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投資技術分析實戰:解碼股票與期貨交易模型
- 濮元愷
- 1265字
- 2019-09-09 16:31:19
量化交易股票期貨優勢所在
量化投資沒有確切的定義,它泛指通過數學分析、挖掘價格波動規律,或者通過對相關宏觀經濟、財務數據、量價關系、資金交易等數據進行建模,尋找數據之間的關系,以獲得穩定利潤為目標,持續計算生成定量化的投資信號,并通過計算機嚴格執行。
在我看來,量化投資方式和傳統的“主觀分析+手工下單交易”相比有以下顯著區別。
(1)業績穩定:目前大部分量化產品長期跑贏基準指數,雖然有時也經歷震蕩回撤,但是只要核心策略不變、邏輯清晰穩健,其投資風格就都是穩定的并且可回測的。
(2)概率取勝可精確回測:量化分析方法一定在尋找大概率事件,這樣的投資方式相對于傳統投資者一定是大概率獲利的,因為量化投資在數據的獲取方面領先主觀投資太多,且數據加工效率也領先很多。量化投資方式的不足之處是信息加工深度還不及主觀投資者在少數個股上深刻。
(3)嚴謹且執行力強:每一次決策,都有周密的數學模型發出信號,模型的搭建者深刻地知曉為什么會在這一時刻做出這一選擇。完全定量化,毫不含糊的分析方式和客觀的決策方式,保證了量化投資業績,杜絕了主觀投資中人性貪婪和恐懼的弊病。
如此看來,量化投資作為一種工具或者一種方法,應該被廣泛普及,并讓掌握它的交易者穩定獲利。但實際上并非如此,通向量化投資的路途充滿坎坷,一道道知識和經驗門檻在阻攔投資者做出合格的模型,而且很容易造成知識誤用和濫用,帶來非常危險的投資虧損后果。
我個人從2007年開始進入股票市場,當時作為一名大學生受到大牛市的鼓舞,本著“配置股票跑贏通脹”的想法開始自己的投資實踐,僅2008年一年就虧損資金過半。整個過程中最大的感觸除虧損帶來的痛心外,還有對于個人投資者信息不對稱的深惡痛絕,這恰巧也成為我最初轉向量價分析的主要原因。后來我在量化領域做了一些實踐,看到了投資的轉機。十幾年時間過去了,電子工業出版社的黃愛萍編輯和我溝通時,突然覺得有必要將自己的學習和從業過程中經歷的量化投資類知識做一個整理,并盡我所能公開一些機構投資者的模型框架和投資建模方法。這就是本書的由來。
在總結的過程中,也回憶了這些年得到的幫助和公司和客戶的支持,以及市場的恩惠,這些力量匯合起來,讓一個交易者逐步轉變為私募基金管理人,并得以在高烈度的競爭中生存下來。此時我意識到對于交易者而言“長期健康的生存”比短期獲利更為重要,因為投資不是短期行為,而是伴隨著我們的投資生命周期的一個過程。量化投資的思路和我們所搭建的模型,能夠顯著改善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能力,延長大部分交易者的生存時間,為交易者通過“積小勝為大勝”的路徑,贏得寶貴的資金籌碼和時間籌碼。
正因如此,學習和探索的路途雖然不平坦,但是我對量化投資方式充滿信心。
在這幾年的投資歷程中,以私募產品方式為客戶服務,我們運用多資產搭配和完全的計算機量化決策方式,發行了勵京投資-穩利一號、穩利二號、勵京私募學院菁英335號等幾個產品,目前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正回報。雖然基金產品收益率和我之前的個人賬戶投資收益率相比略低,但是夏普比率遠高于之前投資思路的,回撤控制嚴格,這也是量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