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北上
- 明末闖王一小兵
- 昊天不當玉帝
- 2127字
- 2019-03-25 20:29:36
王嘉胤在永寧州官署里開的這次群賊會議,很快就定下了帶領大隊人馬離開城池、轉移進山的方略。
而在王嘉胤自稱“橫天一字王”之后的第二天,義軍隊伍里一夜之間就冒出來一批不倫不類的王。
但凡自有部眾過千者都紛紛稱王。
王左掛自然光明正大地稱起了“大梁王”。
吳延貴,也開始在自己的營頭里面稱起了“整世王”。
而吳賢慶也被王嘉胤這個所謂的橫天一字王,封為了諸路賊軍的“左丞相兼軍師”,而“紫金梁”王自用則被封為了右丞相。
包括此時跟隨在高迎祥麾下的小頭領劉國能,也帶著自己麾下的數百人投奔了王嘉胤,并且自立一營,稱起了“塌天王”。
唯有老回回馬守應的回回營里還沒有動靜,老回回不稱王,手下的小嘍啰們沒有一個人敢稱王。
王嘉胤等首領紛紛稱王之后,麾下的眾頭領當然也是人人‘雞’犬升天,各種雷人的綽號如同雨后‘春’筍一般跟著層出不窮。
什么‘混’世王、‘亂’世王、領兵王、整齊王等等,聽著名號一個賽一個響亮,但是麾下人馬并沒有多少,不過是叫著舒服過過嘴癮罷了。
不過這樣一來,原本表面上已經合為了一股的義軍,一夜之間形成了大大小小十二個營頭。
當然,這個事情也讓整個義軍隊伍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突然變得興奮起來。
趁著這個時機,王嘉胤遂與眾頭領約定,以翻越呂梁山,向東進軍太原、汾州乃至潞安的名義,在永寧州城之中大掠一番之后,放火燒了州城,然后率軍向東轉進。
其中“橫天一字王”王嘉胤,率領著自己的左右丞相,以及大梁王王左掛、整世王吳延貴、塌天王劉國能,以及其他大小營頭,累計十個,作為主力,帶著大量的糧草人口,就近轉進到了呂梁山脈之中。
而高迎祥、馬守應兩人,則與其他頭領想法不同,不想跟著大部隊就近進入呂梁山。
相反,他們反其道而行之,甘冒風險,主動提出率軍北上蘆芽山,與王嘉胤主力遙相呼應,幫忙牽制山西鎮明軍南下圍剿的兵力。
王嘉胤所帶賊軍主力之中,許多不明所以的嘍啰紛紛感嘆闖王高迎祥的英雄仗義,但是王嘉胤這樣的梟雄,卻一眼就看出了高迎祥和馬守應的用心。
這兩人終究與自己不是一條心啊!
但是高迎祥和馬守應說的又有一定的道理,他們離開自己北上蘆芽山脈,不管在那里能不能站得穩腳跟,對自己在呂梁山上的經營,都是有利的。
因為不管怎么樣,高迎祥、馬守應這數千人上了蘆芽山,距離寧武關和山西鎮總兵府的駐地代州那么近,山西鎮的軍隊絕對不能坐視不理,這同樣也能為自己減輕一部分壓力啊!
所以,王嘉胤出面制止了吳延貴、王自用、王左掛等人的阻攔,而是爽快地同意了闖營和回回營分兵北上的要求。
太行上從北往南綿延千里,山勢陡峭、奇峰林立,自古以來就是山西與燕趙以及中原大地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
然而,太行山雖然山勢巍峨險峻,人馬牲畜難以攀越,但是自古以來卻也有著八個可以通過的山谷,俗稱太行八陘。
這些太行山中呈東西走向的橫谷,是由發源于山西境內的河流,歷時千百年,不斷地切割和沖蝕而成。
從北往南,一次是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
這八條可以穿越太行山脈的太行八陘,正是自古以來連通晉冀豫三地的八條咽喉通道,也是三地重要軍事關隘的所在之地。
此時崇禎皇帝執意攆走了身邊的所有人,獨自站在武英殿的大殿中,一邊凝視著墻上懸掛的坤輿萬國全圖,一邊在沉思這些惱人問題的時候,遠在山西潞安府剿賊前線的洪承疇,終于等來了陜西的消息。
陜西此時因為大部義軍東進進入山西,使得陜西境內義軍大大減少,只有殘部在陜西境內茍延殘喘,不過在山、陜邊界,依舊被義軍襲擾的不甚煩惱。
延綏巡撫孫傳庭,在得知黃河邊上的葭縣發生暴亂,并最終帶兵趕到的時候,王自用、高迎祥、老回回早就往東渡過黃河不知所蹤了。
幾天之后,派去過河偵察的哨探回來,說陜北的這股流賊攻陷了黃河對面的吳堡,繼續往東流竄了。
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孫傳庭有點拿不準到底是不是應該跟著過河,追到山西繼續去剿滅這股流賊。
一來,他是延綏巡撫,這里才是他的轄地,要進入山西追趕流賊,怎么也得向朝廷報告一聲,否則保不齊就有御史言官彈劾自己。
當然,孫傳庭若是這樣一個只考慮自己官聲地位問題的話,那么他也當不起明末最后一個帥才的稱號。
他所擔心最主要的問題是,他所倚重為臂膀的陳奇瑜,與參將黃庭政一起,帶走了延綏鎮官軍五千騎兵中的三千,押送著近萬名的亂民去寧夏屯墾,這個時候他在帶著軍隊離開,整個陜北豈不過于空虛,一旦再有變亂,那可就是后路不保了。
再者說了,延綏鎮的官軍雖然戰力強悍,但是其中騎兵的規模卻并不大,滿打滿算一共才五千人而已,陳奇瑜帶走了三千,剩下的僅有兩千,就憑這兩千騎兵,一旦陜北再生變亂,前往彈壓的力量都嫌不夠,又如何敢稀里糊涂地跟著過河?
就這樣,孫傳庭帶著賀時雨一邊向朝廷上書請罪,一邊請求允許追過黃河,進入山西,流賊既然是自己轄區跑出去的,自己也有責任除惡務盡,無論追到那里,都要將他們全部剿滅。
同時也抓緊時間讓跟著流賊跑遍了陜北數個州府,辛苦征戰了幾個月的延綏鎮官軍休整。
到了五月下旬,朝廷的旨意到了,沒有追究延綏鎮上下的責任,而且對有功將士進行了封賞,還及時下發了崇禎二年一月到六月的軍餉。
崇禎皇帝采取的這幾個舉措,讓孫傳庭、賀時雨等人頓時放下心來,一邊坐鎮延安的監軍御史馬懋聯絡,遣人前去西安解取軍餉賞賜,一邊補充兵員,厲兵秣馬,準備東渡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