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3 K線反轉形態

K線形態是期貨價格圖上的特定圖案或花樣,它們具有預測性價值。K線形態可分兩種,分別是反轉形態和持續形態。下面先來講解一下反轉形態。

3.3.1 反轉形態及其基本要領

反轉形態就是趨勢正在發生重要反轉,主要包括頭肩形、三重頂(底)、雙重頂(底)、圓頂(底)、V形等形態。這類形態通常表示舊趨勢結束,一個新的趨勢形成。對于趨勢交易者來講,識別反轉形態非常重要。一旦出現反轉形態,趨勢交易者應立即做出反向交易的決策。

在單獨研究各個主要反轉形態之前,要注意反轉形態所共有的基本要領。

1.事先存在趨勢的必要性

市場上確有趨勢存在是所有反轉形態存在的先決條件。市場內必須先有明確的趨勢,然后才談得上反轉。

在K線圖上,偶爾會出現一些與反轉形態相近的圖形,但是,如果事前并無趨勢存在,那么它便無物可反,因而意義有限。我們在辨識K線形態的過程中,正確把握趨勢的總體結構,有的放矢地對最可能出現一定形態的階段提高警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正因為反轉形態事先必須有趨勢可反,所以它才具備了測算意義。絕大多數測算技術僅僅給出最小價格目標。那么,反轉的最大目標是什么呢?它就是事前趨勢的起點,反轉的終點則是回到事前趨勢的起點。如果市場發生過一輪主要的牛市,并且主要反轉形態已經完成,就預示著價格向下運動的最大余地便是100%地回撤到整個牛市的起點。

2.重要趨勢線的突破

即將降臨的反轉過程,經常以突破重要的趨勢線為其前兆。不過我們要記住,主要趨勢線被突破,并不一定意味著趨勢的反轉。這個信號本身的意義是,原趨勢正有所改變。

主要向上趨勢線被突破后,或許表示橫向延伸的價格形態開始出場,以后,隨著事態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才能夠把該形態確認為反轉型或持續型。在有些情況下,主要趨勢線被突破同價格形態的完成恰好同步實現。

3.形態的規模與動作的關系

這里所謂規模的大小,是就針對價格形態的高度和寬度而言的。高度標志著形態波動性的強弱,而寬度則代表著該形態從發展到完成所花費的時間的多少。

形態的規模越大,即價格在形態內擺動的范圍(高度)越大、經歷的時間(寬度)越長,那么該形態就越重要,隨之而來的價格運動的余地就越大。

4.頂和底的差別

頂部形態與底部形態相比,“頂”的持續時間較短,但波動性更強。在頂部形態中,價格波動不但幅度更大,而且更劇烈,它的形成時間也較短。底部形態通常具有較小的價格波動幅度,但耗費的時間較長。正因如此,辨別和捕捉市場底部比捕捉其頂部,通常來得容易些,損失也相應少些。

對喜歡“猜頂”的投資者來說,一定要注意價格通常傾向于跌快而升慢,因而頂部形態盡管難以對付,卻也自有其吸引人之處。通常,投資者在捕捉住熊市的賣出機會的時候比抓住牛市的買入機會的時候,贏利快得多。事實上,一切都是風險與回報之間的平衡。較高的風險從較高的回報中獲得補償,反之亦然。

5.交易量在驗證向上突破信號時更具重要性

交易量一般應該順著市場趨勢的方向相應地增長,這是驗證所有價格形態完成與否的重要線索。任何形態在完成時,均應伴隨著交易量的顯著增加。但是,在趨勢的頂部反轉過程的早期,交易量并不如此重要。一旦熊市開始,市場慣于“因自重而下降”。技術分析者當然希望看到在價格下跌的同時交易活動也較為活躍,不過,在頂部反轉過程中,這不是關鍵。

然而,在底部反轉過程中,交易量的相應擴張卻是絕對必需的。如果當價格向上突破的時候,交易量形態并未呈現出顯著增長的態勢,那么,整個價格形態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了。

