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紅股兵法作者名: 大川本章字數: 9061字更新時間: 2019-09-16 14:34:10
三、股海亮劍
股道通常針對大盤的趨勢做戰略上的指導,對大盤的研判我們主要以國家的經濟方針及產業導向為依據。經濟發展是不會停滯不前的,就像我們的軍旗一樣永遠都在前方飄揚。而對我們投資者來說,投資的目標是具體的。上市公司,而在眾多的上市公司里如何挖掘公司的“道”才是我們行動的主體,我們認為公司的“道”主要就是基本面和財務情報的收集、分析、提取和決策。我們把所有這些過程比作“磨劍”。只有磨好劍,才能亮劍,才能上戰場。
兩個樵夫阿德和阿財一起上山砍柴。第一天,兩人都砍了八捆柴。上山砍柴一定要早睡早起,才可以在天亮時抵達砍柴地點。阿德想:“多砍一捆就多一份收入,我明天可要起得更早,在天亮之前抵達。”阿財則在回家以后抓緊時間磨刀,并且準備第二天把磨刀石帶上山。第二天,阿德比阿財先到山上。他一開始就使盡渾身力氣工作,一刻也不敢歇息。阿財雖然較遲上山,砍柴的速度卻比昨天快,不一會兒,就追上了阿德的進度。到了中午,阿財停了下來磨刀。他向阿德建議:“不如你也休息一會兒吧。先把斧頭磨一磨,再繼續砍也不遲。”阿德拒絕了阿財,心想:“我才不想浪費時間。趁著你休息的時候,我還可以抓緊時間多砍幾捆柴呢。”很快地,一天又結束了。阿德只砍了六捆柴,而阿財除了所砍的九捆柴,還采了一些哄孩子開心的野山楂。阿財看著他笑道:“砍柴除了技術和力氣,更重要的是我們手里的斧頭。我經常磨刀,刀鋒鋒利,所砍的柴當然比較多;而你從來都不磨刀,雖然費的力氣可能比我還多,但是斧頭卻越來越鈍,砍的柴當然就少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磨斧頭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足功課,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我們在做股票投資時也是一樣,進場前要充分做好分析工作,如同打仗一樣,戰前要把手中的利劍磨好、磨亮、磨尖,也就是充分做好“磨劍”這門功課,這樣作戰起來才能進退有序、有法。
“磨劍”在這里就是要求我們:透過企業財報語言,深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
(一)基本面研判
巴菲特認為,企業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是“病態的”價格競爭型企業,另一類是“健康的”具備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
價格競爭型企業的產品或服務面臨很多同類產品或服務的競爭而缺乏獨特的競爭優勢。而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能夠銷售或提供具備持續競爭優勢的品牌產品或服務,可以根據市場較自由地調整產品或服務價格,而不像很多價格競爭型企業那樣靠盲目降價促銷,惡性競爭,致使銷售管理費用持續增高,以致虧本。
在我國,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在成熟市場中被認為是價格競爭性的行業中,也能產生一些持續增長的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
我們從定量和定性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挑選這些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
從定量分析角度來看,要重點關注五個方面:
(1)擁有持續的盈利能力。公司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才會表現出持續的盈利能力,其中,是否保持了一貫的高股東權益回報率、高總資本回報率,并且公司的每股收益是否呈現上升的趨勢是我們衡量其是否擁有持續盈利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如格力電器。
(2)擁有穩健的償債能力。公司并不需要建立龐大的長期負債來維持盈利,并且公司的盈利能力可以保證長期債務無須很長時間就能償還。因為大量的長期債務會降低公司承受不景氣經營環境的能力,從而影響其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如中國中鐵。
(3)擁有強大的主營業務發展能力。公司的成長需要其具備持續競爭優勢的主營業務不斷地發展壯大。我們可以通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來衡量公司的持續成長能力。如中國平安。
(4)具有行業競爭力的能力。公司產品或服務的持續競爭優勢可以通過其在行業中較高的毛利率水平、凈利率水平來體現。如和邦股份。
(5)具有資金支配優勢的能力。公司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有效使用,對企業來說,每股經營性現金流就反映了其盈利的質量和資金周轉的好壞,好的企業資金游刃有余。如譽衡藥業。
從定性分析角度來看,要重點關注四個方面:
(1)公司所在行業前景的判斷,即行業地位。不同的行業有各自的經營特征和規律,它們可能處在不同的行業生命周期中;宏觀經濟的不同時期也會對行業的景氣度有著不同的影響。這些都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價值。如中國石油。
(2)公司是否銷售或提供具備持續競爭優勢的品牌產品或服務,即品牌知名度。主要是判斷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被大眾或企業所依賴的程度,以及它們的品牌和影響力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如格力電器。
(3)公司是否可以根據市場自由地調整產品或服務價格,即定價權。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具有競爭優勢而被大眾或企業所依賴時,它們的價格就可以根據市場的不同進行調整以保證企業的盈利能力。如包鋼稀土。
(4)公司是否需要進行更新設備尋找新技術,即技術裝備的保障。具備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不需要改變現有裝備,而只是不斷完善設備,保證設備的先進性和領先性,核心技術永遠保持在公司的內部。如上海汽車。
按照以上標準從上市公司挑選合適的公司放入自己的股票池里,再對個股逐一進行進一步分析。
個股的基本面的研判包括:股本結構,市盈率,每股公積金,每股未分配利潤,每股凈資產,個股的行業特性,未來的盈利能力,股本的擴張力,該股的近期熱度等。個股運行的方向就是未來的預期,即使是朦朧的也會是短期的獲利機會,最重要的是未來的盈利值是否支持股價的走向。這個是沒有固定的模式。比如一個每股收益股價在0.50元的股票,如果在平均市盈率為30倍的市場里,是不是股價一定在15元?那是不一定的。很多人都在試圖研究股價究竟在多高位置才合適,以便確定買入點和賣出點。但市場往往不會那么理性地計算那個價位,往往會讓人看不懂,這還需要得到市場認可,還和該股的股本結構、資源性、壟斷性、獨特性有關。

