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人力資本理論

教育市場化從思想上可以追溯到自由市場化上,然而該理念的提出及理論的建立也和人力資本理論有著緊密的關系。人力資本理論詳盡地論證了人力資本投資作為一種要素對促進經濟增長的不可忽視的作用,而教育作為生產“人力資本”的行業,如何更合理更有效率地發展教育以促進人的發展也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人力資本理論的確立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教育市場化理論的建立。

關于人力資本思想的闡述,自威廉·配第以來,許多著名經濟學家的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如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72)在其代表作《政治算術》中提出的“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的命題,充分肯定了人的經濟價值。

亞當·斯密(1776)大膽地把人的能力劃分為固定資本。他提到“人類的才能與其他任何種類的資本,同樣是重要的生產手段”,在他劃分的四種固定資本中,明確地指出“一個社會全體居民或成員所具有的有用的能力”屬于第四種。

德國歷史學派突出代表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eidrich Liszt,1841)指出斯密的研究僅限于創造物質價值的人類活動而不承認人的精神勞動具有生產性,于是,他提出了與“物質資本”相對應的“精神資本”的概念。他認為以前的一切發現、發明、改進和努力等累積的結果就是精神資本,而一國生產力的發展都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此。另外,他明確把教師列入生產者范圍,且認為教師的生產性比一般的生產性勞動效率要高,實際上間接指出教育對國家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1867)也多次提到教育會促進社會財富的創造,教育會“生產勞動能力”,但他認為教師的勞動“不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因此不屬于生產性勞動。

對于教育如何影響經濟,論述最詳盡、貢獻最大的應是西奧多·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1959年,西奧多·舒爾茨發表了《人力投資——一個經濟學家的觀點》,該論文成為他人力資本理論初步形成的標志。以此為基礎,西奧多·舒爾茨于1960年在美國經濟學年上發表的題為“論人力資本投資”的演講,明確提出人力資本概念,并系統、深刻地闡述了人力投資在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這與他的其他著作一起構成了人力資本理論的基本框架,開創了人力資本研究的新領域。

西奧多·舒爾茨(1975)在總結前人有關思想后,把“人力資本”準確定義為體現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來提供未來收入的一種資本(即能夠帶來比投入時更多的收入)。他的人力資本理論有以下主要觀點:①人力資本的載體是人,表現為知識、技能、體力(健康狀況)總和。②人力資本是投資形成的,“勞動者成為資本擁有者,是因為勞動者挖掘了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的技能——學習能力、完成有意義工作的能力、進行各種文娛活動的能力、創造能力和應付非均衡的能力。這種知識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資的結果。”他認為教育遠不只是一種消費活動,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主要成分,教育的生產成分是一種知識技能的投資,作為消費品對待時,其實質是耐用性,甚至比物質的耐用性消費品更加經久耐用。③人力資本投資是效益最佳的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人力資本投資的作用大于物質資本投資,當代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正是人力資本不斷增加的結果。他在《教育的經濟價值》中指出:“理想的投資方式應該是增加那些可能產生最佳預想收益率的資本形式”,即要把資本積累的重點從物力資本轉移到人力資本上。但是在不同的國家,應該是以市場供求為依據,確定人力投資和物力投資的最佳比例。

西奧多·舒爾茨不僅明確了人力資本的概念,而且還擴展了資本的內涵。作為資本存在的一種重要形態,人力資本可以通過對人進行投資得以增加。從微觀角度上看,這種投資可以獲得像物質投資那樣的收益,只不過它是凝結在“人”身上,表現為勞動者收入的提高;從宏觀角度上,人力資本投資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種主要方式。人力資本理論把教育投資作為人力投資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通過教育能夠提高勞動者素質從而提高生產率并促進國民收入的增長。西奧多·舒爾茨在他關于人力資本的經典論文中開創了計算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具體方法,并估算出1929年至1957年教育程度的提高對美國國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33%。因此,優化教育質量、提高教育水平以及促進教育投資收益率的上升,加大力度積極發展教育事業,對一國經濟增長具有深遠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马关县| 台北县| 石阡县| 漯河市| 铜山县| 元谋县| 博客| 福清市| 英德市| 师宗县| 军事| 玛沁县| 大邑县| 永济市| 开原市| 玉田县| 久治县| 永川市| 桃江县| 瑞丽市| 台江县| 阜宁县| 伊宁市| 五河县| 云龙县| 永济市| 东安县| 新河县| 甘肃省| 康平县| 中牟县| 通山县| 承德县| 元氏县| 金门县| 页游| 桦甸市| 体育| 苗栗市|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