3.3.2 頭肩形反轉形態

頭肩形反轉形態是最著名、最可靠的反轉形態,其形態圖形如圖3.15所示。

圖3.15 頭肩形反轉形態

在頭肩形反轉形態中,左肩和左肩的高度差不多相同,頭比兩肩高。下面來看一下頭肩形反轉的形成過程。

在形成左肩的過程中,上升趨勢一如既往,毫無反轉跡象。在回調過程中,走勢也很正常,即回調到A點時受到上升趨勢線的支撐。

在形成“頭”過程中,雖然價格創出了新高,但一般情況下成交量會減少。雖然這個變化本身并不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這時候,投資者一定要警惕了,腦海中要亮起黃色警告燈。

價格在回調時,出現了一些更令人不解的問題,即這次回調跌破了上升趨勢線,然后在B點止跌,止跌后反彈高度沒有突破前期高點,即右肩高點比頭低,也沒有突破上升趨勢線,一般情況下成交量也會減少,這表明上升趨勢很可能就此結束。

這樣,左肩回調低點A和頭部回調低點B的連線就是頭肩形的頸線。頸線可以是水平直線,也可以是向下或向上傾斜的斜線。如果價格跌破頸線,則表明頭肩形反轉形態形成。

一般情況下,價格跌破頸線后會有反抽,即價格重新反彈到頸線附近,但不會再突破頸線。

圖3.16是滬膠指數2007年8月24日至2008年10月16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滬膠指數經過多次拉升后,在頂部形成了頭肩形反轉形態。

圖3.16 滬膠指數2007年8月24日至2008年10月16日的日K線圖

形成頭肩形的各要素具體如下。

● 事先是上升趨勢。

● 左肩伴隨著較大的交易量,之后市場向下調整到A點。

● 縮量上漲,創新高,即形成頭部。

● 隨后的下跌低于左肩,且接近前一個向上反彈低點A。

● 第三輪的上沖明顯縮量,并且無力再創出新高。

● 再次下跌,并且跌破頸線。

● 反抽,但沒有突破頸線,然后再下跌并且創出新低。

利用頭肩形反轉形態,可以測算下跌的目標價格,具體方法是:先計算出從頭到頸線的垂直距離,然后從頸線向下減去同樣的距離,就是下跌的目標價格。

例如,頭所在的位置是150,與頭所在豎線上的頸線所在的位置是120,那么下跌的目標價格如下。

下跌的目標價格=120-(150-120)=90

注意這是下跌的最小目標價格,而實際上價格常常會跌過這個價格。不過,對最小目標心中有數,那么對判斷市場行情是否還有足夠空間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最大目標是原先趨勢的整個范圍。例如,原先的牛市是從50漲到130,那么從頂反轉形態得出的下跌最大目標是50,即從哪里來,還到哪里去。

3.3.3 其他頭肩形反轉形態

其他頭肩形反轉形態包括倒頭肩形、復雜頭肩形和流產的頭肩形。

1.倒頭肩形

倒頭肩形,又稱頭肩形底,它恰好與頭肩形頂互為鏡像,如圖3.17所示。

圖3.17 倒頭肩形

倒頭肩形有三個清楚的低點,其中頭(中間的低點)稍低于左、右兩肩的低點。收盤價格有效突破頸線,是該形態得以完成的必要條件,它的測算空間方法與頭肩形是一樣的。

頭肩形與倒頭肩形最重要的區別在于成交量。在判斷倒頭肩形形態及其突破時,成交量起到相當關鍵的驗證作用。頭肩形形成的下跌具有“因自重而下跌”的傾向性,因此在底部,當市場形成一輪牛市時,必須得具有較多的成交量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具有顯著增強的買進推力。

頸線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向上傾斜,這兩種情況差別不大;但如果頸線向下傾斜,則是市場疲弱的一種表現。

圖3.18是棕櫚油指2008年9月22日至2009年5月6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棕櫚油指經過大幅下跌后,在底部形成了倒頭肩形反轉形態。

圖3.18 棕櫚油指2008年9月22日至2009年5月6日的日K線圖

2.復雜頭肩形

在K線圖中,標準的頭肩形形態很少,一般都是一些頭肩形的變體,稱為復雜頭肩形。這種形態可能呈現出雙頭或兩個左肩、兩個右肩的情況。對付這種情況有個竅門,那就是利用頭肩形形態所具有的強烈的對稱傾向:單個的左肩通常對應著單個的右肩,雙重左肩則使出現雙重右肩的可能性增加了不少。