圖8

圖9
所以基本面分析往往是最難的,它既是根本的,也是動態的、發展的。
但不論怎么講,股價上升總有著它上升的“道”,把握這個道就可以提早布局這個股,無論莊家如何拉升、打壓最終都離不開由于這個“道”而支持的最終達到的股價。莊家就是利用這個“道”來達到賺錢的目的。
基本面分析常用的幾個概念:

市盈率:股票的價格與該股上一年度每股稅后利潤之比(P/E)。









下面我們重點分析市盈率和市凈率。
?市盈率分析
市盈率指在一個考察期(通常為12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其中,每股收益的計算方法是,該企業在過去12個月的凈利潤除以總股數。
投資者通常利用該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資價值,或者用該指標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間進行比較。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并非總是準確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么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然而,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準確地估量了該公司的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于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
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資者能夠以較低價格購入股票以取得回報。
假設某股票的市價為24元,而過去12個月的每股盈利為3元,則市盈率為24/3=8。該股票被視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市盈率把股價和利潤聯系起來,反映了企業的近期表現。如果股價上升,但利潤沒有變化,甚至下降,則市盈率將會上升。
一般來說,市盈率水平為
0~13:價值被低估;
14~20:正常水平;
21~28:價值被高估;
>28: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市盈率雖可簡單估算股價,但決定股價的因素還很多。
比如:股價還取決于市場需求,取決于投資者對以下各項的期望:
(1)企業的最近表現和未來發展前景;
(2)新推出的產品或服務的認知度;
(3)該企業所處行業的前景;
(4)市場氣氛、新興行業熱潮等。
?市盈率計算方法的不同
利用不同的數據計出的市盈率,有不同的意義。現行市盈率利用過去四個季度的每股盈利計算,而預測市盈率可以用過去四個季度的盈利計算,也可以根據上兩個季度的實際盈利以及未來兩個季度的預測盈利的總和計算。
動態市盈率是根據目前的收益增長情況,推算當年年底或下一年的每股收益,并以此為基礎計算的市盈率。
靜態市盈率是根據前年的每股收益計算的市盈率。
舉例
假如一個股票10元,2006年每股收益0.10元;2007年一季度0.10元,二季度是0.20元,則根據銷售收入的增長,成本的增長以及現金流的變化,推算年底每股收益為0.40元。
則該股動態市盈率為25倍;靜態市盈率為100倍。
動態市盈率的計算
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1+年復合增長率)n次方
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態系數,該系數為1/(1+i)n, 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比如說,上市公司目前股價為20元,每股收益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為0.28元,成長性為35%,即i=35%,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可持續5年,即n=5,則動態系數為1/(1+35%)5=22。相應地,動態市盈率為11.6倍,即:52(靜態市盈率:20元/0.38元=52元)× 22%。兩者相比,相差之大,相信普通投資人看了會大吃一驚。動態市盈率理論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資股市一定要選擇有持續成長性的公司。于是,我們不難理解資產重組為什么會成為市場永恒的主題,及有些業績不好的公司在實質性的重組題材支撐下成為市場黑馬。
與當期市盈率作比較時,也有用這個公式:
動態市盈率=股價/
(當年中報每股凈利潤×去年年報凈利潤/去年中報凈利潤)
復合增長率的影響
如何計算復合增長率?什么是pe和peg? pe的中文意思是“市盈率”,peg的中文意思是“市盈率相對利潤增長的比率”。它們的計算公式如下:凈利潤增長率×100②peg= pe如果peg>1,股價則高估,如果peg<1(越小越好),說明此股票股價低估,可以買入。peg估值的重點在于計算股票現價的安全性和預測公司未來盈利的確定性。

