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漫漫追兇路
- 該起床了
- 2589字
- 2019-01-14 20:33:34
這邊,李局辦公室的門緊閉著,趙之一正待在李局的辦公室里,趙之一穿著一身干凈的便裝,頭發修整的很精神,就是如此簡單的打扮都讓人看著著迷,他坐在李局的正對面,正襟危坐,語氣嚴肅的說,李局,我不同意,女的來干刑偵,我帶不來。李局把文件往趙之一面前一拍,說,女的怎么了,人家是劉何教授的關門弟子,你要不同意,你給劉教授打電話。
劉教授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難案要案的時候經常到各個局里幫忙,這件事情,真的無法推辭。趙之一只好接受眼前的現實,一臉無奈地拿著拿起桌子上的文件起身離去。
李局五十歲左右,他坐在椅子上,拿起筆敲著桌子,然后輕輕一使勁,椅子就轉了一個圓圈,他看看窗外,然后又回頭看看桌子上的照片,與一般人辦公桌上的照片不同,他的桌子上放著的不是一家幾口的家庭照,而是和一個年級相仿的男人穿著公安制服站在公安局門口的照片,看的出來,那是很久之前的照片了,那時的公安局門口有點簡陋,現在卻要氣派很多,照片中的兩人也不過三十來歲,李局的手肘微微地搭在照片中那個男人的肩膀上,肩膀上的那個男人皮膚微微的泛著黑色,可這絲毫掩蓋不了他本身眉清目秀,豐神俊朗的氣質。
趙之一拿著文件回到辦公室,看到一個扎著低馬尾的女生的背影站在那里和張林,左軒,文素那里說說笑笑,她的頭發顯然是經過細心的搭理,否則不可能經過燙染看上去這么光彩奪目,立馬就知道這就是新來的陸怡心。他們看到隊長走了過來,趕緊收起說笑的嘴臉叫到,頭兒。陸怡心回過頭,看到站在自己跟前的男人,他穿著煙灰色的圓領毛衣,外面穿了一件廓形的黑色毛衣,下身一條普通到看不出質地的休閑褲,腳上的運動鞋也一塵不染,就像剛從鞋店買回來的一樣。運動鞋的白色沿子上有著很多劃痕,這是常年干刑偵工作,跑現場時留下的痕跡。而眼前的陸怡心呢,他覺得有點熟悉,好像在那里見過,卻一時也想不起來。
她里面穿了件黑色的毛衣,外面裹著一件束腰的軍綠色大衣,大衣下面只漏出纖細的小腿,腳上蹬著很普通的黑色靴子,只到腳踝的部分,斜跨著一只紅色偏橘的背包,大小剛剛好,如此簡單的搭配,甚至有點單一,卻將陸怡心的氣質呈現的剛剛好。這就是趙之一眼里的陸怡心。
陸怡心正想要向趙之一自我介紹,趙之一把從李局那里拿到的文件放到陸怡心眼前,說,知道,陸怡心,劉教授的得意弟子。陸怡心趕緊接住趙之一遞給自己的文件,打開看了一下,那是劉教授給自己早就寫好的推薦信。陸怡心抬頭笑了笑說,以后還要請趙隊長多多指教。
趙之一正想說什么,電話鈴響了起來,文素迅速的接起電話,說道,你好,洛南刑偵支隊,聽著那邊斷斷續續的不知道說了點什么,文素就掛斷了電話。掛完電話,文素就說道,頭,洛南周邊張家村發生命案。
趙之一大手一揮,喊道,老左,木木出發,文素,你留守刑偵局,然后指著站在那里的陸怡心說,你跟著我。陸怡心唰的一下立馬進入狀態了,放下手中的文件跟著趙之一一起跑著出發。
外面的太陽暖暖的照著,積雪不斷的融化,可是出了刑偵局的門,陸怡心覺得外面更冷了,她坐在趙之一車的副駕駛座,木木和老左開著一輛車,然后向張家村駛去,這時才不過十點鐘,可就早晨這幾個小時和出來沒多久的太陽,馬路上的積雪已經融化為骯臟的雪水雪渣,人行道上的積雪也已經融化了部分,還有環衛工人和周邊單位的人在清理人行道上的積雪,勢必今天之前一定會把路面收拾干凈。
