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新能源經濟學作者名: 陳昭玖 翁貞林 滕玉華 王火根 曹大宇本章字數: 1522字更新時間: 2019-10-24 19:10:00
前言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它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能源需求不斷增加,然而我國人均能源擁有量并不豐富,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煤炭、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直接威脅到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安全。同時,以煤炭為主的能源大量開發和利用,是造成大氣和其他類型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未來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將面臨能源供求不足和環境壓力的雙重挑戰,發展新能源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戰略選擇。
新能源是指除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是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于太陽或地球內部深處所產生的熱能,包括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核、氫所產生的能量。
核能是一種重要的新能源,是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盡管目前在利用核能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核能在人類能源利用中的地位還將進一步上升。
太陽能是全球總儲量最為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人類通過光熱轉換技術、光電轉換技術和光化轉化技術實現了熱發電、蓄電、光伏發電和光化學發電。目前太陽能還存在轉換效率、成本和使用壽命等系列問題。
風能主要是將太陽熱輻射引起的大氣流通的動能轉換成機械能、電能和熱能等。它作為可再生能源中成本較低、技術較成熟、可靠性較高的新能源,近年來發展很快并開始在能源供應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物質能是綠色能源,科學家預計它將成為未來可持續新能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質氣化技術、生物質液化技術、生物質固化技術和生物質發電技術等的開發和應用是世界各國的研究熱點。
除了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之外,地熱能、海洋能和氫能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能源。
新能源由于具有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可以再生、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開發與利用。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許多國家將新能源作為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關于新能源及產業發展問題,國內外學者從多學科、多角度進行了理論與實證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書由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江西農業大學鄱陽湖流域生態工程中心的研究者在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系統整理的基礎上,結合各自的研究和感悟,編輯而成。
本書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礎理論篇,是全書的理論基石,主要包括導論、時代背景、相關理論依據,從宏觀上分析新能源產生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發展、經濟增長、環境的依存和制約關系,并重點介紹了新能源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經濟運行篇,著重對新能源需求與供給、投融資等過程進行描述和分析。通過對新能源需求和供給的主要影響因素的分析以及對新能源成本特點和價格機制的探索,從總體上全面分析論述了新能源再生產過程的全貌以及在整個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
第三部分是產業發展篇,重點對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和氫能的資源狀況、發展現狀、經濟性能和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分析,細致分析了各類新能源在歐美等國家以及我國的發展現狀,產業政策支持情況等。
第四部分是新能源政策篇。首先就安全、技術、市場、體制與政策等因素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其次對美、歐盟、日本、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在新能源國家宏觀戰略、基礎研究和產業規劃、財稅政策、法律法規等所制定的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等進行介紹;最后對我國改革新能源管理體制、完善新能源技術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外貿政策等方面進行介紹。
由于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所疏漏,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