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投標法律法規適用研究與實踐:投標文件編制要點與技巧
- 張啟浩
- 3202字
- 2019-10-21 12:28:56
前言
筆者在大量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統工程項目招投標實踐活動中,發現許多投標人編制的投標文件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投標人對法律法規理解不正確,法律關系不清楚,對招標文件的要求理解不準確,提供的證明材料證明力不足,不能有效證明自己的資格性、符合性滿足法律法規和招標文件的要求,導致投標無效;技術水平不高,方案不完善,重點、要點不清楚,標書質量低下,使標書得分不高。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活動參與者對法律法規的學習和研究不夠,制作招標文件的人以研究招標文件范本為主,編制投標文件和響應文件的人主要研究招標文件,因此,不能正確地理解法律法規。筆者在認真研讀《招投標法》、《招投標法實施條例》、《政府采購法》、《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投標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基礎上,運用法律的理念和思維方法,結合筆者15年的參與招投標活動和大量項目評審的實踐經驗,進行系統分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供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參與者參考。
本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法律法規與招投標活動相結合、法律法規具體條款與法學原理分析相結合,注重分析論點依據的法定性,注重對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活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特別是對《政府采購法》第22條規定的供應商資格條件的理解、《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法定性資格證明材料的理解進行了詳細分析,對資格條件有關的其他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進行了歸納、梳理和整理,并分析了其在政府采購活動中的適用性。對招標文件或采購文件中存在的前后不一致或矛盾、與法律法規要求不一致等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方法,以保證投標人的利益不受損失,保證投標文件或響應文件有效。
本書以評判者的視角,以法律的思維方式,分析評審專家評標過程中評判者、舉證者、舉證責任承擔者的地位和職責。評審專家的評審過程就是證據審查過程,投標人或供應商即為舉證責任人,即由投標人或供應商提供的證明材料證明自己是否符合法定性資格條件,而評委是審查和評判者,不是舉證者。舉證者提供的證明材料能夠證明自己的主張,即符合法定性資格條件,則獲得有利后果;不能證明自己的主張,則承擔不利的后果。
本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對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活動參與者正確理解和正確適用法律法規具有指導意義,指導供應商參加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活動,提高投標文件或響應文件的編制質量、水平和技巧,從而提高供應商參加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活動的競爭力。本書直接回答了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實踐中的疑難問題,明確了在編制投標文件或響應文件時,提供資格性、符合性和其他實質性要求證明材料的正確方法,使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證投標人的資格性、符合性合格,提供的技術、商務、計分等方面的證明材料有效。
全書共五章,第一章為“招投標法律法規體系”,闡述了工程招投標法律法規體系、法律法規效力關系、國家規定的招投標范圍和規模標準,政府采購法律法規體系,政府采購的基本概念、采購范圍,政府采購方式適用條件及特點,政府采購評價方法。
第二章為“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資格條件及相關要求”,闡述和分析了政府采購供應商法定性資格條件、法定性證明材料、酌定性資格條件、投標實踐中應當提供的證明材料,對指導招標人和招標代理人正確設定供應商資格條件,投標人或供應商正確提供資格證明材料,保證自己的資格性符合法定性資格要求具有現實意義。對實踐中業界認識不一致的資格條件,引用相關法律法規條款進行了針對性分析,特別是對法定資格條件中的“獨立民事責任能力”問題的理解,以及用承諾函替代證明文件的問題等都進行了詳細分析;對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采購法律法規中及同一法律法規不同條款中的禁止性規定,進行了統一歸納、整理和解讀,有利于讀者了解掌握和執行。本章專門介紹分析了《政府采購法》第22條規定的供應商資格條件第6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各行各業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但限于作者的知識面,僅對信息技術和通信行業的相關強制性規定進行了分析。讀者可以按照此方法補充本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這些內容對招標人、招標代理人、投標人、評委正確理解“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的含義,在采購活動中貫徹落實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具有現實意義。
第三章為“工程招投標的資格條件”,分析了工程招投標法定性資格條件、法定性工程資質、對投標人的限制性要求、工程招投標的資格審查等。
第四章為“信息技術類工程資質分析”,主要針對信息技術類工程資質法定性、工程項目選擇相適應的資質種類的原則進行分析,介紹住建部根據《建筑法》設定的《建筑企業資質標準》目錄,使讀者整體了解國家設計的工程資質體系;專門介紹了國家設立的信息技術類工程施工專業資質——“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資質”所包含的智能化工程、電子系統工程、電子工業制造設備安裝工程、電子工業環境工程四大類專業工程資質及等級承攬業務范圍;介紹了建筑智能化系統設計專項資質;介紹了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資質;介紹了其他資質及認證,包括信息系統集成與服務資質、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單位資質、信息安全服務資質、通信工程總承包資質、軟件產品登記證書與著作權證書、CMMI評估、咨詢類資質、工程勘察設計類資質、認證認可制度、軍工涉密業務咨詢服務安全保密備案證、軍工四證的基本概念等。本章重點對信息技術類的工程資質進行較為詳細的闡述和分析,目的是糾正解決政府采購實踐中采購信息化方面的工程(信息系統集成)項目時,招標人或代理機構常常不認為信息系統集成項目是工程項目的錯誤理念,防止將信息系統集成項目作為貨物采購進行招標。通過對工程資質體系的介紹,使讀者整體了解我國工程資質種類與承擔業務范圍的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有利于在工程項目的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活動中,正確設定投標人或供應商的工程資質要求,有利于評審專家正確判斷招標文件設定的資格條件是否合法,確保工程項目招標、實施合法、有效、保證質量地完成任務。
第五章為“投標文件編寫要點與技巧”,分九節進行分析闡述。第一節對了解業主需求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第二節闡述了分析研究招標文件的具體方法,使投標人能夠全面、準確地掌握投標文件對資格性、符合性、商務、技術、施工、售后服務、評分細則、投標文件格式等項的詳細要求,透徹了解招標文件的具體要求,為編制投標文件或響應文件做好準備。第三節闡述了證明材料的有效性。投標文件和響應文件都要通過證明材料來證明投標人符合法律法規和招標文件的全部要求,投標、競爭性談判或競爭性磋商采購的過程就是證明過程。因此,投標文件或響應文件中的證明材料是否完善、有效,證明力是否充分,決定了投標人或供應商是否合格、響應招標文件的要求是否最優。為了解決這個最核心的問題,筆者從證據學、法學基本原理入手,分析了證據的基本概念、證據的屬性、證據的法律效力、招投標活動中證據的六大要素等,使讀者能夠從本質上理解證據的實質,在招投標實踐中正確提供證據、運用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第四節闡述了投標文件的格式要求。第五節針對政府采購實踐活動中存在招標文件前后不一致及與法律法規不一致的疑難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原則,對指導投標人如何解決招標文件或采購文件中的疑難問題,保證自己的投標文件或響應文件不被認定為無效具有重要意義。第六節歸納整理了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實踐中經常發生的導致無效投標的案例,對讀者能夠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第七節分析了編制技術方案的方法,引導投標文件起草者用符合評審特點的方法編制技術方案。第八節闡述了投標文件中施工組織與管理的編寫重點,包括組織架構、項目管理制度、施工進度計劃、質量管理、質量保障措施、協調機制與安全生產管理等,這些是工程項目施工管理與組織共性的東西,對編寫大多數工程項目投標文件的施工管理與組織都有指導和借鑒意義。第九節分析了投標文件或響應文件售后服務的編寫方法和主要內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