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基礎知識(中級)
-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
- 922字
- 2019-12-04 18:33:51
第二節 國際貿易政策
考點三 政府對國際貿易干預的目的
政府對國際貿易進行干預或限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國外競爭者的損害,維持本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政府對國際貿易的干預包括對進口貿易的干預和對出口貿易的干預,如表10-3所示。
表10-3 政府對國際貿易的干預

【例10-3】政府鼓勵出口的主要措施是( )。(2012年單選題)
A.出口退稅
B.關稅壁壘
C.出口配額
D.非關稅壁壘
【解析】A 政府干預出口貿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補貼,包括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間接補貼包括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
【例10-4】非關稅壁壘包括( )。(2012年多選題)
A.進口配額制
B.直接補貼
C.自愿出口限制
D.歧視性公共采購
E.技術標準和衛生檢疫標準
【解析】ACDE 非關稅壁壘是指采用關稅以外的手段對外國商品進口設置障礙的各種措施。如進口配額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視性公共采購、技術標準和衛生檢疫標準等。
考點四 傾銷的界定和反傾銷措施分析
傾銷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向進口國銷售商品,并因此給進口國產業造成損害的行為。確認出口國企業低價銷售行為是否為傾銷行為的關鍵是關于產品正常價值的認定,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確定產品正常價值可依據的標準有:①原產國標準,即按照相同或類似產品在正常交易過程中出口國國內銷售的可比價格確定;②第三國標準,即按照相同或類似產品在正常交易過程中出口國向第三國出口的最高可比價格確定;③按照同類產品在原產國的生產成本,加合理銷售費、管理費、一般費用和利潤確定。
國際貿易中的傾銷通常存在四種類型:掠奪性傾銷、持續性傾銷、隱蔽性傾銷、偶然性傾銷,如表10-4所示。
表10-4 傾銷的四種類型

危害:傾銷會對進口國造成實質性傷害;對出口國本身和第三國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反傾銷措施:屬于貿易救濟措施,是指進口國針對價格傾銷這種不公平的貿易行為而采取征收反傾銷稅等措施來抵消不利影響的行為。
【例10-5】出口企業為長期占領市場,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而無限期地持續以低價向國外市場出口產品的行為,這種行為稱為( )。(2011年單選題)
A.掠奪性傾銷
B.隱蔽性傾銷
C.持續性傾銷
D.偶然性傾銷
【解析】C 持續性傾銷是指出口企業為長期占領市場,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而無限期地持續以低價向國外市場出口產品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