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打不倒你的,必將使你強大
- 王曉輝 郭春光 郭柏碩
- 1810字
- 2019-09-12 18:55:51
發出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的優勢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面對種種困難的“無休止挑戰”,也是多事多難的“漫長戰役”,這場戰役必須由我們每個人自己去打,其他人是無法代替的。面對問題,若我們總是缺乏主動性和信心,那么,你的這場人生之戰最終是會失敗的。哲人說:“一個人,扮演的無非是兩種角色,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人生不能總擔任被人支配的角色,為此,我們就要學會支配。”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是,任何一個人,如果不想被支配,就要用支配來反抗被支配,任何人只有破除對他人的依賴、順從,發出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的優勢才會找到自我,活出自我。
小仲馬是法國著名的小說家,他從小在父親大仲馬的耳儒目染下就開始喜歡文學創作,尤其是寫小說,但在他開始創作的頭幾年,他的稿子總是被編輯退回來,他很苦惱。
看到兒子如此受打擊,大仲馬對他說:“你可以直接告訴他們是我的兒子,那么,也許情況會好很多呢?”
小仲馬固執地說:“我絕不,如果這樣,那么,我就是踩在你的肩上摘蘋果,用這種方法摘到的蘋果又有什么味道呢?”他拒絕了父親的建議,并且還給自己取了十幾個不同的筆名,并且用這些筆名給很多編輯寄了自己的文章。
當然,小仲馬后來還是接連不斷地遇到退稿的情況,但他并沒有沮喪,而是鼓勵自己一定會成功。
后來,他寄出了自己的長篇小說《茶花女》后,這次,他的文章震撼了一位老編輯,這位老編輯是細心的,他發現,這篇小說的寄出地址和自己多年的好友大仲馬的地址是一樣的,因此,他懷疑這是大仲馬采取了另外一個筆名寫的作品。所以他帶著這些疑問去拜訪大仲馬。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這部小說的作者竟然是大仲馬的兒子小仲馬。“你為何不在你的稿子上署上你的真實姓名呢?”老編輯不解地問小仲馬,小仲馬說:“我只想擁有自己真實的髙度。”
從小仲馬的故事中,我們每個人都要記住,一個人,只有自立,才能做真正的自己,才能成為一個強者。的確,自立是生存之本,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獨立面對人生路上的種種困難,我們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
自立是一個人在生活中開展一切活動的基礎。所謂自立,指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獨立、自主地做一件事,更是一個人在處理某些事時的勇氣。
關于自立,愛默生在其文章《自立》中闡述得很清楚:人活著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怎么想,不要被他人奴役……當然,在現實生活中,要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真正與這幾點相吻合,恐怕有些困難。但你必須努力去做,因為這些內容都是衡量個人尊卑的標準。一個自立的人才能做到自主,才能令人尊敬,而那些甘愿成為別人附庸的寄生蟲則會讓人鄙視。
一個人,活著就必須要活出自我,就要學會支配自己的大腦,就要有自己的主張,這樣才能維持一個人的格調。
可見,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原則,當你自己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時候,就要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必要為了討好別人而迎合別人,也沒必要因為害怕得罪人而對別人的要求來者不拒。
如果你是個無主見的人,那么,你就要做出一些改變:
1.敢于堅信自己
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你的意見難免與他人的不同,此時,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那么,你就要堅持。在面對社會的時候相信自己正確,那么,你才敢走自己的路,才能不怕失誤、不怕失敗。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敢自信走“小路”的人,通常也難成為創新型人才。
2.敢于打破各種定見和共識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第一,不要迷信權威;第二,不要太依賴他人,學會獨立思考;第三,摒除觀念思維、經驗主義等主觀定式,不要給自己戴上思維枷鎖。你不僅需要敢于挑戰書本的權威,也需要敢于自我否定。
3.敢于否定他人
獨立思考是否定他人、提出不同意見的前提,反過來,做到后者,你也會逐漸學會獨立思考。
4.獨立面對各種難題
正如一位名人所說:“所謂成長,就是去接受任何在生命中發生的狀況。即使是不幸的、不好的,也要去面對它、解決它,使傷害減至最低。所謂的成長,所謂的智能,所謂的成熟,都不過如此。”這樣的你才能獨當一面,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拿破侖說:“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德田虎雄說:“人,誰都想依賴強者,但真正可以依賴的只有自己。”福澤諭吉說:“沒有獨立精神的人,一定想依賴別人;依賴別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一定是阿諛諂媚人。”
總之,我們都要明白,一個人要想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甚或一個小小目標的達成,必須首先要敢于發出自己的聲音,要完全自立。因為自立是我們立身處世的基礎,沒有自立,我們將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