或

?市凈率分析
市凈率的計算方法是:

股票凈值即資本公積金、資本公益金、法定公積金、任意公積金、未分配盈余等項目的合計,它代表全體股東共同享有的權益,也稱凈資產。凈資產的多少是由股份公司經營狀況決定的,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越好,其資產增值越快,股票凈值就越高,因此股東所擁有的權益也越多。
所以,股票凈值是決定股票市場價格走向的主要根據。上市公司的每股內含凈資產值高而每股市價不高的股票,即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其投資價值越高。相反,其投資價值就越小。
市凈率能夠較好地反映出“有所付出,即有回報”,它能夠幫助投資者尋求哪個上市公司能以較少的投入得到較高的產出,對于大的投資機構,它能幫助其辨別投資風險。
這里要指出的是:市凈率不適用于短線操作。
市凈率可用于投資分析。每股凈資產是股票的賬面價值,它是用成本計量的,而每股市價是這些資產的現在價值,它是證券市場上交易的結果。市價高于賬面價值時企業資產的質量較好,有發展潛力,反之則資產質量差,沒有發展前景。優質股票的市價都超出每股凈資產許多,一般說來市凈率達到3可以樹立較好的公司形象。市價低于每股凈資產的股票,就像售價低于成本的商品一樣,屬于“處理品”。當然,“處理品”也不是沒有購買價值,問題在于該公司今后是否有轉機,或者購入后經過資產重組能否提高獲利能力。
總之,基本面分析不能解決入市時機的問題,只有在對股市及個股走勢有了基本的判斷之后,再結合技術分析,才有可能找出合適的入市時機。
但基本面的分析是股道中最基本、最需要、最煩瑣的基礎之一,分析透徹即可達到厚積薄發的效果。
但凡每只股票持續上漲,其內在的品質一定能夠支持該股所達到的價格,也就是說:價格早晚會體現價值的。
例如:我們看看包鋼稀土(600111)。
(周線圖:2010年4月2日的開盤價53.55元到2010年的10月29日的收盤價181.91元。)
在經營與發展能力指標中,2010年是企業盈利能力增長最快的一年,2011年維持上升勢頭,但增速開始下降,2012年預計增長率開始下降。配合股價來看2010年從50元左右起步,達到最高192.85元,2011年最高240.06元,2012年達到最高284.70元(分析日2012年9月7日)。預計2012年股價將開始回落。
而同時期上證大盤周線圖(如圖10):

