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PART1 比特幣

第一章 數字貨幣概況

第一節 數字貨幣起源

一、早期嘗試

1952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富蘭克林國民銀行率先發行銀行信用卡,標志著一種新型商品交換中介的出現。美洲銀行從1958年開始發行“美洲銀行信用卡”。1974年,羅蘭德·莫諾(Roland Moreno)發明了IC卡作為電子貨幣的存儲介質。1982年,美國組建了電子資金傳輸系統,隨后英國、德國也相繼研發了類似的系統。以銀行信用卡為代表的電子貨幣迅速流行,成為當今主流的貨幣形式之一。

電子貨幣實現了貨幣徹底的去實體化,雖然我們仍然會使用卡片作為電子貨幣的載體,但是卡片本身并不是貨幣,真正的貨幣是卡片中所存儲的數字。如同早期紙幣對應于金庫中相應價值的黃金,早期電子貨幣也對應于銀行中相應數額的紙幣。但是隨著各國貨幣的發行轉向電子化,電子貨幣也日益與紙幣脫離,成為純粹數字形態的貨幣。

電子貨幣是法定貨幣(以下簡稱“法幣”)的電子化形式,它的發行機制與傳統法幣相同,資金的傳輸由金融機構承擔和維護。許多人認為這種電子貨幣存在一些弊端,如無法匿名使用、無法全球流通、交易成本較高,等等,于是他們開始嘗試設計一些新型的電子貨幣方案(為了與金融系統發行的電子貨幣相區分,我們稱為數字貨幣),例如20世紀90年代的DigiCash、B-money、Beez、Flooz和稍后的BitGold、Ecash。這些嘗試有的只限于紙面設計,并未實際實施,而有些實際實施了的也均以失敗告終,要么根本沒有流通,要么流通的范圍極其有限。

失敗的原因大多可歸結為中心化的組織結構。這些貨幣由特定組織發行,他們對貨幣的安全使用與流通進行仲裁、監督和維護,并采用中央服務器記錄貨幣的流通情況。在缺乏國家信用支撐的情況下,一旦發行和維護組織破產或遭受法律、道德指責,或保管總賬的中央服務器被黑客攻破,該貨幣即面臨信用破產與內部崩潰的風險。

二、技術挑戰

如果不使用中心化的組織結構,那么如何對數字貨幣的流通進行監管就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數字貨幣只是一串字符,復制和篡改幾乎不需要成本;電子貨幣在網絡中流通,其交易數據最終必然記錄于某個“賬本”之中,使用黑客技術篡改這些記錄也不是難事。因此,無人維護的電子貨幣系統,其安全性幾乎是不可能保障的,這里主要涉及以下兩個問題。

1.貨幣偽造

在中心化管理的系統中,所有用戶的賬戶余額都會記錄在中央服務器中,除非入侵中央服務器,否則用戶是無法修改自己賬戶余額的。如果沒有這一中心化管理系統,用戶的電子貨幣存儲在自己的錢包里,那么修改余額將非常容易。

2.雙重支付

中心化管理系統通過實時修改用戶的賬戶余額,可以有效地防止雙重支付(用戶利用網絡延遲等漏洞,把同一筆錢支付給兩個人),然而無人監管的系統很難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

早期的數字貨幣也曾在這兩個問題上進行了嘗試。例如,B-money方案提出了一種協議,使用工作量證明機制進行貨幣發行。每筆貨幣的傳輸會廣播給所有用戶,每個用戶都知道別人的賬戶,因而可以證明交易的真實性和正確性。在網絡出錯的情況下,用戶可以申請賠償,由第三方進行仲裁,如果仲裁無法達成一致,則每個用戶自行確定自己的賠償或懲罰額。

BitGold方案描述了一個使用去中心化的方法創建永久工作量證明鏈的系統,該鏈記錄使用者的公鑰、時間戳和簽名。該方案認為工作量證明的價值在于稀缺、難以產生、可安全存儲與傳輸。通過點對點的拜占庭回彈(Byzantine-resilient)方法,BitGold可在傳輸時防止雙重支付。遺憾的是,拜占庭回彈方法依賴于網絡地址投票而不是計算力投票,因而容易遭受“女巫攻擊”(SybilAttack)。

而致力于創造匿名數字貨幣的DigiCash方案則使用了盲簽名(Blind Signature)算法來切斷貨幣提現與支付之間的聯系,首次在數字貨幣設計中引入了密碼學算法。

三、比特幣的誕生

2008年11月,一個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或者組織)在某個隱秘密碼學討論小組中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中本聰認為:“借助金融機構作為可資信賴的第三方來處理電子支付信息,內生性地受制于‘基于信用的模式’(Trustbased Model)的弱點。”因此,他希望能創建一套“基于密碼學原理而不是基于信用,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支付,從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的電子支付系統。對應于現實生活中的現金交易,這個系統需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杜絕偽造貨幣,二是杜絕重復支付。

研究報告發表之后,中本聰開始著手開發比特幣的發行、交易和賬戶管理系統。2009年1月3日,該系統開始運行,中本聰隨之構造出第一個區塊鏈,它被稱為“上帝區塊”,最初的50個比特幣宣告問世。比特幣創新性的設計贏得了很多電子貨幣行業資深人士的贊許。B-money發明人戴偉(Wei Dai)認為比特幣的發明“意義重大”, BitGold發明人尼克·薩博(Nick Szabo)稱贊比特幣是“對世界的偉大貢獻”,著名密碼破譯專家哈爾·芬尼(Hal Finney)稱它“具有改變世界的潛力”,來自創業公司OnlyOneTV的布魯斯·瓦格納(Bruce Wagner)稱其為“自互聯網問世以來最令人激動的一項技術”。

比特幣的誕生,意味著一種新型、去中心化、無固定發行方的數字貨幣的誕生。本書所述數字貨幣,均指類似比特幣的新型數字貨幣,并在第一部分中以比特幣為例介紹數字貨幣的基本原理和技術特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 乌兰察布市| 沁源县| 饶河县| 漳州市| 图木舒克市| 江达县| 孟连| 星座| 加查县| 黄平县| 亚东县| 扎兰屯市| 衡山县| 沧州市| 临安市| 丹东市| 双辽市| 封丘县| 榆中县| 奉化市| 花垣县| 文成县| 洛南县| 富阳市| 赤壁市| 区。| 思茅市| 如东县| 贵州省| 呼伦贝尔市| 民丰县| 当涂县| 临桂县| 岚皋县| 承德县| 土默特左旗| 六安市| 阜宁县| 东丰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