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 學習考試用書研發中心
- 2175字
- 2019-11-22 15:20:19
第二章 常識判斷
第一節 常識判斷概述
一、題型介紹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的常識涵蓋政治、經濟、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所考內容是“考查應試者在這些方面應知應會的最基本知識以及運用基本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考試大綱》)。
在2002年之前,常識判斷是放在“判斷推理”之中的,一般是10道題,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在200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常識被單獨列出來,難度陡增,由單選題改為不定項選擇題,多選、少選、錯選都不得分,且所占的分量很大,常識部分與總題量的比為40∶130。在2003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中,又改為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分開。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又取消了多項選擇題,考試題全部為單項選擇題。2009年常識判斷是25道題,與2008年題量持平。區別在于2007年和2008年常識部分全部考的是法律知識,而2009年常識判斷考查的內容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側重考查考生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2010年的常識判斷題是25道,內容涉及各個方面。2011年的常識判斷題也是25道,但考查面更廣泛。2012年常識判斷部分題量依舊未發生變化,但是首次出現了通過圖片來做答的“讀圖題”。
常識判斷題的做題要求是:仔細閱讀問題的主干部分和四個備選答案,根據常識事物間的關系作出判斷,并從似乎合理的多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或多個答案。
考生對政治、經濟、法律、公共管理、科技等接觸、了解得相對較多,本書不再贅述,只簡單介紹一下“人文”。這里的“人文”即人文科學,一般是指對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的研究,主要包括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史學、法學、文藝學、倫理學等,比較寬泛。
常識判斷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識面以及運用基本知識對常見現象的產生原因、后果進行歸納推理的能力,本質上是了解考生的綜合能力。因此不僅要求考生有扎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功底,而且要求考生具備一些專業技能以外的但又與行政職業能力密切相關的判斷推理分析能力。這一部分考題,迷惑性較大,使得考生在短時間內迅速而準確地完成這一部分題目有一定的難度。
由于常識判斷涉及范圍廣泛,而且需要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力,因此這一部分并沒有什么捷徑可尋,只能靠平時對各方面知識的積累,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生活中注意對各類知識的涉獵。此外,2003年的考題也的確證實了上述論斷,除了科技常識題目取材較廣外,其余題目都沒有超出上述范圍,只是題目更活了。正因為常識判斷題目“萬變不離其宗”,如果時間允許,考生最好溫習一下有關知識,畢竟有了基本知識,才談得上靈活運用。另一方面,在考試中,仍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可以運用。例如:
(1)注意讀懂題干,找出該題所屬的類型。常識題雖然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但每一道題都有其一定的范圍。讀懂題干,并判斷出這是屬于提綱中提到的哪一種范圍,將有利于對相關知識的回憶和對其他無關選項的排除。
(2)排除法。排除法是常識考試中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當面臨一個問題不知從何處入手時,可以通過排除法,找出不相關的選項,達到“去偽存真”的目的。
(3)對比分析法。有些問題是很難在題干中準確判斷出答案的,這時可以從選項入手,比較選項的異同,從中找出該題的規律,去掉比較相似或模糊的選項,從而找出正確的答案。
二、考情分析
2007年之前,常識部分在側重于考查法律知識運用的同時,考查考生其他方面的綜合常識。自2007年起,常識部分所有考題更是由法律常識試題替代。
2009年法律知識是試題的重要部分并不是偶然現象,因此考生在復習常識部分時要有針對性地多練習法律部分。它除了體現出依法治國的大政方針外,在試題中具體的法律知識對于公務員的實際工作具有實際意義。很多非法學專業的報考者表示,他們對公務員考試中加重考查法律常識很有必要,公務員考試雖然涉及的法律知識很多,但并非專業性考試。近兩年的行測考試不再以考查法律知識為重,而著重于多方面知識的考查,因此,考生應從多學科入手,進行全面的積累和準備。然而從2010年開始,公務員考試對法律知識的考查力度開始減弱,一直延續到2012年。這種命題的趨勢說明命題人更加注重對各方面知識點考查的均衡。其中包括國情、時政、科技生活、經濟、法律、黨史、人文歷史等方面。
三、基本方法
公務員考試既然是能力考試,考查的是考生對各方面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那么,在常識方面考生就應該強化實戰能力。
法律常識題涉及面廣,應主要抓住兩點:首先,考前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和強化訓練,考生要對理論知識比較熟悉,這是正確解題的重要前提。其次,作答時要認真細致地閱讀題干和備選項。下面介紹一些基本方法可幫助考生解題:
(1)印象法。在平時的學習和練習中,一些熟悉的內容易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在考試中,考生在讀完一道題后,那些熟悉的選項對大腦的刺激強度較大,根據印象的深刻程度來選答案,正確率一般會很高。
(2)事理分析與排除法相結合。對于自己不熟悉或者本身存在邏輯錯誤的選項和問題,考生可結合實際進行分析,并運用排除法排除干擾項,這樣答題的準確率將會提高。
(3)去同存異法。在閱讀題干和選項后,按題意確定一個選項為參照項,該選項同其他選項存在著比較明顯的特征差異。然后將其和其他選項對比,排除內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選項,保留差別較大的選項。再比較剩余選項,確定正確答案。
如果考生通過上述方法都不能確定答案,那么就應該盡快推測出一個答案,而且在心理上不要有負擔,以免影響后面答題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