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富贏家:二十幾歲要懂點經(jīng)濟學大全集-1000個經(jīng)濟常識與理財技巧
- 海天理財
- 1885字
- 2019-10-24 19:16:02
5.5 購物陷阱,謹防受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購物消費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日常活動之一,然而,隨著購物活動的增加,也讓各種利用購物詐騙錢財和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更加猖獗。許多商場或超市打著“低價”、“特供”等名義吸引購物者,直接威脅到消費者人身財產(chǎn)安全。要想避免侵害,就要了解購物過程中常見的陷阱,提前“繞道而行”,防止被騙。
158 常見電視購物陷阱
無所不能的產(chǎn)品、令人稱奇的效果、低到離譜的價格、主持人聲嘶力竭地推銷……這是電視購物的幾個特點。很多人看了電視購物后,會被吸引,購買電視購物中的產(chǎn)品,殊不知,有時卻買回了一堆麻煩。
(1) 夸大其詞。廣告的商品與宣傳不符,夸大其詞、以次充好。一些廠商在節(jié)目中夸大產(chǎn)品的功能,以便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2) 霸王條款。老百姓購買的優(yōu)惠商品出現(xiàn)問題后,有的條款規(guī)定不得退換貨,而且在交易過程中,他們采取快遞的發(fā)貨方式,貨到付款,但老百姓卻不能先驗貨再付款,快遞員均要求先付錢才能開箱驗貨,這就造成了一旦交錢,貨物出現(xiàn)問題后,找不到索賠的地方。
(3) 低價促銷。廣告宣稱手機便宜,但卻是翻新機或水貨。商家以低于市場正常價格促銷某種商品,消費者購買后,產(chǎn)品無法進行正常的聯(lián)保。
(4) 拖退貨期限。對產(chǎn)品存在的問題死不認錯或者推諉,一般要過一到兩天后,售后服務人員才會打電話來詢問,然后再找個辦法搪塞消費者,反正能拖幾天算幾天,等七天過后,他們就明確告知消費者,商品過了七天包退換期,恕不退換,把消費者拖得筋疲力盡,最終放棄維權。
159 常見網(wǎng)購四大陷阱
毋庸置疑,網(wǎng)購已成為一種潮流,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尤其在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中最為流行。但是,網(wǎng)上購物雖然便捷,卻不夠完美,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總結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網(wǎng)購經(jīng)驗技巧。
(1) 低價。根據(jù)一項網(wǎng)絡調(diào)查,人們選擇網(wǎng)上購物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便宜、異地購物、足不出戶購天下物。在這三個原因中,低價大概是最為普遍的原因了。但是,很多不良賣家就是通過“低價”設置陷阱的。
(2) 信用。大家網(wǎng)上購物時都會查看賣家的信用,一些不良賣家抓住買家過分信賴“信用評價”的心理,會在此方面作假。
(3) 產(chǎn)品。有些店家在賣東西時對于一些較為關鍵的信息做模棱兩可的陳述,或者刻意隱瞞,圖文與實物嚴重不相符。
(4) 支付。一般大家都會選擇第三方支付的形式,但是有些賣家會許以優(yōu)惠而鼓動消費者直接匯款,這樣很容易出問題,千萬不能因為一點點的優(yōu)惠而大意了。
160 常見境外購物陷阱
每年都會有大批購物者到國外購物,一是樣式多樣;二是為了便宜。其實,境外消費同樣存在購物陷阱,需要消費者注意。
(1) 迷信“便宜”。消費者為什么要到境外購物?最原始的動因肯定是圖便宜。但是去境外的飛機及其他的交通開支并不低,到了當?shù)爻宰〕杀酒毡楦哌^內(nèi)地。為買東西專門出趟遠門,省下的錢基本上難以覆蓋出行成本。
(2) 難辨真假。以手表為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每年會有數(shù)以千計的內(nèi)地游客在香港買到假表。一類是貪便宜但個人眼力不夠的,另一類是花高價買到雜牌表的。
(3) 店員介紹。境外購物,語言是個大問題。到了歐洲,雖然很多店鋪安排有中文店員服務,但常見的場景是華裔店員被層層包圍。不得已很多旅游者要依靠導游,此刻自己已經(jīng)成為導游與店家利益鏈條上待處理的“獵物”。店員在意的是“特殊獎金”,而不會去考慮你所需要的。
(4) 誘人折扣。境外商店同樣會以折扣作為吸引顧客的手段,但是過低的折扣,商品的質(zhì)量可能就會存在問題。
161 常見旅游購物陷阱
旅游購物已經(jīng)成為外出旅游的“必修課”,其中的“貓膩”也有很多,游客需要特別注意,謹防上當受騙。
(1) 老板跟誰都是老鄉(xiāng)。“你們是哈爾濱來的游客吧,咱是老鄉(xiāng)呀。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咱這是緣分呀。”一個到武夷山旅游的旅游團剛走進一個玉器店,就被一個南方口音的老板給蒙住了。送走了哈爾濱團,一個南京團又在導游的帶領下走進了玉器店,哪知剛才還自稱哈爾濱人的老板卻突然改口,跟南京人成了“老鄉(xiāng)”,還是那套臺詞。
(2) 燒香拜佛。這種情況一般都在不是特別著名的寺廟,如在海南、云南旅游,導游一般都說這里的菩薩很靈,帶大家去拜一拜,還可以免費求簽,高僧免費解簽。簽確實是免費的,但是解簽后,得道高僧往往會建議你去請一炷香到幾炷香不等,而請香是要給錢的,你如果虔誠的話,幾百大洋就會做功德了。
(3) 購買藥材。在四川比較常見,一般是帶去買川貝、蟲草、蜂蜜等,在海南則是帶去買蛇藥。導游就抓住人們愿意為健康花錢的思想,往往還是能賣出不少。
(4) 購買茶葉。一般到一個地方會讓你品嘗至少3種茶,然后會給你說一個打包優(yōu)惠價。一般最后成交價格基本上都能在優(yōu)惠價的一半以內(nèi),不要真的認為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因為這些茶葉比市場上的茶葉要低好幾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