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66,暴風雨來臨的前奏
書名: 這個作者來自地球作者名: 天下第二劍本章字數: 2160字更新時間: 2019-03-28 17:13:48
王昀暄第二天早上是被電話叫醒的,電話是孫怡打來的,想必是蓬萊告知了她關于他的詢問。
王昀暄揉了揉朦朧的雙眼,拿起電話道:
“喂,是孫主編嗎?”
“是我,玉狐先生,聽蓬萊說,你的新書有思路了,不知道你準備在哪里連載?”電話那頭孫怡用了詢問和期待的語氣。
“看情況吧,現在我還沒想好,新作品也只是有個眉目,說不定靈感一消失,我就不會再寫了。”王昀暄想了想道,這是搪塞孫怡的話。
“玉狐先生,聽蓬萊說你想要在雜志上打廣告,而且還是給網絡小說打廣告,你知道這件事有多么嚴重嗎?”
王昀暄微微沉默,廢話,他當然知道在雜志上給網絡小說打廣告是有風險的事情。
準確來說,華國目前雜志,報紙上連載的作品都是傳統文學,武俠小說也好,青春文學也罷,總之,沒人愿意連載網絡小說。
倒不是說網絡小說不好看,沒有人愿意連載,事實恰恰相反,雜志,報紙上連載網絡小說遠比傳統小說收益更大。
但是,不在雜志,報紙上連載網絡小說,似乎已經成為眾多雜志社約定俗成的事情了。
去年,北方雜志社忍受不住利益的誘惑,在雜志上連載當時大火的一本仙俠小說,開始一個周確實牟利,但是第一個周過后,北方雜志社便遭到其他雜志社和一些傳統作者的群起而攻之,尸骨未寒。
這件事當時在新聞報紙上引起很大的轟動,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只覺得有黑幕,但又沒有涉及到自己,所以很快便遺忘了。
王昀暄也是當時的吃瓜群眾,沒過多久就漸漸忘了,現在回想起來,那件事遠遠不止利益侵犯那么簡單,恐怕其中傳統小說和網絡小說之間的矛盾也占很大的因素。
但是,在雜志上打個廣告,似乎沒有那么嚴重吧?
而且,總得有人站出來,打破兩者之間的矛盾,讓華國文學更健康的發展,才是長久之道。
“知道。”
電話那頭顯然對王昀暄這個答案有些驚訝,微微沉默后,道:
“玉狐先生想給哪部網絡小說打廣告?”
王昀暄聽孫怡的語氣,似乎答應下來了,剛開始孫怡還用警告的語氣,怎么突然就答應下來了?難不成是他想多了?
王昀暄有些不解,女人心海底針,果然不可暗自猜測。
“孫主編,你這是答應了?”
“嗯,我相信玉狐先生那么聰明的人,肯定不會亂來,答應有又何妨?”
“我準備給《斗破蒼穹》打廣告,以玉狐的身份發表一篇文章,直接連載在正文后面就行了,等會兒我會在tt上把文章發給蓬萊,可能會涉及到傳統小說和網絡小說的矛盾,怡姐要是拒絕的話,現在還來得及。”王昀暄最后勸告了一句,畢竟這件事或多或少都有些風險,他心中很是愧疚。
“玉狐先生,我斗膽勸告一句,犯不著為了朋友去冒險,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
在王昀暄說了《斗破蒼穹》的名字后,孫怡在電腦上搜索了有關《斗破蒼穹》的詞條。
千度上第一條就是“看《斗破蒼穹》如何用一個月的時間從無人關注逆襲到全網火爆,其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原因,作者與編輯的py交易?……”
第二條是“《斗破蒼穹》近日書評區的火熱,一些傳統作者去鬧事,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盡在今日《斗破蒼穹》書評區。”
……
孫怡一邊瀏覽標題,一邊在電話里和王昀暄交談,他不認為《斗破蒼穹》是王昀暄寫的。
那么只有幾種可能,《斗破蒼穹》要么是王昀暄的朋友寫的,現在遇見麻煩了,需要王昀暄的幫助;要么是王昀暄的粉絲寫的,現在遇到麻煩了,向王昀暄求助。
在孫怡看來,第一種可能性遠遠大于第二種可能性。
王昀暄聽完孫怡的話,笑了笑道:“孫主編,我知道,你不用勸我了。”
“唉……”
隨著電話那頭傳來微微的嘆息,王昀暄結束了這次聊天。
打開文件夾,王昀暄找出給《斗破蒼穹》寫的廣告。
說是廣告,其實更像是一篇為了誤導吃瓜群眾的議論說明性文章。
內容大致方向和《圍城》末尾的那段話差不多,不過言辭更加激烈,所舉的列子和論證更加清晰,詳細。
檢查一遍后,王昀暄發給了蓬萊。
明天就是周六,《青少年讀者》最新一期也是在明天發布。
這一次,《青少年讀者》可能會憑空多出一些厚度。
…………
齊林市作家協會。
八名作家正嚴肅的圍著長方形的會議桌坐成一圈。
在他們各自面前有一塊經過折疊處理的紙牌子,上面寫著他們的名字和作家等級。
從他們的牌子上可以看出,等級最低的也是四星作者,一共有四人!
除此之外,還有兩名五星作者,兩名六星作者。
坐在尊位上的,是一名六星作者——許國安!
“聯系好多少人了?”
許國安環顧一周,問道。
“會長,我們已經聯系好了五個省,共計三十一個市,一百零二個縣的作者,他們說愿意重新整理一些傳統作家圈子中的不良風氣。”坐在許國安旁邊的一人站起來道。
其實他們只需要聯系每個省省會的會長,得到他們的同意,便通常意味著得到了一個省的作者支持。
許國安點了點頭,道:“小王,你繼續聯系剩余的省份,小張,你給聯系好的省份的會長發一個緊急文件,算了,我親自聯系他們。”
……
會議結束后,會議室里只剩下許國安和另一名六星作者,名叫馬慶年。
“老許,你真的決定好了嗎?這件事遠不是嘴上說說那么簡單,要是失敗了,后果……”馬慶年問了一聲。
許國安笑了笑,道:“老馬,我這把老骨頭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當年成立作家協會的時候,我帶著滿腔熱血加入進來,立志要成為全球知名的大作家,但是后來的一系列變故,把我的熱血慢慢磨滅,現在,我好不容易重新拾起當年的熱血,你卻來勸我……”
“有的人越老,在乎的東西就越多,有的人越老,卻越能看淡金錢名利這些身在之物,國安,我不如你。”
馬慶年留下一席話,離開了會議室。
許國安沒有挽留,人各有志,晚節并非人人都不在乎。