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基礎知識(中級)
-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
- 331字
- 2019-12-04 18:33:36
第三章 生產和成本理論
大綱解讀
本章的考試目的在于考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生產者的組織形式、企業形成的理論、生產函數的含義和生產函數各種曲線的基本形狀和特征、成本函數的含義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數的各種曲線的基本形狀和特征等基本內容。從近三年的考題情況來看,本章主要考查生產函數及其曲線特征、規模報酬的各種形式、成本函數及其曲線特征等,平均分值是5分。具體考試內容如下。
1.生產者的組織形式和企業理論
生產者的組織形式,企業形成的理論——科斯的企業理論。
2.生產函數和生產曲線
生產的相關概念,生產函數的含義及主要形式,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及其曲線,規模報酬。
3.成本函數和成本曲線
成本的含義和類型,成本函數的含義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數各種曲線的基本形狀和特征。
考點精講
第一節 生產者的組織形式和企業理論
考點一 生產者的組織形式和企業理論
(一)生產者及其組織形式
生產者就是能夠做出統一生產決策的單個經濟單位,即企業或廠商。企業是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主要組織形式,主要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伙制企業和公司制企業。
在生產者行為的分析中,一般假設生產者或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這一基本假定是“經濟人假設”在生產和企業理論中的具體化。
經濟學家實際上并不認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人們從事生產和交易活動的唯一動機。特別是在現代公司制企業中,企業的所有者往往并不是企業真正的經營者,企業的日常決策是由企業的經營者做出的。經營者還有其他的目標,如企業的生存、舒適的生活以及優厚的薪水等。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特別是信息的不對稱性,所有者并不能完全監督和控制經營者的行為,經營者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而追求其他一些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標,可能追求銷售收入最大化和銷售收入的持續增長,一味擴大企業規模,并以此來謀求自身特權和個人收入、提高個人社會知名度。經營者也可能只顧及企業的短期利益,而犧牲企業的長期利益。
即便是企業經營者的目標也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要準確計算出最大利潤也缺乏資料。特別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條件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需求可能是不確定的,而且也有可能對產量變化所引起的生產成本的變化情況缺乏準確的了解。于是,企業長期生存的經驗做法也許就是實現銷售收入的最大化或者是市場份額最大化,以此取代利潤最大化決策。
盡管如此,從長期看來,生產者的活動看起來很接近于追求最大利潤。經營者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偏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約。這是因為,如果經營不善,企業效益下降,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下降,經營者的職位就可能產生動搖。更重要的是,不管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找到利潤最大化目標的決策有多么困難,也不管經營者偏離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動機有多強烈,但是長期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企業最終將為市場所淘汰。所以,實現利潤最大化是所有企業在競爭中求得生存的關鍵。
(二)企業形成的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科斯在1937年發表的《企業的本質》中闡明:企業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或交易成本而產生的,企業的本質或者顯著特征是作為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的替代物。
當企業交易方式的交易費用小于市場交易方式的交易費用時,企業就產生了。交易成本的節約是企業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業是市場交易費用節約的產物。即企業作為生產的一種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市場機制的替代,而企業作為一種組織形式大大減少了需要簽訂的契約數量,可以大量節約交易費用。第一,一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在要素投入企業之前需要與企業簽訂契約,他同意為一定的報酬在一定程度內服從企業家的指揮,在企業內與其他生產要素合作時,就不再需要與他們簽訂一系列的契約。第二,企業在市場上購買中間產品是需要交易費用的,包括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簽訂合同以及監督和執行合同的費用,而企業卻可以在內部生產一部分中間產品,從而降低一部分交易費用,同時可以更好地保證中間產品的質量。第三,企業在與要素簽訂契約時,特別是與一些具有專門技能的雇員,例如專門的產品設計、管理人員,可以簽訂長期契約,這將比從其他企業那里購買相應的服務更為有利,也相應降低了交易成本。
導致市場機制和企業的交易費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契約雙方都會努力設法收集和獲得自己所不掌握的信息,去監督對方的行為,并設法約束對方的違法行為,所有這些都需要交易費用,而由于這些做法在市場和企業中會采取不同的形式,因此交易費用會有所不同。在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市場交易過程中,以上這些做法的交易費用是很高的。而通過企業這種組織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場交易內部化,從而消除或降低一部分交易費用。
【例3-1】據美國經濟學家科斯的企業理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2015年單選題)
A.企業是市場機制的核心
B.企業是市場機制的補充物
C.簽訂、監督和執行契約所花費的成本就是全部的交易成本
D.企業是為了節約交易成本而產生的
【解析】D 科斯認為企業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或交易成本而產生的,企業的本質或者顯著特征是作為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的替代物。所以選項AB錯誤。所謂交易費用是指圍繞交易契約所產生的成本或費用,交易費用包括兩類,一類交易費用是產生于簽訂契約時交易雙方面臨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帶來的損失,另一類交易費用是簽訂契約及監督和執行契約所花費的成本。所以選項C錯誤。
【例3-2】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科斯的觀點,企業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2014年單選題)
A.節約交易成本或交易費用
B.科學技術進步
C.產品標準化
D.信息不對稱
【解析】A 美國經濟學家科斯在1937年發表的《企業的本質》一文,對企業本質屬性問題進行了開創性的探討,他認為企業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或交易成本而產生的,企業的本質或者顯著特征是作為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的替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