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國外關于創業教育問題的研究

1.2.1 美國

美國的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創業教育及創業精神的倡導對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高速增長堪稱當代經濟奇跡。世界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創業型就業是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是美國就業政策成功的核心。美國人認為,創辦自己的企業是“一項令人尊敬的工作”。可見,創業為美國經濟增添了活力,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支撐了美國經濟幾十年的持續和強勁發展。

發達國家的創業教育以美國為先驅,美國作為創業教育的發源地,其創業教育在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1947年開始創業教育,哈佛大學商學院將創業精神定義為“追求超越現有資源控制下的機會的行為”。他們認為,創業精神代表一種突破資源限制,通過創新來創造機會的行為。創業精神隱含的是一種創新行為,而不是一個特別的經濟現象或個人的特質表現。哈佛的優勢在于針對創業管理建立完整的資料和案例庫,為研究者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研究環境,與美國其他高校比較而言,哈佛是唯一為創業管理與創業教育研究發行期刊的院校。

2.斯坦福大學(Stand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1949年開始創業教育,他們非常重視創業戰略以及創業環境的研究,尤其是對創業過程中各階段、各層面的策略與操作議程以及產學合作、產業網絡等環境方面的議題。斯坦福大學非常注重應用導向和學科間的優勢互補。學生必須學會評估創業機會,全面了解如何將一個創意點子轉變成一個完整的企業。事實上,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就是在斯坦福校園的這種創業氛圍中誕生的,而正是它們給美國硅谷的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

3.百森商學院(Babson College)

百森商學院是美國的一所私立商學院,1967年開設了第一門創業課,1979年創建了創業專業及創業中心。百森商學院的MBA創業教育項目在全球多年名列第一,本科的創業教育也是多年蟬聯第一,學院開設本科、MBA和專業性的碩士學位教育,并向全球企業管理人員提供高層經理研修課程。該校“集中于創業教育”,在創業管理教育方面為世界所公認。

百森商學院的創業教育主要由創業教育研究中心承擔,該中心的宗旨是全力幫助學生發展“創業式的思維方式、進取心、靈活性、創造力、冒險的愿望、抽象思維以及視市場變化為商機的能力”。該校通過創新性教學計劃、外延拓展計劃以及學術研究來支撐創業教育、倡導創業精神。外延拓展計劃包括百森種子基金、百森孵化器、創業者日(著名創業家與教師、學生、校友歡聚日)等。學術研究則有創業研究協會(ERC)和世界著名的百森學院考夫曼創業研究基金會等。

綜上所述,美國創業教育的特點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體現。

① 政府。政府高度重視,并已基本形成社會化的創業教育網絡。在過去的20多年中,創業學已成為美國大學,尤其是商學院和工程學院發展最快的學科領域,美國政府專門設立了國家創業教學基金。可以說,創業教育已在美國形成了一個相當完備的社會體系,涵蓋了從初中、高中、大學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規教育。

除了政府專門設立的國家創業教學基金外,美國創業教育的發展還獲得了眾多社會機構的資金支持,這些機構提供基金或經費資助創業競賽和創業項目、獎勵創業優秀學生、開發創業教育課程等。

② 學校。強調創業教育思想在各科教學中的滲透。美國許多高校都要求所有教學科目都應體現創業教育思想,所有的教師要求能夠教授與創業教育有關的內容。至于商貿、財稅、經濟、管理類相關專業更是將創業教育滲透到每門課程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培育出良好的創業意識和創業基本素質。

③ 教師。重視培訓和不斷提升教師的創業教育素質。創業教育首先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創業體驗、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為此,許多高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創業模擬活動,以獲得創業的體驗。其次,對教師進行專門化培訓,使之學習和掌握有關創業教育的教學知識。最后,進行案例示范教學或討論會。美國創業教育組織也極為活躍,促進了創業教育的課程和教材建設,對于美國創業教育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1.2.2 日本

日本的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發展勢頭令人矚目。無論是在實施創業教育高校的數目上,還是在相關課程的設置和管理方面,日本高校的創業教育都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并形成了獨具特色和較為規范的運作體系。

1.教育內容多樣化

日本實施創業教育的高校均將創業教育的相關內容列入了本科和研究生的選修或必修課程,從所開設課程的具體內容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兩大類。

① 創業知識類課程。這類課程主要涉及企業經營管理、金融財務、市場運作、法務等方面的知識。

② 創業實踐訓練類課程。開設能夠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互動的實踐型課程,如“企業計劃的制作練習”“創辦企業經驗者經驗談”“見習指導”等;開設有助于開展商務活動、進行商務溝通、拓展商務渠道方面的課程,如“商務禮儀概論”“商務談判技巧”等。

2.實施主體多元化

承擔上述課程授課任務的,大部分是從事經營管理學或經濟學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教師,約占50%以上;而理工出身的教師則為37.1%。其中,擁有創業經驗者占了40.3%;而由文、理科教師聯手共同授課的約占53.2%。此外,還聘請校外具有實務經驗者來擔當相應的授課任務,主要是風險投資企業的經營者(有創辦企業經歷者)、金融機構或基金管理機構的從業者、企業經營顧問、律師、會計師、稅務會計師等。

3.教育模式多樣化

根據學生的需求并結合自身的師資力量,逐漸形成了不盡相同的創業教育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① 企業家涵養型。這是以全體在校學生為對象進行創業通識教育的課程類型。典型的有橫濱國立大學開設的“商務技藝教育系列”,該課程計劃中開設注重商務實踐性的“實踐課程群”,力圖培養學生的策劃能力、傳播能力和實施能力以及作為商務人才所應當具備的較高素質。

