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基于共同興趣的族群傳播的實證研究

(一)長期群組傳播的特點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交流模式呈現以下兩種常見模式:首先,現實生活與虛擬生活無縫連接,通信工具營造的虛擬空間逐漸被現實空間沖擊,網絡生活場景由封閉變得開放。其次,內容和時間碎片化。當代生活節奏快,通信工具不再是工作之余的娛樂聊天工具,而是作為方便在任何時空都能討論各種事宜、發布通知、完成交易的平臺。微信群組傳播也體現了這兩大傳播特點。基于實際生活的需要,有特定需求的人利用虛擬交流平臺將自己的困惑或喜悅在群內分享,并得到來自群組其他成員或管理員所分享的內容,以幫助自己完善實際生活。群內的交流不再停留于交流心得,而是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和監督體系,在特定時間發布內容,以便于人們在碎片化的時間里學習。群內線上或線下的活動也為人們的實際生活增添更豐富的體驗。而在有些強制性活動之后的監督工作,更是幫助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改善習慣,具有一定的教學意義。

來自清華大學、康奈爾大學、騰訊公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采用“機器學習算法”對微信用戶進行分析,并撰寫了報告:The Lifecycle and Cas-cade of WeChat Social Messaging Groups。根據報告,截至2015年8月,微信用戶數量為2億多人,微信群為47萬多個。每一天,新創建的微信群約有230萬個,大約25%的微信信息,來自于群對話。報告還指出,以生命周期來劃分,微信群被分為臨時群和長期群。長期群往往擁有較大的規模,而臨時群的規模往往在100人以內。臨時群的建立在線上看似關系薄弱,經常在某個時刻突然停止信息互動,但是建立臨時群的成員基本上都是線下的好友,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活動而建立起臨時群。比起群組,這種群更像是“臨時會話”,而即便是相對陌生的人建立起的臨時群,也不可否認他們仍然會在線下發展友誼。只是,這種臨時群不會推動微信群定向傳播的發展,體現在人們的交流中仍是一種工具。長期群則具有一定的定向傳播機制,人數眾多也意味著人員構成的復雜。在現實生活中,各成員的地域也相隔較遠,成員之間關系更為陌生,傳播范圍更廣。上文提到這種定向傳播群組可以將信息系統化地傳播給用戶,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仍體現出一些不足,長期群也面臨著消亡的可能。由于管理不當、管理員在某一階段沒有余力經營群組內的活動或傳播方式過于單一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群成員的黏性下降。

(二)“有書共讀”所體現的“再中心化”群組傳播機制

“有書共讀”群組就體現了這個特點。在不同的群組中,態度積極的管理員和成員往往造就黏性強、活躍度高的群,而只發布通知,不宣傳活動,成員間由于陌生而缺乏信息互動的群往往面臨著群組解散的可能性。針對特定人群的微信群雖然也有興趣成分,但與實際生活關系較為緊密,群成員的需求不僅是交流分享,還得到更多的知識、參與更多的活動。因此,這類群組專業性更強,群活動更豐富,管理也更為嚴密。群成員與群管理員的互動要多于群成員之間的交流。

“有書共讀”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書共讀”是北京萬維之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讀書類APP。針對人群是愛好讀書特別是有讀書的愿望,卻不知道讀什么、怎么讀和缺乏毅力的群體。“有書共讀”的使用,分為三個維度,并在一開始的使用中按順序分為三步,分別是:(1)微信公眾號。關注公眾號,除了會收到推送的“領讀”、書單等內容,還會收到隨機為新手推薦的微信群號。有書共讀的使用者就是從加入公眾號推薦的群開始的。(2)微信群。在加入微信群后,讀者便開始了真正的讀書計劃,有群主帶領,每個成員以發布讀書心得的方式來進行相互監督,并在群中分享交流。(3)手機軟件。“有書共讀”的APP不是一款電子書軟件,APP以時間為節點,每月都有書單,一周一本書,每天推送規定章節的“領讀”內容。“領讀”包括內容簡介和一些感悟啟發,激發讀者興趣。讀者須每天簽到,在讀完書后可寫讀書筆記。

“有書共讀”微信群,就是一種具有完整管理體系、監督機制的群。它的群內交流方式正是圍繞一個中心,也就是群管理員的“圈子”傳播。筆者通過自己在“有書共讀”讀書群的體驗,描述其群組傳播狀態如下:讀書群是以“組隊讀書+編號”的形式命名的,通過公眾號的推薦而加群的人人數有限,管理員一直鼓勵組員邀請自己的好友。滿95人后,管理員組織大家自我介紹,組員人數眾多,半天的時間之內,只有30余人進行了自我介紹。在組員進行加群、邀請、自我介紹的同時,管理員會插播接下來要做的事,以及勉勵大家互相監督的公告。對于偽裝進群發廣告的用戶,管理員會將其踢出,并告知群成員,鼓勵大家揭發此種行為,承諾為大家維護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自我介紹環節中,群成員已相互了解,再加上管理員進行的緊湊的關系維護、鼓勵、公告等行為,群組漸漸有了凝聚力。此后,就進入了真正的監督學習環節。群成員可以利用APP進行簽到和領讀,線下購買圖書并在規定時間內讀完,再按照要求向群里發布自己的200字讀書心得。而在使用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提交心得和經常進行群內交流的人數并不多。從群組的成長來看,這似乎不是好現象。但從傳播的角度來看,排除加入群后就選擇屏蔽的非真正組員用戶,經常進行交流和提交心得的人為仍在使用此群卻比較沉默的大多數樹立了榜樣。配合管理員的日常管理,這些活躍用戶自發地成為內容方面的領袖,是圍繞在管理員這唯一中心點的“中心圈層”。這個“圈層”會及時地回應管理員,從而幫助該群提升凝聚力,使管理員的管理有效而不至于空喊口號,并向外輻射,影響邊緣圈層的用戶。管理員包括活躍用戶便是“去中心化”的平臺中,傳播方式“再中心化”的體現。

“有書共讀”體現了微信群由普通的興趣交流,向擁有一系列管理機制、內容、監督機制等功能的實用型微信群逐漸演化的方向發展。微信群作為“聊天室”的一般輔助功能,也展現出了其專業化的一面。而這一變化,更是人們在新媒體時代人際交流和信息傳播的一種變化。匿名、封閉的空間和平權的網絡使用習慣逐漸被打破,實際生活的展現、尋求幫助以及對專業“大V”等意見領袖的需求正在重新構建網絡生活場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华容县| 南乐县| 石阡县| 西青区| 新乡县| 甘南县| 高陵县| 沂源县| 北海市| 海门市| 广水市| 普定县| 皋兰县| 铁岭市| 华坪县| 霍州市| 横峰县| 芮城县| 巧家县| 和平区| 江都市| 吉首市| 泾川县| 通榆县| 广饶县| 博罗县| 六盘水市| 南皮县| 德化县| 阿鲁科尔沁旗| 长海县| 南和县| 化隆| 大理市| 涡阳县| 石楼县| 长武县| 南华县| 睢宁县|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