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如是我聞
- 幽然仙途
- 啻墨痕
- 2013字
- 2019-01-11 20:33:11
不過源法宗雖然消散,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今位例三宗五門之一的法華宗,便是倚著它的遺澤而起的。
世間宗門成百上千,能位例三宗五門,那全都是世間一等一的修行圣地,僅靠遺澤便可有此成就,由此也可遙想萬年前的源法宗是何等的威名顯赫了。
莫非這黑甲龜便是字中所言的玄武神獸?那怎的如此脆弱?
葉銘痕心有疑惑,轉眼再看向那鐵索,細細打量,果然發現鐵索周身遍布細小梵文,只是如今神獸已除,鐵索似乎是因為沒了目標,不在亮著光芒。
果真是佛門之物,只是不知這是不是就是刻字中所言源法宗的佛門至寶,如是我聞索。
難怪剛才靈犀劍如此法器竟無法斬斷。
想來這玄武神獸如此脆弱,應當是這幾千年來日夜被這如是我聞索抽取元氣,早已經是是奄奄一息了,方才能被自己一舉斬殺,葉銘痕心中有了答案。
再轉眼看向散落一地的人頭骨碎片,葉銘痕不由心中喑嘆,即然如此,這三顆頭骨也便可想象了。
應當是當初的源法宗梵從三圣的遺髕。
只是不想三圣除妖衛道,最終竟是落到如此下場。
尸骨無存不說,便連圓寂后都不曾安息,反被玄武驅使著練成了鬼物。
看來今夜鬼魅入府,便是受這玄武指使了。
因當是年初新打井時,松動了封印,方才能令這鬼魅出動,主動獵殺地面上的人類,為了就是吸取世人血氣,采哺自身元氣了。
若是前世,到了晚上,一府之三十余人自然是全無活路,只是現在被自己先行了一步,找到了這里,再有法器相助,卻是讓自己了掉了前世恩怨。
葉銘痕輕舒一口氣,細細沉思片刻,默默拾取了人頭骨碎片,撕下身上衣服,將其包裹好,系在了如是我聞索上。
然后朝其跪拜三下,沒有遲疑的撿起拂塵和靈犀劍,快步向上游去。
他這是心中有所思量,自古財寶動人心,修行之人雖然不好金銀之物,但為了法器圣物引起生死相爭之事比比皆是。
這里邊事關源法宗宗門,又關連著玄武神獸,再加上如是我聞索這般至寶,于世人的震撼幾可與天機石杖相提并論。
葉銘痕兩世為人,見識過太多人性相惡之事,與道明子也不過是數面之交,自然是小心行事為好。
若是說出了,引起了道明子貪念,他一個小小的縣衙內,也不過是反掌之間除去便是,左右不過一個小子,哪怕是資質再高,哪有這般重寶值當。
防人之心不可無,葉銘痕自不會傻傻的做無把握之事。
過了少許,終于浮出水面,葉銘痕忍著渾身的痛楚費力的爬上木桶,拉了拉繩子喚道:“明凈小師傅,煩請拉我上去。”
那明凈許是站的累了,從廚房里找了個小板凳,正坐在上邊,腦袋一點一點的,幾乎是要睡著了。
聽到葉銘痕的叫喚,恍惚的睜了睜眼,這才手忙腳亂的去搖把手。
隨著嗝吱,嗝吱木把手旋轉的聲響,葉銘痕踩著木桶緩緩露出了腦袋。
到了井邊,葉銘痕將手撐在井口上,雙手用力一撐,雙腳一踩井壁,整個身子便出了井內,往地上一躺,大口的喘起氣里。
那明凈跑過來好奇的打量著他問道:“你這是怎么了,這一幅虛脫的樣子,可別死了啊,我還等著你的吃食呢。”
葉銘痕的這話,差點一口氣沒順過去,翻著白眼:“你再說兩句,我在井底打了半天沒死,到了上邊,恐怕還得被你給活活氣死。”
起身拍拍手上衣服,捋了捋頭發,整潔了下衣著,葉銘痕這才將拂塵和靈犀劍雙手奉到道明子前,躬身道:“多謝觀主救命之恩,小子不負使命,終于將底下鬼魅消除了。”
道明子接過法器,呵呵一笑:“此事貧道只是略施援手,具體行事,全是公子自己親力親為,公子小小年輕,有大勇,獨自一人便深入井底,斬殺鬼魅,確是有著過人之處。”
沉吟一會,道明子接而又道:“不過適才井內水花四起,隱隱有聲響傳來,公子又一身的狼狽,卻不知里邊可是起了什么波折?”
葉銘痕醞釀了一下接口道:“觀主料事如神,確是如此,也是小子殺敵心切,想著憑借法器,可將鬼魅快速除去,不想剛入井內,卻是中了埋伏,被一團黑煙所擋。
萬幸觀主法器威武,所化的青光,那黑煙無法近身,但也是被耽誤了許久,后來想起時辰不對,這才恍然大悟,進入井底,一舉將其斬殺。”
說著葉銘痕臉上羞澀的一笑道:“那鬼物化形,卻是一骸骨頭顱,也是小子沒有經驗,卻是差點被那鬼物誤了時辰。”
聽得葉銘痕解釋,道明子點點頭,雖然心中有些許疑惑,但也沒再多問。
反正來去就是一百年的小鬼,能起多大風浪,即已斬殺,那便沒事了,反倒是葉銘痕,適才一番行事,讓他頗為滿意。
當下便道:“即然已經除去了鬼魅,貧道也算是功成身退了,只是公子身上陰氣已經入體,還需快快治療,別誤了時辰,留下隱患。”
他這是抹不下臉,雖然很想將葉銘痕收入門下,但自古仙緣難覽,從古至今,都是凡人求仙問道的。
若是自己急巴巴的開口說要收徒弟,那以后可真是難以保持做師傅的尊嚴了,所以故意有此一說,提個醒。
葉銘痕也是聞聲識意,明白道明子的意思,這也正合他本意,現在兩人之間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正是天作之合。
當下也是連聲回道:“小子從小便羨慕仙家修行之人,想那山川五岳任我遨游,該是何等的瀟灑風范,只是不知自家資質如何。
再加父母有所牽掛,是以一直便這么拖著,如今能得觀主賞識,那自是小子大大的福分,這便去稟明父母。”
道明子點頭:“此是應有之舉,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