② 創辦企業者專門教育型。這是以有志于創業的學生為主要對象開設的專門教育系列課程類型。典型的有東京工科大學,該大學在研究生層面提供創業教育,其大學院設立的“企業家創業研究方向”,著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 創辦企業的技藝輔助專業型。這主要是面向擁有工科、醫學專業背景的學生開設的,將創業教育作為輔助課的教育課程類型。典型的有信州大學開設的“技術創新經營管理研究方向”,是將社會科學與理工科有機聯合的探索和相互協作的有益嘗試,其推行的教育并非在桌面上的空談,而是要訓練和培養現實實務中最前沿的思想意識和決策能力。

④ 經營技藝綜合練習型。這是為經營或商務學科的學生提供技能練習,提高他們進行商務策劃能力的專門教育系列課程類型。典型的有慶應義塾大學設立的“創業教育研修項目”,該項目是作為日本文部科學省批準的“應對社會人員再學習的需求推進創業教育”而開辦的遠程教育課程,屬于面向社會的成人教育系列。該項目是為社會上已有5~10年企業工作經驗并準備創業的人提供一個可以獲得比較完整的創業能力(動機、意識、姿態、能力及知識)培訓的機會和平臺。其最終目的是在社會人員重新學習的時候,使他們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課程,并使他們能夠重新迎接挑戰,積極地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實社會。

4.創業教育與扶植創業相結合

為了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幫助創業的學生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將創業教育同積極扶植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扶植創業通常以兩種方式進行。

① 設立專門指導機構和創業基金。許多高校都設立了扶植學生創業的專門指導機構— 創業援助部門,同時還設立了專門用于資助學生開展創業活動、創辦風險投資企業的“創業后援基金”,以解決學生創業之初缺少啟動資金的后顧之憂。例如,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通過1990年建立的“湘南藤澤學園(SFC)”構筑起了創業教育與扶植創業的聯動體制。有創業志向和對創辦風險投資企業感興趣的學生,通過選修由SFC的教授和從事實務者共同開設的“創業者概論”課程,同與SFC有著密切聯系的風險投資企業家建立聯系,可以實際參與制作商業策劃項目,并在課程結束后由教師推薦參加面向全校學生的商務創意大獎賽,以便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創業后援基金的資助。

② 校友資源的有效利用。通過校友會、有所成就的畢業生組建的援助團體或基金,將創業教育與扶植創業有機結合起來。例如,慶應義塾大學的“三田會”,是以慶應義塾大學畢業生為核心結成的支持風險創業的創業援助組織,除了積極舉辦創業講座,會員積極參與講授創業課程,為準備創業的人建言獻計、幫助制作項目規劃書等之外,其最大的特點在于,由會員出資成立了投資機構,專門負責對有創業意愿的創業者進行資金援助。

1.2.3 韓國

韓國政府極力倡導“技術革新”“科學立國”“BK21工程”戰略的實施,韓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正是基于此,至今已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結構。韓國創業教育理念基于民族活力的認識視角。韓國政府將創業教育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來認識和執行,認為創業教育能夠培養大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韓國政府號召各高校建立“創業支援中心”,對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韓國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高達50%以上,而且韓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之高,在世界上也位居前列。韓國青年希望自己創業的比例遠高于其他國家,這絕不僅僅是創業政策吸引的結果,根本影響來自于韓國創業教育對于國民創新精神的深刻影響。

1.系統性的課程內容

韓國的高等教育深受美國影響,大學生創業教育也是如此。韓國創業教育課程的重點圍繞創業過程來安排,主要包括戰略與商業機會、創業者、資源與商業計劃、創業企業融資和快速成長5部分。各門課程均注重鼓勵學生以全球市場競爭力為著眼點掌握創業知識與技能,學習分析和完善各種商業計劃,使學生能夠以更寬廣的視角判斷創業項目的可行性和發展路徑。

2.靈活性的教學形式

韓國高校創新教育教學形式較為彈性化、個性化。除了通過正式課程即第一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技能外,非正式課程即第二課堂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對大學生的影響廣泛而深遠。第二課堂主要通過商業計劃大賽、個案研討、報告講座、市場調查、企業參訪、實際體驗等形式來實現,這些形式更為注重學生的感性體驗。可以看出,韓國高校創業教育注重實踐,能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全社會資源。其創業教育體系中不僅包括創業課程的普遍開設,還包括學校與社會建立的廣泛的外部聯系網絡,形成了學校、企業良性交互式發展的創業教育生態系統。

3.國際性的師資隊伍

韓國的創業教育課程主要由本校教師、企業資深人士和來自不同國家的訪問學者三個群體共同承擔。本校教師主要負責講授創業理論課程,但要求教師具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國內既有創業經驗又有學術背景的資深人士兼任創業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國外學者結合本國的商業實踐和創業活動能夠幫助高校學生開闊視野,使其在掌握創業理論的基礎上了解不同國家的創業實踐。多樣化的師資力量既豐富了韓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確保了創業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阿城市| 遂川县| 木兰县| 乡宁县| 四会市| 洛南县| 雷州市| 区。| 濮阳县| 东城区| 牡丹江市| 康马县| 江口县| 漳平市| 金川县| 策勒县| 嘉峪关市| 蒙自县| 资源县| 铁岭县| 达拉特旗| 东山县| 遵化市| 枣阳市| 晋中市| 惠来县| 闽侯县| 赤水市| 平武县| 朝阳市| 德兴市| 太谷县| 蓝山县| 湘潭县| 昭通市| 金门县| 全南县| 醴陵市| 孟州市|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