圖10
顯然這只股票綜合產業發展(獨特,世界稀土資源地),企業背景及發展勢頭(盈利能力增長)和圖勢,尤其企業自身價值在全球資源日漸緊張的大背景下,價值及價格凸顯。認識到這些,分析到這只股票的“股道”,從容持有就是大勝而特勝。這就是“道為先”的哲學理念,“得道多勝,失道寡勝”。
(二)財務報表的分析
證券投資已經成為百姓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大多數中小投資者不是專業人員,缺乏必要的財務常識,很多投資者因為不懂報表而錯失買賣股票的良機。因此,如何正確地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挖掘真正具備投資價值的公司,是成功投資者應具備的基本功。
1.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上市公司會計期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報表。通過資產負債表,能了解企業在報表日的財務狀況、長短期的償債能力,資產、負債、權益和結構等重要信息。
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類的科目很多,但投資者在進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時應重點關注應收款項、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和遞延資產四個項目。
(1)應收款項
①應收賬款:一般來說,公司存在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這是因為在會計核算中設有“壞賬準備”這一科目,正常情況下,三年的時間已經把應收賬款全部計提了壞賬準備,因此它不會對股東權益產生負面影響。但在我國,由于存在大量“三角債”,以及利用關聯交易通過該科目來進行利潤操縱等情況。因此,當投資者發現一個上市公司的資產很高,一定要分析該公司的應收賬款項目是否存在三年以上應收賬款,同時要結合“壞賬準備”科目,分析其是否存在資產不實,“潛虧掛賬”現象。
②預付賬款:該賬戶同應收賬款一樣是用來核算企業間的購銷業務的。這也是一種信用行為,一旦接受預付款方經營惡化,缺少資金支持正常業務,那么付款方的這筆貨物也就無法取得,其科目所體現的資產也就不可能實現,從而出現虛增資產的現象。
③其他應收款:主要核算企業發生的非購銷活動的應收債權,如企業發生的各種賠款、存出保證金、備用金以及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等。但在實際工作中,并非這么簡單。例如,大股東或關聯企業往往將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掛在其他應收款下,形成難以解釋和收回的資產,這樣就形成了虛增資產。因此,投資者應該注意到,當上市公司報表中的“其他應收款”數額出現異常放大時,就應該加以警惕了。
(2)待處理財產凈損失
不少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掛賬列示巨額的“待處理財產凈損失”,有的甚至掛賬達數年之久。這種現象明顯不符合收益確認中的穩健原則,不利于投資者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
(3)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
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并無實質上的重大區別,它們均為本期公司已經支出,但其攤銷期不同。“待攤費用”的攤銷期在一年以內,而“遞延資產”的攤銷期超過一年。從嚴格意義上講,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并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但它們似乎又同未來的經濟利益相聯系,而且在會計實務中,不少人也習慣于把已發生的成本描繪為資產。
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類科目的分析中,重點應關注其償債能力。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指標分析:
(1)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①流動比率:流動比率即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之間的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常用的指標。一般來說,流動資產應遠高于流動負債,起碼不得低于1∶1,一般以大于2∶1較合適。其計算公式是

但是,對于公司和股東,流動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因為,流動資產還包括應收賬款和存貨,尤其是由于應收賬款和存貨余額大而引起的流動比率過大,會加大企業短期償債風險。因此,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應收賬款及存貨的情況進行判斷。
②速動比率:速動比率是速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率,即用于衡量公司到期清算能力的指標。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最低限為0.5∶1,如果保持在1∶1,則流動負債的安全性較有保障。因為,當此比率達到1∶1時,即使公司資金周轉發生困難,也不致影響其即時償債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該指標剔除了應收賬款及存貨對短期償債能力的影響,一般來說投資者利用這個指標來分析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比較準確。
(2)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①資產負債率、權益比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這三個比率的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的資產中有多少負債,一旦企業破產清算,債權人得到的保障程度如何;所有者權益比率反映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所占份額,所有者權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之和為1;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反映的是債權人得到的利益保護程度。投資者在看財務報表時,只要看一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無形資產總額這幾項,便可大概看出該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狀況,這三個比率只有在同行業、不同時間段相比較,才有一定價值。
②長期資產與長期資金比率。其公式為