3.流產的頭肩形

一旦價格突破了頸線,頭肩形形態就完成了,市場也就不應再返回頸線的另一邊。在頂部,一旦頸線被向下突破了,那么只要隨后有任何一個收盤價返回到頸線上方,都是嚴重的警訊,表明此次突破可能是無效信號。

顯而易見,這就是流產頭肩形的由來。由于此類形態起初貌似典型的頭肩形反轉,但在其演化過程中的一定時間,價格突然恢復原來的趨勢。

圖3.19是豆油指數2007年4月18日至2007年7月30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豆油指數走出了一個流產的頭肩形形態。

圖3.19 豆油指數2007年4月18日至2007年7月30日的日K線圖

3.3.4 三重頂和三重底

三重頂和三重底是前面講解的頭肩形的變形,并且前面講解的各項要素幾乎都適用于三重頂和三重底。

三重頂的三個高點處在同一個水平位置,每次上漲的成交量一般都為縮量。當前面的兩個低點被價格跌破后,本形態完成,如圖3.20所示。

圖3.20 三重頂

三重頂的測算空間方法與頭肩形是一樣的。并且價格跌破頸線后,回抽很少再次站上頸線。

圖3.21是PTA指數2007年1月24日至2007年8月31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PTA指數經過拉升后,在頂部形成了三重頂反轉形態。

圖3.21 PTA指數2007年1月24日至2007年8月31日的日K線圖

三重底與三重頂互為鏡像,即三個低點處在同一個水平位置,當價格突破頸線時,表示形態完成,注意在突破頸線時要放量,否則可能是誘多,如圖3.22所示。

圖3.22 三重底

3.3.5 雙重頂和雙重底

雙重頂和雙重底反轉形態,比經常見到的三重頂和三重底要多,這種形態出現頻率僅次于頭肩形,出現得很頻繁,并且易于辨認。雙重頂,又被稱為M頂,如圖3.23所示。

圖3.23 雙重頂

下面來看一下雙重頂的形成過程。

在上升趨勢中,市場在A點確立了新的高點,通常其成交量會有所增加。然后是縮量回調,回調到B點受到上升趨勢線的支撐,這時技術形態表現良好。接著上沖到C點,而收盤價無法再創新高,然后又開始下跌。此時,一個潛在的雙重頂很可能就要形成。

注意到這里只是可能,因為雙重頂反轉形態成立的必要條件為只有在收盤價格突破前一個低點B的支撐后,這個反轉形態才成立。當價格跌破前期低點B,然后回抽沒能再次站上頸線,則表示雙重頂形態形成。

圖3.24是豆粕指數2004年1月16日至2004年8月16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豆粕指數經過連續拉升后,在頂部形成了雙重頂反轉形態。

圖3.24 豆粕指數2004年1月16日至2004年8月16日的日K線圖

雙重頂的測算空間方法與頭肩形是一樣的。

另外,投資者還要注意,雙重頂的兩個峰,并不一定處于嚴格相同的水平上,有時,第二峰相當疲軟,達不到第一峰的高度,這種情況一般可以理解。但當第二峰超過第一峰時,初看起來是向上突破,即恢復了上升趨勢,對于這一點,我們要高度重視,否則盲目追高做多,就會被套在最高點上。

判斷突破是否成立,首先,要看收盤價是否超過前一個高峰,而不能僅僅看日內是否穿越。其次,還要考慮其突破的高度,如果超過第一個高點3%左右,則很可能突破成功。最后,我們可以考慮突破的時間,如果連續兩天到三天,收盤價都在第一個高峰之上,這表明突破很可能成功。

在牛市中,雙重頂的第二峰高于第一峰是相當正常的現象,因為這是市場主力在誘多。這是牛市陷阱。

圖3.25是白糖指數2008年1月17日至2008年4月25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形成的雙重頂,第二峰就高于第一峰,但突破高點后的第二天就迎來了一根大陰線,宣布這里是假突破,即雙頂成立。

