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軟件知識產權司法鑒定的相關法

第一節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本書引用內容為2001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39號,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13年1月30日《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訂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是軟件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中主要的鑒定依據之一,對軟件知識產權司法鑒定采用的技術、方法、標準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該條例第二條對計算機程序、文檔、軟件開發者、軟件著作權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其中,對于計算機程序和文檔的界定,以及“同一計算機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標程序為同一作品”的規定,作為軟件知識產權司法鑒定的根本性依據。

該條例第六條規定:“本條例對軟件著作權的保護不延及開發軟件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者數學概念等。”該條對軟件著作權保護的客體作出了進一步的限定。在司法鑒定實踐中,基于著作權的軟件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中對軟件同一性、特別是對軟件源代碼的同一性比對,其比對原則和比對方法均受到該條款的限制。

該條例第七條規定:“軟件登記機構發放的登記證明文件是登記事項的初步證明。”該條對軟件著作權的權屬效力進行了規定。在司法鑒定實踐中,多以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作為權屬證明。因此,對軟件源代碼和軟件著作權登記時提交的源代碼進行同一性比對,以便進行軟件確權的鑒定也是較為普遍的。

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軟件的合法復制品所有人享有下列權利:“(一)根據使用的需要把該軟件裝入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內。(二)為了防止復制品損壞而制作備份復制品。這些備份復制品不得通過任何方式提供給他人使用,并在所有人喪失該合法復制品的所有權時,負責將備份復制品銷毀。(三)為了把該軟件用于實際的計算機應用環境或者改進其功能、性能而進行必要的修改;但是,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未經該軟件著作權人許可,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修改后的軟件。”該條例對軟件的復制、傳播進行了限制,在對于軟件源代碼、目標代碼的非公知性鑒定中,判斷軟件是否“簡單容易獲得”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該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軟件開發者開發的軟件,由于可供選用的表達方式有限而與已經存在的軟件相似的,不構成對已經存在軟件的著作權的侵犯。”該條作為軟件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中源代碼同一性比對的參考因素,經常作為軟件侵權案件的抗辯理由。由于“表達方式有限”的判斷存在主觀判斷上的差異,因此在司法鑒定實踐中,相同的鑒定材料,不同的鑒定機構或鑒定人給出截然相反的鑒定意見也是時有發生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上虞市| 元谋县| 当雄县| 乃东县| 郧西县| 通江县| 新乡市| 呈贡县| 长岛县| 英吉沙县| 屏东市| 秦皇岛市| 合水县| 思南县| 彭阳县| 台北县| 平潭县| 大荔县| 霍林郭勒市| 常熟市| 德安县| 海宁市| 永康市| 南汇区| 临颍县| 牡丹江市| 江城| 汉寿县| 新化县| 延庆县| 都江堰市| 滕州市| 绥江县| 二手房| 新乡县| 成都市| 永清县| 寻甸| 米脂县| 西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