這一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該值應該低于100%,如果高于100%,則說明企業動用了一部分短期債務來購置長期資產,這樣就會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其經營風險也將加大,實為危險之舉。
2.對利潤表的分析
在財務報表中,企業的盈虧情況是通過利潤表來反映的。利潤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經營成果的分配關系。它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衡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的主要尺度。投資者在分析利潤表時,應主要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利潤表結構分析
利潤表是把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間的營業收入與同一會計期的營業費用進行配比,以得到該期間的凈利潤(或凈虧損)的情況。由此可知,該報表的重點是相關的收入指標和費用指標。“收入-費用=利潤”可以視作閱讀這一報表的基本思路。當投資者看到一份利潤表時,會注意到以下幾個會計指標。它們分別是:“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在這些指標中應重點關注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尤其應關注主營業務利潤與凈利潤的盈虧情況。許多投資者往往只關心凈利潤情況,認為凈利潤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于是高枕無憂。實際上,企業的長期發展動力來自于對自身主營業務的開拓與經營。嚴格意義上而言,主營虧損但凈利潤有盈余的企業比主營業務盈利但凈利潤虧損的企業更危險。企業可以通過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將當期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作成盈利,可誰又敢保證下一年度還有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呢?
(2)通過分析關聯交易判斷上市公司利潤的來源
上市公司為了向社會公眾展現自己的經營業績,提高社會形象,往往利用關聯方間的交易來調節其利潤,主要分析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增加收入,轉嫁費用。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分析時,一定要分析其關聯交易,特別是母子公司間是否存在著相互關聯交易、轉嫁費用的現象,對于有母子公司關聯交易的、一定要將其上市公司的當年利潤剔除掉關聯交易虛增利潤。
②資產租賃。由于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從母公司剝離出來的,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資產主要是從母公司以租賃方式取得的。從而租賃資產的租賃數量、租賃方式和租賃價格就是上市公司與母公司之間可以隨時調整的閥門。有的上市公司還可將從母公司租來的資產同時轉租給母公司的子公司,以分別轉移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利潤。
③委托或合作投資。
a.委托投資。當上市公司接受一個周期長、風險大的項目時,則可將某一部分現金轉移給母公司,以母公司的名義進行投資,將其風險全部轉嫁到母公司,卻將投資收益確定為上市公司當年的利潤。
b.合作投資。上市公司要想配股其凈資產收益率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公司一旦發現其凈資產收益率很難達到這個要求,便倒推出利潤缺口,然后與母公司簽訂聯合投資合同,投資回報按倒推出的利潤缺口確定,其實這塊利潤是由母公司出的。
④資產轉讓置換。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通過與母公司資產轉讓置換,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的經營狀況,長期擁有“殼資源”所帶來的配股能力,對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都是一個雙贏戰略。通常上市公司購買母公司優質資產的款項掛往來賬,不計利息或資金占用費,這樣上市公司不僅獲得了優質資產的經營收益,而且不須付出任何代價,把風險轉嫁給母公司。另外上市公司往往將不良資產和等額的債務剝離給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以達到避免不良資產經營所產生的虧損或損失的目的。
3.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流出及其凈額的報表,它主要說明公司本期現金來自何處、用往何方以及現金余額如何構成。投資者在分析現金流量表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現金流量的分析
一些公司會通過往來資金操縱現金流量表。上市公司與其大股東之間通過往來資金來改善原本難看的經營現金流量。本來關聯企業的往來資金往往帶有融資性質,但是借款方并不作為短期借款或者長期借款,而是放在其他應付款中核算,貸款方不作為債權,而是在其他應收款中核算。這樣其他應付、應收款變動額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就作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而實質上這些變動反映的是籌資、投資活動業務。這樣當其他應付、應收款的變動是增加現金流量時,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就可能被夸大。
(2)注意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分配的狀況
現金股利分配有很強的信息含量。財務狀況良好的公司往往能夠連續分配較好的現金股利,有一些上市公司雖然賬面利潤好看,但是利潤是虛假的,財務狀況惡劣,一般不能經常分配現金股利。
(3)“每股現金流量”這一指標反映的問題
“每股現金流量”和“每股稅后利潤”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有的上市公司有較好的稅后利潤指標,但現金流量較不充分,這就是典型的關聯交易所導致的,另外有的上市公司在年度內變賣資產而出現現金流大幅增加,這也不一定是好事。
現金流量多大才算正常呢?作為一家抓牢主業并靠主業盈利的上市公司,其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不應低于其同期的每股收益。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其獲得的利潤沒有通過現金流進公司賬戶,那這種利潤極有可能是通過做賬“做”出來的。投資者最好選擇每股稅后利潤和每股現金流量凈額雙高的個股,作為中線投資品種。
進行報表分析不能單一地對某些科目關注,而應將公司財務報表與宏觀經濟一起進行綜合判斷,與公司歷史進行縱向深度比較,與同行業進行橫向寬度比較,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質的東西舍棄掉,得出與決策相關的實質性的信息,以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性與準確性。
總之,磨劍就是強化上市公司內部財務報表分析,有效挖掘企業核心價值,查明企業領導力及資產運行模式等。透過價值分析,展望上市公司發展前景,找準進出股市的節點,是投資者最需要花心血的,要在繁雜的表象里挖掘最有價值的金子,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