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與“父”有關的漢字

父慈母”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在家里,一般父親都是比較嚴厲的,母親相對比較慈祥。所以,古人提到自己父親的時候一般都稱之為“家嚴”,而一聽到父親來了或者聽說父親要見自己,就嚇得直哆嗦,為什么會這樣?因為父親的嚴格不僅表現在言辭上,更可怕的是他可能會因為孩子犯了錯誤而動用體罰,也就是打人。《紅樓夢》里面的賈寶玉不就是因為犯了錯誤被他父親打得屁股皮開肉綻么?“父親”和“打人”聯系起來的傳統,應該由來已久了,因為從現存中國古老的文字來看,“父”字就像是一個打人的動作,凡是挨過父親打的人,看到這個“父”字,可能就會會心一笑了。

“父”字像打人的動作

在甲骨文中,“父”字就像一只手舉著一根小短棍,作打人的樣子,挨打的當然是做孩子的了。這種形體一直延續到稍后的金文,現在挖掘出的漢朝那些寫在竹簡和絲帛上的文字,“父”還是寫作一只手高舉小木棍,后來才變成現在這種寫法。

也有人說,甲骨文、金文的“父”字手里拿的小木棍是一種權力的象征。這樣說也有道理,《說文解字》就認為父親是一家中定規矩的人,負責教管家中孩子。可以說,父親就是一家之主了。

“尹”字也拿著一根權杖

漢字中還有一個字,其甲骨文字形也像是手里拿著一根木棍,這個字就是“尹”。在甲骨文中,“尹”手里拿著的東西比“父”要長,是垂下而不是高舉的,如果說父親是拿著短棍管理家中子弟的話,那么“尹”就是拿著權杖管理一個地方的人民了。而實際上,“尹”字也正是“治理”的意思,主要負責行政,后來也成了一個官名,如“縣尹”,就是一個縣的長官。

“君”能夠發號施令

當然,還有比“尹”權力更大、管理范圍更廣的,那就是“君”了。“君”字也是從“尹”變化來的,“尹”下面加一“口”,不但握有權杖,而且能夠發號施令了。

“尹”怎么說也只是一方土地的管理人員,而不是土地的主人,只能聽眾“君”的號令。用今天的話來說,“尹”就是經理,而“君”則是老板。在秦始皇統一之前,天子都是把土地分給自己的兒子、親戚和功臣的,這些據有土地的人,不管是天子、諸侯,還是諸侯手下的卿大夫,都可稱為“君”。秦始皇統一之后,就不搞這套分封土地的方法了,而是把全國分為若干縣,派遣官員——也就是“尹”到縣里管理。這樣,全國只有皇帝才擁有土地,所以“君”就代指皇帝了。紀曉嵐說的“君要臣死”的“君”,就是“皇帝”的意思。

可以說,“父”“尹”“君”都掌有權力,“父”是一家之主,“尹”是地主長官,“君”是一國之主。他們權力的大小能在字形上很好地反映出來。

【博聞館】

谷父蠶母是誰?

有個成語叫“谷父蠶母”,在宋朝人的典籍里,谷父蠶母是農桑之神,拜祭他們能讓五谷豐登。他們的原型是傳說中的黃帝、嫘祖夫妻。

遠古時代,西陵氏部族里有一個女子叫嫘祖,傳說她偶然發現野蠶吐絲做繭,蠶絲輕巧有韌性,于是深受啟發,收集蠶絲做成衣服,這就是絲綢。后來,她又開始栽桑養蠶。

嫘祖養蠶織絲的消息很快傳遍了神州大地,軒轅部落的領袖黃帝很是仰慕她,于是來到西陵部落向她求婚,他還帶來了稻谷種子作為禮物,因為西陵部落還沒有種稻谷的習慣。

黃帝在田間親自扶犁耕種,教會了西陵部落的老百姓種稻谷,稻谷產量很高,味道又香甜可口,大家試種后十分喜愛,紛紛種起了稻谷。因為稻谷的顏色金黃,又是黃帝帶來的,西陵的百姓就把稻谷稱為“黃谷”,稱黃帝為“谷父”。

嫘祖對黃帝一見傾心,答應了他的求婚,兩人結婚后,嫘祖繼續帶領大家栽桑、養蠶、繅絲、織綢,讓一批批美麗的絲綢降臨人間。老百姓感激她的偉大貢獻,將嫘祖稱為“蠶母”來敬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辽阳市| 乡宁县| 于田县| 彝良县| 望城县| 阿尔山市| 贡山| 同德县| 泽库县| 延吉市| 望江县| 辽宁省| 灵山县| 华容县| 周至县| 怀仁县| 台前县| 北海市| 蕉岭县| 宜丰县| 荥阳市| 台北市| 阿勒泰市| 紫金县| 定安县| 抚松县| 沿河| 元朗区| 康保县| 论坛| 新乐市| 玛多县| 织金县| 湛江市| 肥城市| 永修县| 永丰县| 巴彦淖尔市| 进贤县|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