圖3.25 白糖指數2008年1月17日至2008年4月25日的日K線圖

雙重底是雙重頂的鏡像,在向上突破頸線時,成交量的放大是相當重要的,并且突破頸線后,一般會回調,如圖3.26所示。

圖3.26 雙重底

圖3.27是美棉指數2008年2月1日至2010年11月1日的周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美棉指數經過大幅下跌后,在底部形成了雙重底反轉形態。

圖3.27 美棉指數2008年2月1日至2010年11月1日的周K線圖

注意,在判斷雙重頂或雙重底時,形態的規模很重要。雙峰之間持續的時間越長、形態的高度越大,則即將來臨的反轉的潛力也越大。這一點對所有的反轉形態都成立。

提醒:一般情況下,在最有力的雙重頂或雙重底形態中,市場至少應該在雙峰或雙谷之間持續一個月,有時甚至可能達到兩三個月之久。

3.3.6 圓頂和圓底

在圓頂圖形中,可以看到從上升到下降的變化是極為平緩的,即上升趨勢逐步失去上升的動力,慢慢地轉化為新的下降趨勢,如圖3.28所示。

圖3.28 圓頂

圖3.29是豆粕指數2000年9月10日至2001年4月18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豆粕指數經過連續拉升后,在頂部形成了圓頂反轉形態。

圖3.29 豆粕指數2000年9月10日至2001年4月18日的日K線圖

需要注意的是,圓頂形態何時完成是很難確定的。另外,圓頂不具備精確的測算規則。

圓底是圓頂的鏡像,在圓底形成過程中,要注意成交量的變化。很多時候,在圓底的中點稍向后,成交量開始增加,如圖3.30所示。

圖3.30 圓底

圓底形成時間比較漫長,在底部換手極為充分,所以一旦突破,常常會有一輪可觀的上漲行情。但圓底沒有明顯的買入信號,入市過早,則陷入漫長的筑底行情中,這時價格不漲反而略有下挫,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都看不到希望,投資者很可能受不了這種長時間的折磨,在價格向上攻擊之前一拋了之,這樣就錯過了一段好的行情。投資者在具體操作時,要多觀察成交量,當價格上沖,并且成交量也在放大時,就要敢于買進。如果成交量萎縮,即使股價上沖也不能參與。

圖3.31是玉米指數2010年4月20日至2010年11月1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玉米指數在回調過程中形成了圓底反轉形態。

圖3.31 玉米指數2010年4月20日至2010年11月1日的日K線圖

3.3.7 V形反轉形態

V形反轉形態可謂神出鬼沒,在其出現時很難判斷,但這種反轉形態還很常見。前面講解的各種反轉形態,價格都有一段橫向整理的時間,投資者能夠利用這個機會研究市場行情,仔細地探索其未來的運動方向。但V形反轉形態代表的是劇烈的市場反轉,同市場逐步改變方向的一般方式不同。當它發生時,幾乎沒有先兆,趨勢會出人意料地突然轉向,隨即向相反的方向劇烈地運動。

V形反轉形態如圖3.32所示。

圖3.32 V形反轉形態

圖3.33是PTA指數2009年6月17日至2010年1月19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PTA指數經過大幅下跌后,在底部形成了V形底反轉形態。

圖3.33 PTA指數2009年6月17日至2010年1月19日的日K線圖

圖3.34是滬鋁指數2007年12月21日至2008年9月24日的日K線圖,在這里可以看到滬鋁指數經過拉升后,在頂部形成了V形頂反轉形態。

圖3.34 滬鋁指數2007年12月21日至2008年9月24日的日K線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綦江县| 花莲市| 柳江县| 卢龙县| 宁乡县| 遵义市| 潼南县| 始兴县| 茶陵县| 尖扎县| 九台市| 二手房| 迭部县| 社旗县| 勐海县| 聊城市| 都昌县| 长春市| 湘潭市| 望都县| 吐鲁番市| 甘肃省| 丰原市| 来宾市| 台北县| 阳东县| 辽阳县| 嫩江县| 新邵县| 鸡东县| 太白县| 黄陵县| 秦皇岛市| 宜都市| 平湖市| 曲松县| 绿春县| 登封市| 治多县| 康平县|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