而去。”
場下不管敢死營的老人還是鎮西衛的俘虜,都跪倒在地喊著:“請頭領收回成命!”
張棟梁也知道哥哥這么做完全是因為自己,可是他又不知道說什么,只能跪在地上低聲哭泣。
張殳墨看著攔著自己的手下,心中甚是欣慰,自己這么長時間的大哥沒有白當,張殳墨不怕他們攔,就怕他們不攔,他自己是不想死的,如果沒人攔把他不尷不尬的架在那兒,這場戲就沒法演了。
張殳墨心中暗喜,但是面上卻是糾結不已。
“可是如果不代弟受罰,今后軍規該如何立足?”
趙繼宗在一旁抱著張殳墨的胳膊急忙接話:“頭領古人言‘刑不上君主’才有當年曹操削發代首,頭領身為敢死營的一軍之主,敢死營上上下下如何能夠離開頭領的帶領?如果沒有頭領我們日后不知該如何是好,還請頭領為了大局,為了兄弟們效仿曹操削發代首以正軍規。我想日后敢死營上下也不敢有人視軍規為無物,還請頭領三思啊。”
“還請頭領三思。”臺下一陣山呼之聲掀起陣陣音波。
“好吧,既然爾等如此堅持,墨不得不為眾人考慮,只能效仿先賢削發代首以正軍規。”說著一把搶過李旺手里的腰刀,散開發髻一刀把三尺長發輕松割去。
張殳墨把長發遞給王耿:“把我長發掛在營旗最高處傳視眾人以正軍規。”
“好了你們送開吧。我希望此事就此打住日后不得再提,從今天起我張殳墨麾下再無新老之分,入我敢死營皆為我敢死營之兄弟。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敢死營也當有自己的軍規,之前軍規多有散亂,不成體系,而我又不忍太過嚴苛,才使得有今日之禍,今日我在此重申一下軍規: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其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弊,此謂欺軍,犯者斬之。
其七: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托夢寐,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之。
其八:好舌利齒,妄為是非,調撥軍士,令其不和,此謂謗軍,犯者斬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婦女,此謂奸軍,犯者斬之。
其十:竊人財物,以為己利,奪人首級,以為己功,此謂盜軍,犯者斬之。
其十一:軍民聚眾議事,私進帳下,探聽軍機,此謂探軍,犯者斬之。
其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于外,使敵人知之,此謂背軍,犯者斬之。
其十三: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俯首,面有難色,此謂狠軍,犯者斬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攙前越后,言語喧嘩,不遵禁訓,此謂亂軍,犯者斬之。
其十五:托傷作病,以避征伐,捏傷假死,因而逃避,此謂詐軍,犯者斬之。
其十六: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
其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此十七禁律五十四斬日后為我敢死營之軍規,王耿何再?”
“末將在!”
“從今日起你為我敢死營之軍法管,嚴查我敢死營眾人違禁之處,如有違者一律按軍規處置。”
“得令!”
古代的軍規已是冷兵器時代軍規的集大成者,在冷兵器時代,戰爭管理要求人的精神素質、獻身犧牲的自覺性尤為重要。因此,歷代統治者為了強化參戰者的信仰、心理、倫理、傳統、風俗、習慣、人際關系以及行為方式,使之心甘情愿地為其浴血疆場,非常重視采用“攻心”管理策略。
主要表現為:
其一,把“天討有罪”、“恭行天之罰”作為進行正義戰爭的號角和政治綱領,在正義的旗幟下建立起參戰人員遵守軍紀的思想“統一戰線”,軍紀具有政治思想動員的特點。
其二,強調“敬天”、“保民”、“明德”的思想意識。在軍紀的適用上實行官兵一致,并通過實施獎勵的“惠民”措施來加強對作戰人員的思想控制,反映了以禮治軍和以法治軍的結合,禮是柔化了的法,法是更為嚴格的法,兩者兼而用之,以此構建出具有道德規范特色的戰時軍紀。
張殳墨沒必要放著如此成熟的軍規體系不用而去另外想一個,所以張殳墨直接就把這套軍規拿了出來,之前張殳墨早就有心立下這套軍規,只是一直在陜西轉戰四方,不得安定,正好接著今天的這個機會確定了軍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