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股民學炒股:技術圖譜分析與短線實戰技法
- 廖海燕
- 1626字
- 2019-10-31 18:13:14
2.8 分時線的形態買點
【技術形態】
分時圖中同樣會出現如K線圖中的形態,最重要也是最常出現的兩個看漲形態是W形態和頭肩底形態。分時圖中出現的形態同樣適用于形態理論中的相關知識,在此不贅述,僅用W形態作一例子。
當分時圖中白線向上突破W形頸線位時為分時超短線重要買點。
【技術含義】
主力進行分時拉升前,通過相對低位的分時震蕩達到蓄勢和夯實拉升基礎的目的。在此震蕩過程中,市場主力并非是真正的想向下或是橫盤震蕩,而是為了進一步的向上分時拉升創造一個良好的分時條件。
【應用技巧】
1.黃線和白線的距離
W形態出現后,必須注意分時圖中黃線和白線的相對距離。兩條線距離越近越好,越近越有利于突破后的向上拉升,當兩條線距離超過3%時則不宜介入,因為股價與分時平均成交價的乖離率過大,分時圖上顯示的獲利盤過多,不利于股價向上分時拉升。
2.向上突破的量能
分時圖中的W形態的向上突破必須出現放量突破。當分時白線向上穿越頸線位時,分時成交必須出現大單。不管是K線圖中的W形態向上突破,還是分時圖中的W形態向上突破,必須伴隨成交量的放大,否則是假突破的可能大。
3.兩個最佳買點
◆ 當分時圖中白線向上突破W形態頸線位時,出現當日盤中最大成交單或至少30分鐘內的最大成交單時,即是第一個最佳買點;
◆ 第二個最佳買點出現在分時白線放量向上突破W形態頸線位后的縮量回踩階段,此買點也是不錯的分時短線買點,在回踩過程中,分時白線最低點不會下穿W形頸線位。
4.止損位的設定
分時超短線操作,除了極個別交易者是純分時短線交易外,大多數交易者的目的并不是超短線獲利,而是一種滾動操作打底成本的需要。在手中持有足夠波段底倉的前提下,超短分時介入同樣應該將風險放在第一位,同樣應該在介入前即設定好止損位。
止損位可以設定在分時W形態的最低價處。當盤中成交低于分時W底的最低價時,即應在原來所持倉位中拋出與前面買入所同等倉位的籌碼,進行一個風險控制操作,避免短期陷入被動之中。
5.可以進行分時操作的階段
分時超短操作,必須與K線圖結合進行研判、確定買入點。單純的依靠分時進行操作有很大的風險性。理想的分時超短操作階段有三個:K線圖中股價處于上漲初期、上升過程中的震蕩整理過程中、相對重要低位的底部震蕩中。
◆ 上漲初期:股價處于上漲第一階段,根據波段操作法中有關操作法則,需要進行打底成本的操作,所以最理想的分時超短操作是在上漲初期第一階段上升末期,可以利用分時操作打底成本,但前提是必須留有足夠的波段底倉;
◆ 上升過程中的震蕩整理過程中:上升途中的整理過程中,可以利用分時超短操作進行高拋低吸賺取超短線分時利潤,必須注意的是股價結束震蕩整理后應及時停止分時超短操作,防止出現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
◆ 相對重要低位的底部震蕩中:底部寬幅震蕩過程中,可以根據波段操作法中有關操作法則利用分時超短線進行操作,此時不應該以賺取分時超短利潤為第一目的,而是應該以打底成本為第一目的,同時必須注意股價向上突破時應及時結束分時超短操作,以賺取波段利潤為主。
注意事項:分時W形態的最佳買點是分時白線向上突破頸線位的同時成交單出現大單,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必須將本章所講的幾個技巧結合起來使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單一的技巧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實例剖析】
如圖2.9所示,2015年5月29日冠豪高新(600433)分時運行圖。

圖2.9 分時W形態的買點
由圖可知:
◆ 圖中圓圈處標示的是分時圖中出現的W形態股價自11:15到11:25運行了完整的W形態;
◆ 此形態出現于分時拉升中途,前期有過一小段拉升的出現;
◆ 此形態的第一最佳買點出現在11:27,此時分時圖中白線向上突破W形態頸線位,同時成交中出現單筆大單;
◆ 此形態的第二最佳買點出現在11:30,此時分時圖中白線突破后向下回踩W形態的頸線位;
◆ 11:28出現大單向上突破時,股價在20.46元,而黃線代表的分時均價則在20.37元,兩者之間的距離是0.09元,不超過3%幅度的偏離值;
◆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必須將本章所講的幾個技巧結合起來使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單一的技巧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