看到前面拉著的警戒線后,趙之一把車靠邊停下,木木也跟著把車停好,四人隨后就下了車。
片警小張看到趙之一走過來,趕忙跟上前去,去看到趙之一旁邊的陸怡心,然后打趣道,趙隊長,你不是不帶女弟子嗎,這次是,后面的話沒說出口,趙之一咳嗽了一下,小張里面哦一副了然于胸的樣子,口氣立馬也變得正經道,報案的是死者隔壁的鄰居,今天早晨到死者家喝茶,怎么敲都沒人應,透過窗戶發現死者躺在床上報的警。
還有其他什么情況嗎,趙之一問道。
我也剛到沒多久,死者的情況還不了解,小張回答道。
到了案發現場的屋外,木木打開隨身攜帶的箱子,打開之后取出了四雙手套,四雙膠套遞給了大家,趙之一隨手拿起一雙,麻利的穿好就走了進去,陸怡心接過木木給的手套,禮貌的說道,謝了。趙之一指了指陸怡心,你,新來的,先去走訪一下圍觀群眾和隔壁的鄰居,了解一下死者的情況。木木拍了拍怡心的肩膀,攤了攤手,哈哈,新來的,都是這樣,既像是在逗陸怡心,又像是在安慰她。陸怡心把手套和膠套塞進口袋,然后從隨身攜帶的包里取出筆記本和簽字筆,然后向警戒線的圍觀群眾走去。趙之一走進了房間環視了一下環境,然后問蹲在尸體旁的孫法醫,孫法醫,什么情況。
孫法醫停下手中的活,看著趙之一,哎,我今天總算比你早到現場一次,你看死者全身無青紫,面色潮紅,嘴唇呈櫻桃色,典型的煤氣中毒,死亡時間大概昨天夜里2點-3點,目前我能給你的就這么多,先走了,說著收拾好箱子準備起身離開。
謝了,回頭請你吃飯,趙之一說道。
老孫嗯了一聲便消失在視線里。
這是一間二十來平左右的單間,廚房、臥室、客廳都局促地安排在這一小塊地方上,不過南北通透,屋里的光線很好,進門之后的桌子上擺著一個小型的智能彩電,彩電前面不遠處放著一個小的長方形茶幾,一個兩人座的沙發,屋門的正對面是一面雙開門的老式窗戶,窗戶的左下方放著一張60公分高的單人床,右下方靠墻的地方應該是定做的案板,上面放著做飯常用的鍋碗瓢勺,用來用飯的就是身后這個煤炭爐子,這種煤炭爐子早都過時了,農村也早都用液化氣做飯了,不過天冷的時候,也會燒這種煤炭爐子取暖。爐子里的火早都已經熄滅了,一根煙囪直直的豎著,然后打了一個彎,把一根和地面平行的煙囪從窗戶上的一個圓洞伸了出去。煤爐旁邊的地上有兩個疊著兩個已經燃盡了泛紅的蜂窩煤,廢棄的蜂窩煤上面放著用來封火的窩頭蓋,爐門上留了一個綠豆大的眼。
木木,老左,加上趙之一,這三人,已經把這一個小屋填滿了。木木打開放電視的桌子抽屜,里面雜亂無章的放置著打火機,已經拆封了的煙,塑料袋子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茶幾上面有一套過時的茶具,看起來來的客人也不多,只有兩個杯子像可以的清洗過,其它的杯子總覺得像蒙了一層灰似的,看起來失去了光澤。茶具旁邊放著一包快用光的抽紙,茶幾旁邊的垃圾桶里有一些廢棄掉的垃圾,木木拿著鑷子在垃圾桶里翻來翻去,試圖尋找什么有用的信息,可是除了一些已經干掉的茶葉和應該沾染著茶水印的紙巾,也沒有發現什么有價值的線索。木木把搜尋到的茶葉和紙巾分別裝進了白色的塑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